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市场导向的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模型,以浙江省7个地区的136家中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以企业规模和创新模式为控制变量,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中小微企业知识整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导向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组织创新,也通过知识整合产生间接影响;市场导向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也通过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产生间接影响;知识整合对中小微企业组织创新产生显著影响,但对竞争优势无显著影响;组织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知识整合和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还表明,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市场导向对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不产生显著影响,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对竞争优势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战略导向对于提高组织创新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分析和界定战略导向的概念内涵,并梳理了战略导向的类型和维度;其次,系统分析战略导向的影响因素,并重点研究了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组织创新直接作用、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对战略导向对组织创新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25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在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中所发挥的比较效应,以及知识整合和组织忘却在其中扮演的中介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均能提升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优势(开发速度、创新性),且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速度的作用效果强于技术导向,而技术导向对新产品创新性的作用效果强于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两种不同的组织学习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但市场导向对知识整合的作用效果强于技术导向,而技术导向对组织忘却的作用效果强于市场导向。两种不同的学习行为在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中发挥着差异化的作用效果: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速度的作用效果强于组织忘却,而组织忘却对新产品创新性的作用效果强于知识整合。通过进一步探究影响机制,发现市场导向通过知识整合影响新产品开发速度,而技术导向通过组织忘却影响新产品创新性。相关研究结论厘清了战略导向与新产品开发优势间的复杂关系,突破了原有研究仅从知识摄入的角度对组织学习进行划分的局限,阐明了战略导向在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以及市场环境调节作用模型,根据563个服务企业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回归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中市场导向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但这一关系会受到市场动荡、竞争强度的调节性影响。具体而言,市场动荡变量会有效调节构成市场导向三维度的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跨部门协调与服务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然而竞争强度变量只会调节市场导向中的顾客导向、竞争导向两维度与服务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跨部门协调维度的调节影响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通过创新来维持竞争优势,战略导向、知识网络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两个类型:渐进创新、突变创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企业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引入了知识网络,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网络对战略导向与创新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遥  崔颖  徐淼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135-137
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通过创新来维持竞争优势,战略导向、知识网络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两个类型——渐进创新、突变创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企业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引入了知识网络,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网络对战略导向与创新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苹果公司1997—2014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对组织创新氛围塑造、创新产出绩效等创新活动影响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市场导向注重短期绩效,而技术导向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的产出,但是有助于企业保持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保持适当比例的动态交互更有利于企业获取更高的企业创新绩效;组织创新氛围是企业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8.
市场导向基础的企业产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宏斌  罗青军 《软科学》2003,17(3):84-87
创新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优越价值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创新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渐进创新和重大创新。企业实施市场导向可以为渐进式的创新提供信息、技术等支持;而市场导向基础上的学习导向则可以为重大创新提供知识、信息等资源。创新需要企业把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结合起来,并克服一些观念、制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知识获取、整合、创造等知识管理活动对新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学习是知识管理过程的保障机制。构建了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新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东北三省的290个新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和知识整合对新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影响,组织学习对知识获取、整合和创造均具有显著正影响,知识获取和知识整合正向影响知识创造。但知识创造对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未被支持。说明在强化知识获取和知识整合能力的同时,新企业急需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并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1.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领导行为、学习导向、知识整合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浙江、江苏和上海三省(市)16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检验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战略领导行为对学习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战略领导行为并不直接影响知识整合,而是通过学习导向间接地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学习导向和知识整合能力在战略领导行为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战略领导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对管理创新绩效却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研管理》2019,40(5):222-232
由于在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资源禀赋上与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有明显差距,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手段--组织学习上也可能与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有所不同,而其针对技术、市场和资源的战略导向对于组织学习的前导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对佛山市36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组织学习在系统构成上比一般的组织学习过程要更为简单,仅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诠释、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四个子过程;在与战略导向的关系中,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组织学习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除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同时还在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竞争能力的作用中分别发挥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和部分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基于战略型企业家精神观点和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一个关于战略导向、组织学习、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及自主创新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资源导向与机会导向会通过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影响组织学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战略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探索性学习与应用性学习的平衡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战略导向-组织学习-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提出相关假设后,基于202份有效样本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发现,(1)不同的战略导向、组织学习方式对商业模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同时追求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高水平运营并不利于商业模式创新;(3)在战略导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都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并验证知识转移在联盟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从而阐释联盟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国内16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发现联盟管理能力中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关系能力均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知识转移在关系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车密  江旭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8,36(2):313-323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一个以联盟管理实践采用(alliance management practice adoption)为中介变量、以联盟竞争机制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以解释企业的学习导向如何影响其联盟管理能力。基于185家中国联盟企业的双份数据,采用逐步层级回归和被调节的路径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管理实践采用在学习导向与联盟管理能力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而联盟竞争机制对上述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当联盟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存在直接竞争时,联盟管理实践采用的中介效应变得更弱。最后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海兵  杨磊 《科研管理》2022,43(11):111-123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和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初级生产阶段、国际化开拓阶段、全球化扩张阶段、创新引领阶段发展历程中创新能力沿着资源建构能力——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治理能力的轨迹演化;(2)战略对机会窗口的匹配性决策是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机制,战略决策对机会窗口的识别、拦截、预测、创造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创新能力发展;(3)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机制是,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模式形成一个螺旋递进的上升机制。初级生产阶段实现了积累性学习模式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积累,国际化开拓阶段达到忘却性学习主导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的质变,全球化扩张阶段实现积累性学习模式主导下的显隐性知识并重的知识体系,创新引领阶段在积累性学习与忘却性学习的平衡中实现知识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学习、知识能量及核心能力如何提升组织的绩效,并以华南地区的157家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学习为导向的组织必须通过知识能量的积累才能促进核心能力的提升并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知识能量的积累并不能直接带来组织绩效的改善,而需通过核心能力的提升才能对组织绩效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