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林青  王红  雷菊霞 《现代情报》2016,36(12):160-163
在全媒体时代着力探讨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拓展图书馆服务的生长点,重塑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在探索学术出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相关案例,指出学术出版数字化变革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二者的融合路径。图书馆应该树立大媒体大出版理念,培养用户开放出版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模式促进学术出版向数字出版与OA出版发展,提升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开放科学建设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学术出版开放科学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梳理,对国外10家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实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其在科技期刊、科学专著、科学数据、同行评议等方面的实践举措与开放模式。【结果】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模式以金色开放获取为主,但开放资源占比各有不同。开放出版资金运作以资源处理费为核心,同时出现集体支付、众筹等可持续开放出版实践。国外学术出版机构通过弹性开放政策逐步推进科研数据、同行评议报告等附属研究成果同步开放,丰富学术交流生态。利用资源平台集成多种类开放资源,方便用户访问和使用。【结论】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应顺应开放科学发展态势,调整出版业务结构,推进期刊开放出版业务纵深发展,横向扩展不同资源载体的开放科研成果。关注以作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满足作者的开放出版需求。构建跨部门的开放协作网络,集成内容、资金、出版服务与资源平台,提升开放出版的集体效能。  相似文献   

3.
张清菊 《现代情报》2007,27(5):67-69
学术资源开放存取模式是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传播和出版模式,日益受到政府机构、专业学协会、学术出版者、图书馆及检索系统等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开放存取的背景、内涵、出版类型、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其成为学术出版主流模式的运作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构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加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梳理、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厘清有关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政策文本,总结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在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分析提升出版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方法路径。【结果】从学理层面提出宏观和微观2个维度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理论内涵,界定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外延,从而构建由作者(读者)服务能力、学科服务能力、学术服务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战略服务能力五大结构要素组成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框架体系。【结论】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是发挥学术期刊出版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性作用的关键,将学术期刊出版的各项功能统摄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中来是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业的使命担当。基于提出的理论框架体系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以评促建”最终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国际主要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面向科技期刊服务的业务特征,为国内科技期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3家典型的国际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总结其业务范围及产品和服务方案,并结合国内同类机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文献探讨专业化的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的发展趋势.[结果]国际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的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学术出版模式——Open Ac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 《现代情报》2006,26(8):98-100
图书馆朝数字化方向发展到今天,Open—Access作为数字化学术出版模式,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本文归纳分析了Open-Access的出现背景、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相关单位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传统学术出版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传播,为我国探索新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提供借鉴。【方法】以ScienceOpen为例,对其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学术出版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结果】ScienceOpen将预出版和OA出版相结合,采用非匿名的公开评审模式,使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流程得到优化,并通过合集、群组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与合作。【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平台必须具有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基本特征,使科研人员可以参与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全过程,并可基于社交网络进行分享和评价,提高科研成果发布和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向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091-1096
【目的】 为提升大数据时代学术出版系统内部生产管理流程的效率和对外信息服务的能力,探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流程的重构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 综合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流程的推进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结果】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加速学术传播,推动出版流程各个环节之间数据传递和支持,从而重构智能化的学术出版流程,实现出版流程的选题策划便捷化、编辑加工流程自动化、生产印刷流程按需化以及营销发行流程精准化,还可以大大提升学术出版的知识服务能力,实现知识服务的行为智能化、思维智慧化、场景可视化、途径多元化和传播生态化。【结论】 出版流程和知识服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学术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学术出版系统从低层次传播到高层次服务的价值功能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开放出版形态,驱动着“以用户为中心”出版传播范式创新和学术出版生态重塑。本文基于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方法,对2001-2021年国内与国际开放学术出版传播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开放科学发展大势下,学术出版传播与服务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面对学术出版传播服务化趋势,提出了开放科学环境和技术驱动下,我国学术出版传播在技术手段、传播渠道、运营模式存在的挑战,以及推进开放出版传播能力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从数字出版的特点出发,根据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高校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有效模式。认为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除了以资源采购商身份支撑数字出版外,更应该以盘活高校现有资源、汇聚网络零散资源、挖掘馆藏特色资源、集纳高校原创资源的模式直接参与数字出版,从而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吉宇宽 《现代情报》2017,37(3):119-125
[目的/意义] 图书馆在出版服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著作权责任,可确保图书馆以恰当的身份参与到出版服务中去。[方法/过程] 分析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中所扮演馆藏资源揭示者、珍稀资源提供者、数字出版服务参与者3种角色,依照不同角色来探究图书馆承担的相应著作权责任。[结果/结论] 在出版服务中,图书馆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相匹配,可有效控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图书馆发挥内容提供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国内学术期刊集成化网络出版平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构建国内学术期刊网络出版集成化平台的必要性作了前瞻性分析并对如何构建集成化平台,如何凝聚与集成国内学术期刊数字资源、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整体竞争能力作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科服务是国际图书馆界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服务模式。随着用户信息需求、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实行学科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通过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调研分析,认为学科团队是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学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网络发表存在评审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本文以强化学术交流功能为推动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的突破口,建立互动性学术交流平台。相对于传统纸质期刊,该平台具有互动性、启发性和评审约束性三方面优势,因而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网络科技论文发表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面的梳理,对OA和数字出版从服务内容、经济机制、版权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互动特征和互动机制日渐明晰,均为对方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机会。考虑到这种互动关系所带来的影响,笔者从学术、技术以及政策和制度上等方面入手析出OA与数字出版存在的契合点和相互渗透性。  相似文献   

16.
薛冬哥  邵文晖 《情报科学》2005,23(5):712-714
大学图书馆主页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必由之路,是现阶段复合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最佳平台。本文从大学图书馆主页的信息服务入手,结合东北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主页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论述学述电子期刊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普及与发展,并从服务下降、费用增加、业务增加等几方面论述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牛晓宏 《现代情报》2013,33(11):8-11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各类数字出版机构对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视角对数字出版机构进行划分,探讨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策略,为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1998-2010年国内外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综述该领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热点,主要讨论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使用效果、发展路径、著作权保护及网络学术期刊评价等问题,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基础研究薄弱、经验研究与路径研究脱节、中西比较欠深入、国际化发展方向不明确等不足,指出国际化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