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氧训练后心肌细胞内能源物质含量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只小鼠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安静对照组,另一组为运动组。运动组进行10周有氧耐力训练,两组小鼠同批处死,取心肌制备电镜样品,观察小鼠心肌细胞内糖原颗粒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细胞立体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周有氧耐力训练后,小鼠心肌细胞内的糖原颗粒明显增加,脂肪含量虽增加,但不显著。推测这是小鼠有氧耐力提高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的影响下,SD大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血细胞的影响及对心肌细胞刺激是否造成损伤,借以讨论间歇低氧训练的安全性。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歇低氧+游泳训练组,经过4周的训练,采用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经过4周间歇低氧训练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含量也显著升高。结论:在间歇低氧训练的影响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携氧能力得到改善,同时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升高也显示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细胞有一定的损伤,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损伤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戴伟宇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78-178,180
心肌细胞也称心肌纤维,是组成心肌的基本单位,承担心脏收缩、舒张等各项工作责任。目的:分析有氧游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肌细胞以及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法。结果:观察组心肌细胞以及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更理想(P<0.05)。结论:有氧游泳运动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心肌功能,提升细胞抗氧化水平,其作用机制体现在代谢促进、细胞的加速分裂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递增负荷运动对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el-2和Bax的影响,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OWk 5Wk运动组.每组又分为:安静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3 h组和运动后24 h组,负倚从20m/min递增到40m/min,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其基因的表达.结果:(1)各周运动后即刻,Bcl-2mRNA表达OWk较1Wk、3Wk和5Wk显著升高,Bax表达5Wk较4Wk显著升高;(2)各周运动后3 h,Bel-2表达4Wk较2Wk极显著降低,Bax表达2Wk和5Wk分别较0Wk显著升高和降低;(3)各周运动后24 h,Bel-2表达各周都较OWk有极显著性降低,Bax表达5Wk较0Wk和4Wk明显降低.结论: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心肌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应激反应,运动后3 h与24 h,尤其是24 h,心肌抗凋亡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过度训练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病理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和b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四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活性和心肌ACP、b—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和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b—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线粒体发生了病理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内钙积聚和自由基损伤。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潘燕  彭彦铭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1):38-40,43
探讨蜂胶黄酮对运动小鼠的抗疲劳效用。将507,健康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力竭即刻对照组(B1)、力竭即刻蜂胶黄酮组(C1)、力竭恢复对照组(B2)、力竭恢复蜂胶黄酮组(C2),每组10只。B、C组进行4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并于最后一次训练至力竭,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测定心肌细胞自由基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B组小鼠心肌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C组小鼠心肌细胞自由基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且C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精神状态良好。结论:蜂胶黄酮可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提高机体耐力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出现及促进疲劳消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酸对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和微拉力描记法,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收缩力(n=10)、心肌细胞动作电位(n=6)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乳酸对心肌有负性肌力作用,心肌收缩力的降低随乳酸浓度的升高而更趋明显。4mmol/L乳酸溶液灌注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为Vmax显著降低(P<0.005)。结论:乳酸溶液达4mmol/L时导致0期去极化速度的降低,即Na+通道效率降低。乳酸浓度升高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其可能机制为Na+内流减少,Na+-H+交换减少,造成细胞内H+浓度升高;经Na+-Ca2+交换使Ca2+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内Ca2+超载。  相似文献   

8.
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年轻对照组(n=12)、衰老对照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n=12)和抗阻训练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从3月龄开始进行3个月的运动训练,在6月龄达到衰老时处死、取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小鼠心肌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后,小鼠心脏重量和心系数与衰老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但没有产生病理性心肌肥大;衰老对照组和长期有氧运动组心肌Bcl-2基因mRNA的表达与年轻对照组和抗阻训练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Bax基因mRNA的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町以导致运动性心肌肥大;长期有氧运动后可加剧衰老心肌细胞凋亡的产生;抗阻训练可以减少衰老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和心肌梗死等血管和心脏的复杂病症。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生理功能障碍是诱发CVD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运动能够对心脏和动脉的形态、功能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可作为CVD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可通过调控多种运动因子的表达水平,如肌肉分泌的Fstl1、Irisin和MSTN,脂肪分泌的Omentin、Apelin、CTRP3和CTRP9,肝脏分泌的FGF21、ANGPTL3和ANGPTL4等,进而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从而发挥其防治CVD作用。本文试图梳理肌肉、脂肪和肝脏分泌的运动因子与调控心脏和动脉功能之间的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机制,为运动干预防治CV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心肌细胞凋亡是在一系列基因调控下进行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其实质是生理性细胞死亡。首先对心肌细胞调亡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对心肌缺血、运动、心肌缺氧和心脏疾病与心肌细胞调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脏疾病和运动中的意义做了简短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1.
心力储备与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二倍登台阶运动试验法,运用重庆大学肖守中研制的心力监护仪分别对国家1、2、3级运动员和高校普通系科学生进行了1/4运动量和全运动量心肌收缩能力变化趋势的对照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比普通系科学生的心肌收缩能力与心肌的储备能力要高,高水平运动员比一般运动员的心力储备能力也要高,然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之间的心肌储备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运动员的心肌收缩力储备指数(CCRI)和心率储备指数(HRRI)的检测和探讨,以确定运动员心功能储备中心力变化与心率变化的相关作用和关系.方法: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纳入受试者60名,分4组,分别为男运动员组(MA,n=10),普通男大学生组(MC,n=10)、女运动员组(FA,n=20)和普通女大学生组(FC,n=20).各组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递增负荷实验直至疲劳,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用Monark839E采集受试者的安静心率、运动实时心率.在递增负荷实验的同时,应用传感器记录受试者在安静时和运动的每个阶段的第一心音(S1)幅值,通过对MA组与MC组及FA组与FC组在完成不同运动负荷下心前区的S1幅值和心率变化的监测,分别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受试者的S1与安静时S1的比值(CCRI),并实时监测心率,记录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受试者的心率与安静时心率的比值(HRRI);并分别比较男性受试者(MA组与MC组)的CCRI和HRRI在不同负荷下的区别.女性受试者(FA组与FC组)OCRI和HRRI的区别,以及不同运动时间的CCRI和HRRI的区别.结果:男运动员的心率储备约为2.44±0.27,心力储备约为12.83±3.11;普通男大学生的心率储备约为2.18±0.32,心力储备约为9.48±3.47.女运动员的心率储备约为2.20±0.57,心力储备约为12.06±5.60; 普通女大学生的心率储备约为2.04±0.25,心力储备约为9.17±2.89.CCRI比较:MA组和M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A的CCRI大约是MC的1.35倍,FA组与FC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FA组的OCRI大约是FC组的1.32倍;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较,MA组的心率明显低于MC组的心率(P<0.05),FA组的心率明显低于FC组的心率(P<0.05);而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的心率比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率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员的心力储备指数(CCRI)显著的高于普通大学生(P<0.05),运动员较好的心脏功能主要来自心力储备而较少来自心率储备.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测定法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基础测定方法之一。该文简单介绍其原理及运动生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大鼠运动心肌肥大和病理心肌肥大模型心室肌球蛋白α和β重链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大鼠经10周游泳训练后引起心肌肥大,心室肌球蛋白α重链百分比和肌原纤维ATPase活性升高,β重链百分比降低(p<0.05)。与此变化相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由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大鼠心室肌球蛋α重链百分比和肌纤维ATPase活性降低,β重链百分比升高(P<0.05)。说明运动心脏的重塑过程不同于病理性心脏,前者重塑后使心肌收缩性提高,后者重塑后心脏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运动心力监测仪和运动试验的方法检测女运动员的心力变化趋势(CCCT)和第一心音(S1)幅值,对比研究心前区不同位置,胸骨体中下部(T区)和心尖部(M区))心力信号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确定女运动员心音传感器放置的较佳位置;为女运动员心脏机能评定和临床康复女病人心功能评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纳入受试者60人,分为女运动员组(FA组),普通女大学生组(FC组),男运动员组(MA组)及普通男大学生组(MC组)。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递增负荷实验直至疲劳,应用运动心力监测仪记录受试者在运动的每个阶段的S1幅值,通过对每个受试者在完成不同运动的过程中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的监测,分别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女性受试者的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男性受试者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比较分析FA组与FC组,MA组与MC组在不同负荷下的心力变化趋势(CCCT),以及不同位置间的CCCT和S1之间的关系。结果:1)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与心尖部S1幅值的比较,在安静时及运动停止后5minFA组与FC组,MA组与MC组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比心尖部S1幅值高2倍左右,且信号清晰,噪音干扰较少;2)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心尖部S1幅值的相对比值,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女性受试者为r=0.925(P<0.01),男性受试者为r=0.871(P<0.01);4)各组不同位置之间的CCCT数据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男女性同一受试者,同一时间段内,不同位置间的S1幅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胸骨体中下部采集的S1幅值较高,大约是在心尖部采集的S1幅值的2倍左右,且信号清晰,噪音干扰较少;2)心前区S1幅值和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呈高度正相关,因而心前区胸骨体下端可以作为今后女运动员心力信号采集的一个常规部位;3)两位置的CCCT数据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用CCCT这一相对值检测心肌收缩力可不受部位,胸壁厚薄等因素的影响,是一项较为可靠的心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并评估运动康复锻炼对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不良心血管事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运动康复锻炼对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将运动干预后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较多研究显示,参加运动康复锻炼可改善...  相似文献   

17.
对采用散步作为锻炼手段的40名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心脏功能指标进行追踪测试,显示散步可使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PR、HOV、HOI降低;SV、SI、VPE、EWK升高;而对于CO、CI、LVWI的影响较小。提示坚持散步对提高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皮素对心脏肥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广泛的作用。笔者综述了病理性和生理性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了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其直接影响训练效果。而心脏功能是影响运动员训练负荷的主要方面。心脏功能不仅取决于心肌细胞本身的收缩功能,同时还取决于细胞外基质成分,特别是心肌胶原纤维,其不仅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而且在协调心肌力的传递、信息的传导、营养物质的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肌胶原网络异常。将影响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和正常心肌的电生理,还可能诱导心力衰竭的发生。但目前心肌胶原网络与心肌运动的具体关系还不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