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现时微博谣言泛滥,对现实社会危害巨大。为了科学控制微博不实信息的传播,本研究根据微博网络谣言传播特点以及病毒传播模型,提出具有怀疑与反谣言机制的有向传播模型SIR-CO,并进一步提出谣言源影响力评估算法,实时监控微博谣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对微博谣言传播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内容信服度、节点影响度以及抑制时机是影响微博谣言传播与控制的重要因子;谣言源影响力与传播数、感染节点数以及等级影响度分布皆存在相关关系,最后趋于稳定状态。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议控制微博谣言传播时,可运用目标免疫策略阻止谣言向外传播,并采取多点侧面慢性策略减低谣言的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近年来移动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关注,网络谣言作为其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通过建模仿真对谣言传播群体动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部 门有效应对和控制移动社交网络谣言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以经典SIR模型为基础,加入移动社交网络用户 数量等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并结合传播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参与群体动态演化模型,最后 使用MATLAB等软件实现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谣言在前期发展阶段的传播速度最快,杀 伤力也最大;移动社交网络环境对谣言传播有促进作用;网络容量越大,谣言传播的范围越大;本文模型通过仿真 验算,证明可以用于对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谣言传播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3.
兰月新 《情报科学》2012,(9):1334-1338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信息的匮乏,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也异于平常,谣言更容易被人们相信并传播。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寻找控制谣言传播的对策,为政府的网络谣言控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网络谣言的内涵,并从谣言和网络两个方面描述了网络谣言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产生网络谣言的多种因素——事件自身因素、传播载体因素、传播主体因素、网络“粉丝”文化因素和社会情境因素;提出了对网络谣言进行治理的若干建议,即应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建立网络谣言预警机制等方面综合处置。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9)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将研发网络结构分为网络范围、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度三个维度,进一步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引入环境动荡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动荡环境下研发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结构、风险传播及环境动荡性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网络范围与风险传播之间正相关,网络密度与风险传播呈倒U型关系,网络中心度与风险传播正相关。同时,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网络范围、网络密度与风险传播之间的关系;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网络范围、网络密度与风险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覃志华  刘咏梅 《情报科学》2017,35(5):119-124
【目的/意义】近年来微信已成为民众社交的首要平台,同时也逐渐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但目前针对微 信谣言传播的研究尚不多见。【方法/过程】将微信网络划分为朋友圈网络、群网络和公众用户网络,生成了微信谣 言传播加权有向三层网络,在此网络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兴趣衰减效应的线性阈值谣言传播模型,并利用多主体仿 真平台Netlogo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群的存在改变了个人用户网络节点的度分布,且导 致当节点信任度较低时微信网络比微博类网络更有利于谣言的传播;节点信任度与谣言的传播力度显著正相关; 增大谣言传播阈值和减小谣言传播兴趣值,能有效抑制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与突发事件相伴而生,已经成为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成为网 络社会治理的难题,本文面向突发事件研究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演化模型,为政府治理网络谣言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过程】定性分析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传播机理,通过定义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构建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演化 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网络谣言传播主体规模、传播主体之间演化关系以及政府辟谣程度等问题。【结论/结果】 经过理论建模和仿真分析得出政府治理网络谣言的具体措施,并将其归类得出“无事先防,事初防变,事过防复”的 治理策略,最后针对模型拓展问题和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传播主体规模预测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谣言的扩散已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线下人际关系网络或线上互联网,谣言在耦合网络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以往通过概率方式研究谣言的传播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受众的个体特征差异对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 以受众的年龄作为两种网络的耦合依据,提出基于受众年龄的新型谣言传播的耦合社交网络(ASCN)。从受众的认知能力、匿名程度、权威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受众的从众心理、记忆效应、好友的影响作用等心理特征方面对受众进行画像,构建多维度函数实现基于受众画像的谣言传播模型。[结果/结论] 基于ASCN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ACSN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当前网络环境下谣言传播呈现出的"线下引起线上共鸣"、"线上溢散线下"的特征;受众的基本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够对谣言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
唐雪梅  赖胜强 《情报杂志》2023,(11):135-141
[研究目的]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社会化媒体来获取健康信息,但网络健康谣言容易被用户大量转发,网络健康谣言治理需要深入分析受众谣言转发行为机制。[研究方法]该文以S-O-R模式为框架,构建了影响受众转发谣言意愿的模型,并采用实验法予以证明。[研究结论]结果发现恐惧型健康谣言较之期望型健康谣言具有更高传播意愿,焦虑是影响健康谣言转发的中介变量,此外信息涉入度和网络健康素养分别对焦虑感和谣言转发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涛  高悦 《科技管理研究》2023,(10):157-164
构建标准合作网络有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但对于技术标准化这一动态过程,目前关于标准合作网络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网络嵌入性影响机制的研究均较为缺乏。因此,基于合作网络视角,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划分为静态的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动态的技术标准推广能力、网络嵌入性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以2001—202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起草相关标准的145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法探讨网络嵌入性对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推广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负相关、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过高的网络密度会阻碍技术标准的发展却有利于知识在网络中的传播;关系强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中心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且负向调节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关系,但对网络密度与标准推广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企业应加强产学研政合作,在标准合作网络建设中注意主动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并把握合适的关系强度,按照自身战略目标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最优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围绕科研团队如何创造更多的知识,本文采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合作网的结构与关系强度的交互模型。通过收集5年间111个科研团队的合作网数据,包括862位学者与591篇论文的完整信息,采用社会网络及负二项回归等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网络中心性对团队知识创造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2)网络密度负向调节网络中心性与知识创造绩效间的关系。3)关系强度进一步调节网络中心性与网络密度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当科研团队合作网络中心性高,网络密度小,成员间关系强时,科研团队的知识创造更高。  相似文献   

12.
借鉴态势理论,通过技术生态位“态”的分析,从量上衡量节点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生态位“势”的分析,从增长率上衡量节点技术创新能力对网络环境的潜在影响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5年间移动通讯终端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不同时期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结构由原来松散型、简单型逐渐向紧凑型和复杂型演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值,对网络结构与技术生态位“态”和技术生态位“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度数中心度与技术生态位“态”呈倒U型关系;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和关系强度与技术生态位“势”均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朱亚丽  孙元  狄瑞波 《科研管理》2012,33(9):107-115
本文从企业层面出发,探讨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联结强度、网络密度、网络范围、网络中心度在知识缄默性负向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所具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是知识源企业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联结强度、网络密度、知识接受企业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结果暗示了在缄默程度高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取得知识源的积极配合比知识接受方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关系的概念是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关系强度的测量建立在强弱关系理论基础之上,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关系的细分更加必要,三维关系模型旨在改进静态、二元的强弱关系模式,从三个维度对关系强度进行重新构造,即心理维度、结构维度及工具维度。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在线网络中的关系测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量化在线网络中用户的互动行为,可以将每个维度的关系强度归一化为 [0,1] 的连续变量,同现有方法相比,三维关系可以细分关系图谱,在设计SNS功能、隐私控制、朋友推荐及信息扩散等方面,三维关系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在汽车企业的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汽车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之一。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与创新网络绩效的相关性,认为二者的正负相关性是运动变化的;探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影响创新网络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核型结构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演化的三阶段模型: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弱联结创新大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双边强联结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多边强联结小网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内外部视角,结合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和企业创新的内涵,本研究构建关系强度与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探索内部关系强度对外部关系强度的间接效应,并以武汉、北京等地266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意愿呈倒U形关系;外部关系强度和内部关系强度均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适度的内部关系强度正向调节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对企业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认知,也为企业的内外部关系强度平衡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标准合作网络中参与主体的重要性评估出发,探讨标准合作网络特征及演化规律和趋势.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萌芽期、成长期与成熟初期三阶段构建标准合作网络,基于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4个评价指标,通过TOPSIS熵权法识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重点发展领域的核心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思路,剖析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对一个研发团队的深度调研,绘制了成员间的知识交流网络图谱。研究表明,团队知识扩散的深度和广度与组织成员中心性显著正相关。结合定量分析结果,提出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采取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改善团队知识扩散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9.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大多是从个体属性的角度进行,鲜有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展开.本文研究员工组织内部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时员工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情感网络中介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负向影响,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正向影响;咨询网络中介中心性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负向影响,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