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本文以明胶专利为切入点,结合专利法第5条的规定,探寻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如何把握和确定其中涉及的伦理及道德因素,从而切实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专利申请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创业伦理的内涵,继而分析创业活动引发的特殊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创业公司利益相关者、新进入缺陷、破坏性创新、科技创新4个方面,其背后复杂因素来自创业者个人、组织内部和社会环境等等,进而从创业企业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企业遵守创业伦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从不同层面探讨针对创业伦理问题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工程的开始阶段而且是工程过程特性的非常重要的体现。在工程设计的活动中,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真正体现,正因为关系到人,所以才出现伦理问题,而在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影响了工程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工程设计伦理问题的研究才可以避免这样的伦理问题,以达到人类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设置生物技术研究禁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伦理规范由于它的人本善的人性假设且缺乏强制性约束力,无力阻止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让人恐惧和不能容忍的伦理问题的出现,设置禁区势在必行.设置禁区超越了科技与伦理互动原理,一般性法律规范和"科学无禁区"的信念,它是互动原理的特例,是对科学无禁区的辩证否定.为了保证禁区范围合理且必要,设禁的标准应有三条人类基因组纯洁性;人类基因组正常表达为人;人类最大福利;判断时三条标准依次递进.  相似文献   

5.
张笑峰  席酉民 《软科学》2016,(10):96-99
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视角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的道德人与道德管理者角色分别促进"员工—领导"和"员工—员工"积极互惠的形成,进而抑制员工知识隐藏;树立角色模范和沟通强化等领导活动有助于员工心理安全感和道德认同的提升;伦理型领导通过唤起员工促进型的调节焦点对员工知识隐藏产生影响,员工个体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这一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机器人应用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可能引发的种种伦理问题也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简要分析了军用机器人、儿童看护机器人和助老机器人导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并认为应该对机器人进行伦理规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机器人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  相似文献   

7.
技术哲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些技术哲学研究的问题域,技术伦理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问题的凸现,欧美技术哲学界开始了技术的"伦理转向",着力探讨技术的伦理问题,以便达到对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技术伦理在技术社会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涉及新技术的发展和伦理标准问题是如何被新的技术力量所改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人们对技术破坏伦理的思考路径等等问题.总体而言,伦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研究技术伦理问题就是要促进技术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通过伦理来规约和控制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起多种负面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传播问题犹如数字炸弹悬在网络空间,威胁着网络社会。本文从分析网络伦理的概念入手,理清了网络伦理的特点和与现实伦理的区别。论述了网络传播中被我们所特别关注的伦理问题,描述和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工程伦理属于道德哲学研究范畴,研究应超越"问题"上升到"主义"层面,进行形上研究,这样才能摆脱工程伦理研究虚假繁荣的流弊;在工程体系中工程决策和监管最为关键,但由于隐身于工程表象背后,为多数研究者所忽视,工程伦理研究必须从工程一线转入背后决定环节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工程伦理具有实践理性,理性归属于道德,但不属于伦理,因此工程伦理虽然叫做伦理,但是要规范的却是道德,需要对工程体系决定环节进行自觉意识意义上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樊春良  张新庆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11-1618
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对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又受着社会环境的制约。文章以分析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关于科技伦理环境的定义以及评估科技伦理环境的主要指标及衡量标准,并以纳米技术为实例做一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出台为标志,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了系统性全面建设的新帷幕。本文回顾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发展与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历程,对新时代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进行解读,结合当前方向展望未来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12.
解读“毒明胶食品”事件中的专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重大,各方高度关注。近日,继"毒胶囊"报道之后,又有媒体相继报道:"网友爆料称皮废料制造食用明胶曾获国家专利"(《山东商报》,2012年4月24日),"‘高铬明胶’曾是国家专利发明"(《东方早报》,2012年4月25日)。这些报道中列举了部分事实,但并不全面,也缺少对专利制度的专业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处理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能力。对纳米技术环境风险进行伦理考量,是保证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普雷斯顿认为,既有的环境伦理学为审视纳米技术提供了合适的伦理框架。他从重视历史演化过程的环境伦理直觉出发,对全新物质的生产、失控的复制器、人类增强和满足人类所有物质需求的能力等四个问题进行了伦理考察。  相似文献   

14.
程艳 《科教文汇》2007,(12Z):180-180
本文运用文化伦理批评方法,以六七十年代美国危机四伏的社会为背景,以婚姻、家庭和性的社会伦理为叙述层面,通过对马拉默德的《杜宾的生活》的解读,探讨了六十年代美国家庭解体和追求性爱,追求新的自我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伦理观角度论证纳米技术带来的4个主要方面负影响,包括纳米材料毒性问题、纳米技术引发的利益和风险分化问题、纳米武器问题和纳米技术生命伦理问题,继而论证科技与伦理是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以及利用科技伦理来约束纳米技术"向善"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针对纳米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化伦理批评方法,以六七十年代美国危机四伏的社会为背景,以婚姻、家庭和性的社会伦理为叙述层面,通过对马拉默德的《杜宾的生活》的解读,探讨了六十年代美国家庭解体和追求性爱,追求新的自我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脑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带来了重要的伦理与社会问题。国际上脑科学计划都把伦理与社会问题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欧盟脑科学计划(HBP)是把伦理与社会问题整合到整个计划中的一个典范,其一些做法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意义。这篇论文从理念、结构设计、伦理治理机制和开展的重要问题研究等方面,对欧盟脑科学计划的伦理治理做了探讨,总结其成功要素,提出了对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科技伦理治理及其他领域的科技治理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伦理评价是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利制度践行"科技向善"倡议的重要机制。公序良俗原则和伦理例外规则为专利伦理评价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专利授权及专利确权中的伦理衡量则分别形成对于技术成果的事前伦理评价和事后伦理评价。然而,实践中的"去伦理化"理念往往会造成专利伦理评价运行缺位。随着饱含伦理争议的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强化专利伦理评价的实践诉求愈发强烈。为此,有必要依据专利伦理评价机制运行困境的形成机理,通过类型化的内容阐释以及具体化的程序设计,完善专利伦理评价机制,实现"科技向善"价值导向在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的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分析了伦理型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传递过程,在区分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不同面向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伦理型领导力传递的并行路径框架;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对企业声誉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设法防止UPB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8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这一机制中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组织认同在伦理型领导和UPB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UPB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