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献计量研究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9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一门成熟的学科—文献计量学。随着定量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信息计量学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激增,网络计量学应运而生。本文以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以及网络计量学为主题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Ⅱ,绘制出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以及网络计量学共被引知识图谱,揭示出它们的主要研究成果与代表人物。同时绘制出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前沿演进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出从文献计量学向网络计量学演进嬗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王晶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2):160-162
以CNKI为数据来源,收集了2014—2018年中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107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维度分别有文献总量、年代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发文量、机构和论文主题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情况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CNKI收集2006年至2010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论文,经过数据整理,获得相关文献共219篇。利用Rost软件、Excel和人工统计等三种方法,分别对关键词、作者发文量、核心期刊载文量以及基金来源等等四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详述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孙军卫  姜春林 《现代情报》2012,32(3):4-9,15
鲁索(Ronald Rousseau)是世界著名的情报计量学家、数学家,并于2001年获得了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最高奖——普赖斯奖。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可视化的方法和技术,以WoS数据库论文数据为基础,对鲁索的学术论文及其成就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明确鲁索的主要学术领域及其与中国的学术交往。通过对其论文发表时间、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共词分析发现,鲁索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情报计量学和h指数方面。通过对鲁索与中国的学术交往分析发现,鲁索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及学者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截至2013年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以"信息质量"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数据清洗并全面分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对论文从时间分布、主题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探索研究者对信息质量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可以发现该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研究内容较分散,作者人均发文量不高;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中尚无成熟的、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计量学是以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为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技术对社会的知识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推动知识计量学的成熟发展,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最新版CiteSpace 2.1.R16,进行学科领域共现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了学科领域共现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学科领域共现图谱清晰地展示了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以及计算机科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知识工程等的核心学科地位。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示了知识计量学的15个重点研究领域,其中最为核心的研究领域是知识管理与知识域的可视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爱芝 《现代情报》2016,36(2):32-37
信息技术进步使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路径越来越广阔。本研究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文献计量学的基础支撑和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认为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是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产物,它们继承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丰富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支学科特征。我国文献计量学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尤其在测度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已经紧随国际潮流与趋势,但理论研究仍相对薄弱,网络环境下的计量分析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促进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计量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2013年11月7-8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承办、爱思唯尔出版  相似文献   

9.
h-指数及其扩展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对h-指数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一些新的扩展指标不断出现,如g-指数、hm-指数、hg-指数、mockh-指数、f-指数、e-指数和SRI-指数等。本文对h-指数的优缺点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h-指数的各扩展指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每一个扩展指标都是基于h-指数某一方面的局限性所做的改进。在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扩展指标应用的前提条件,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张惠玲  ;曲安京 《现代情报》2014,34(8):119-122
本文从CNKI数据库中,以“网络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为主题词,检索2014年之前发表的所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研究:分析该网络的整体特性,发现国内网络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合作网络密度较小,拥有较短的平均路径和较高的聚集系数,呈现小世界特性;度分布不具有明显的无尺度特性。对最大子群进行切点分析,得出在国内的网络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关键人物是邱均平、陶雯、李江、刘璇、文庭孝;对最大子群进行k-丛分析,得出国内研究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单位是武汉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南大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信息计量学是计量学重要的分支学科,揭示其研究动态对五计学的发展深化有重要意义。【方 法/过程】文章利用关键词共现网络与科学知识图谱,从信息计量学代表性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刊载文献的 视角,揭示了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当前信息计量学研究主要分为评价指标的理论 与实践、网络指标对绩效的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期刊影响力与跨学科性测度、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研 究的社会影响测度六个主题社区,其知识来源由学者科研绩效评价、引文绩效评估、影响因子优化、科学学与科学 管理四个知识集群组成。在未来发展上,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是信息计量学未来的重 点;研究的社会影响测度有演化成计量学子学科的潜质。【创新/局限】这些结论为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系统化发展提 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并为期刊发展提供了思路。未来研究应丰富数据,开展更全面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h指数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rsch教授提出的h指数在国内外信息计量和科学评价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一系列的类h指数随之出现.本文从相关学科、作者、来源期刊、出版年代、所属机构、基金项目等方面,对h指数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揭示h指数的发展历程,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计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通过绘制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知识图谱,界定出七大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领域:1、引文理论、科学交流、基础科研评价;2、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网络计量学;3、科学技术合作;4、科学计量学经典概率分布、文献计量学定律、信息计量学;5、科学计量学指标与国家科研绩效评价;6、知识的新产品--科技动力学;7、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其中前沿领域1、2、4属于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而前沿领域3、5、6、7属于应用研究领域。经过比较发现科学计量学更加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ISI Highly Cited.com”数据库中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中部分科学家为样本,从纵向和横断的角度对该领域高被引科学家h指数进行统计,对h指数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科学家在研究生涯内h指数有线性成长规律;当高被引科学家不再发表论文后,h指数仍在5-8年期呈现对数型成长;以10年期划分的中年组、中老年组和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的h指数平均值以等差10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15.
常进 《现代情报》2013,33(2):105-110,116
本文选择了112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样本,统计了它们在2000-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CSSCI论文数量、核心作者数、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112所高校图书馆进行聚类,通过分析比较各类别的计量学指标特征,以期对我国著名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产出发展态势提供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h指数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科学计量学和科技评价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文章探讨当前h指数研究中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借助信息价值理论对h指数进行细化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以CSSC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CNKI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对我国正在建设的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在2006—2011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论文的数量、核心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为指标,对各地区之间进行了纵向比较和各院校间的横向比较,分析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产出能力,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并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h指数在科研评价中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9名学者被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h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龚舒野 《情报科学》2012,(5):704-707
从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现状入手,探讨了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以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部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个期刊的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并进行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