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董玲玲 《兰台世界》2019,(z1):35-36
<正>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或者专门知识、专门仪器检测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司法鉴定档案(以下称鉴定档案)是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对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单位委托的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  相似文献   

2.
出版物鉴定意见是出版管理行政执法或者刑事司法中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新闻出版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收集的出版物鉴定意见,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按法定程序予以审查.为克服出版物鉴定主体形式与实质合法性的困境,应该尽快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实现出版物行政执法和出版物鉴定之间的相互分离,出版物鉴定工作应交由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或者机构承担.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物鉴定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我国出版物鉴定的法律规范体系概述按照鉴定启动主体的不同,鉴定通常分为自行鉴定、行政鉴定和司法鉴定,其中,行政鉴定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委托的鉴定部门对行政程序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档案的归档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档案是由具有司法鉴定授权的部门在接受司法部门的委托后,对疑有精神障碍的诉讼当事人或诉讼参与人的精神状态及其法律能力,进行精神状态检查、分析、诊断、判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医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定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5.
完善司法鉴定业务档案是司法鉴定文书法律效力的支撑点,对鉴定机构和人员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司法鉴定机构从思想上重视司法鉴定档案工作,使之反映鉴定活动,并就司法鉴定档案归档标识和保管期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5年9月6日,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了“6·20宝马案”后续情况.其中,警方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肇事者进行的精神鉴定结果显示:肇事者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①“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因而迅速成为一个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7.
朱和美 《大观周刊》2012,(38):66-66
我们在文检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大都是对签名笔迹进行鉴定的案件。如取款单上的签名、欠条上的签名、协议书上的签名、经济合同上的签名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进步,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倾向于委托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要求进行创作.但是随着委托创作的增多,委托作品的相关侵权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关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问题,逐步地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委托作品、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及责任承担形式的陈述,来研究该类侵权问题,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委托创作中著作人身权约定的受限性在出版实践中,委托编写、委托翻译等委托创作类合同被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所使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那么,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委托创作制度有何特点,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委托创作制度,是指受托人(作者)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进行作品的创作,基于此项委托产生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进行约定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对此制度作了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图书馆委托代理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结构,指出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图书馆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影响图书馆委托代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四个因素,即委托代理层次、治理结构、委托人缺位问题及组织目标清晰程度,还提出了公益性图书馆治理结构优化与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这个规则包括原告对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和被告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两个方面;败诉责任由举证不能或不足者承担.现以与出版界密切相关的著作权侵权诉讼为例,进行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档案价值鉴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价值及其鉴定始终是档案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专职档案科研工作者还是档案教育工作者或是档案实际工作者,都一直对它怀有浓厚的兴趣,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也因此而逐步向前发展.近年来,由于档案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档案学界再一次掀起了探讨、研究档案价值鉴定问题的热潮,各种见解、观点纷纷亮相,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拟就这一段时间档案价值鉴定研究中若干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欢迎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构仓储(IR,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利用协会或是区域关系为机构仓储的发展提供资助、方法、专门技术.对于那些没有专门的机构、时间或者基础的组织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建立机构仓储是可行的.犹他州数字仓储计划(http//harvester.lib.utah.edu/utan_ir/)由ISTA提供基金支持,目的是建立一个全州范围的仓储模型.项目主要研究犹他州大学图书馆机构库的发展和增长情况,项目建立在西山数字图书馆(MWDL,Mountain west Digital Library)现有框架基础上.犹他州数字仓储计划提供了一个图书馆员操作的工具箱、培训机制和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试验点(pilot sites)发展成为IR.对任何规模的图书馆这个框架模型都可以为他的机构仓储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用户在一个网站上就能对多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集成检索.文章除了为读者提供了开发过程中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外,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图书馆都参与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以鉴定为重心的档案工作格局没有形成 档案鉴定决定档案的生死存亡,它是档案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档案鉴定虽然在档案工作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很多单位却没有形成以档案鉴定为档案工作重心的格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档案工作成规模发展的历史较短,许多地方的档案工作刚刚开始走上正轨,馆藏问题没有成为突出的重要问题,不开展档案鉴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没有产生足以使全社会广泛重视的社会效果.而决定档案鉴定顺利展开的关键是馆藏问题的突出和社会公众对档案鉴定重要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陆国相 《档案时空》2007,(10):31-31
一、存在的问题 1.有的会计核算中心没有或不及时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结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形成的会计档案是委托单位委托被委托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而形成的,尽管会计档案的实体由于保管单位的变更而变更,但他的所有权仍是委托单位,属于委托单位全宗的一个门类,应当保持一个单位全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该及时移交档案.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并由听证程序参加人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证、辩论,从而查明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成为大多数国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或者为父母、或者为自己。在这个转型期里,各种因素层层叠加,给不同的人们带来各自的挑战。对于正在步人晚年或者刚刚进入晚年的这一代父母来讲,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多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赡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 ,馆藏档案鉴定是否必要 ,可以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 ,馆藏档案的鉴定非搞不可 ,而且势在必行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馆藏档案在机关档案室立卷归档时都已划定了保管期限 ,再进行鉴定是重复劳动 ,没有必要。这对矛盾的观点 ,已严重影响到档案馆工作的开展。对此 ,笔者谈点认识。馆藏档案是否需要鉴定 ,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是由档案馆和档案室的性质和任务不同所决定。档案室虽对馆藏档案在立卷归档时划定了保管期限 ,但是 ,他们是站在立档单位的角度来考虑的。大家知道 ,机关档案室只是立档单位的一个内部机构 ,其职能只…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国时期出版物的版本鉴定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造成鉴定困难有:出版跨清末民国时代,避讳、纪年和形制等不被遵循,翻印缺刊印时间和出版机构等因素.鉴定版本要注重查阅各家著录、阅读原文、借鉴其他文献记载等.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兰台世界》2007,(12S):32-32
职业技能鉴定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由国家认可的鉴定考核机构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进行鉴定的一项考核活动。1994年和1996年,国家相继颁布的《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要求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4年4月,劳动保障部在《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中,确定了新时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标和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