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观察与实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操作材料是观察与实验的前提条件,是操作活动的基础保障。学生只有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操作,对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分析、概括,才能更容易建构起科学概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组合、呈现、摆放、使用思路及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实验方向、节奏、进程、效果和品质,制约着实验任务的完成和实验目标的达成。优化操作材料,凸显实验操作材料的"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学科闲置实验仪器的作用,提出了规范闲置实验仪器管理、建立闲置实验仪器实验室及闲置实验仪器档案、利用闲置实验仪器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等办法对闲置实验仪器进行科学管理和再利用。这对保证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周期,节约教学经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出现的流于表面形式、低效率和缺乏深入探究内涵的科学实验教学的弊端,提出科学实验课中的"放"、"组"和"启"教学策略——既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启迪上"下功夫,又在"放手学生实验上"下大功夫,从而让小学科学实验课变成真实探究、充满活力和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概念、特性、教学地位与功能,阐述了加强对高师物理学专业师范生"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以"非常规"物理实验方案设计为手段、运用"创造技法"对高师物理师范生实施培训,可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明显提高,形成初步的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设计能力,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设置相关的课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任务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分析,对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及特点进行阐述,介绍了"任务型,项目化"教学应用实验,笔者对实验结果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该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俞子夷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移植并实施了多种教学实验,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介绍俞子夷的"珠联合笔"教学实验的理念、实验验证、理论概括、再实验等过程,得到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单片机课程中实验操作存在受实验地点、时间限制等问题,采用自主开发的"口袋式"单片机,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便于携带、可扩展等特点,并针对课堂内容、实验操作和考核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研究,"口袋式"单片机同时配备相应的电子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课内外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8.
当我在教"碱的性质"时,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学生观察好后我将它放到试管架上继续做其他的演示实验,过了一会,一个讲台边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装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红色的酚酞变成无色了,而装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还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物质"见面"即反应,瞬间完成,可以展示一个化学原理,也可以作为魔术进行演示,可以称得上"哥俩好"。例举了"大象牙膏"、"魔术蛋糕"、固体酒精和化学溶洞4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通常碰到的理论与实验"撞车"问题,并对如何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常见的香蕉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并对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优化,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适合普通中学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步法"教学模式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学会—引导—独立—综合或设计"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先"学会"、进而"会学"、再而"能创"。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四步法"教学模式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的基本技能,该方法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詹静 《阅读》2013,(31):21-23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菜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这是诗人陆游笔下的美食。他将美食的色香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食以果腹,文以蓄情。因此提笔著文也应讲究色、香、味。"色"乃吸引人的独到之处,即意趣。"实验作文"需要科学的严谨,然提笔挥洒是内在需要。如无意趣,为写而作,有何意义?因此,我认为,挖掘"实验"的意趣,是学生完成"实验作文"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重要的实验,是学生后续学习"光合作用"重要的基础知识。教材旨在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教材虽然设计了详细的实验方案,但按照教材的要求操作很难在一堂课中将实验完成,且实验成功率不高,对实验的讨论不够深刻,导致对知识的掌握欠佳。为此,笔者经过多次实验操作,总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与实验技术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是培养大学生数学素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数学模型与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p 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利用注射针筒等物品进行创新设计。用自制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降低操作难度,节约时间,提高成功率,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从内容到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关系密切的高师"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便凸显出许多矛盾。"自主探索实验法"在实验的绿色化和探究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实验、演示和反思四步程序,能有效地解决"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中的矛盾,并使"化学教法实验"课程服务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光的色彩"时,最困难的是实验现象不清晰、实验效果不明显。不少教师为图方便就用多媒体来模拟,学生缺少动手的乐趣。下面介绍几个取材方便、学生在家中也能进行观察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棱镜色散可以得到红外线,但是在常规实验过程中却无法明显观察到"红外线的热效应"。文中通过改进"温度计"、改进红外线获取方式和改进红外线光源达到了使实验现象放大和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