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阅读主体是移动阅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阅读主体的人口特征对移动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生源地、消费水平等人口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鹤阳 《现代情报》2017,37(7):70-78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移动图书馆应用情境从知识内容构建、系统技术保障、营销推广和用户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孙挺  夏立新  李雪  弓越 《情报科学》2021,39(7):153-161
【目的/意义】对社会化阅读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解释、预测用户行为提供参考建 议。【方法/过程】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37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中的15组变量作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判断用 户感知、满意度和社交因素等变量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程度。【结果/结论】满意度是社会化阅读用户持续使 用意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荟萃分析结果有效,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 性、社交有用性、满意度、主观规范、群体规范等变量对大学生群体和混合人群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差异显著, 社交因素的影响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创新/局限】借助荟萃分析方法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社会化阅读用户持续 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考虑不同平台或APP应用程序之间影响因素 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任晓辉  杜扬 《情报科学》2019,37(7):23-29
【目的/意义】移动阅读服务用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移动阅读服务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 程】基于元分析,通过搜索和筛选获得与移动阅读服务用户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 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索移动阅读服务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采纳阶段,绩效期望具有 高显著的正向作用。感知有用性对移动阅读服务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和持续使用行为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阅读 有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社交有用性对用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作用。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 意愿具有高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赵文军  任剑 《情报科学》2017,35(8):72-78
【目的/意义】从认知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分析移动阅读用户的心理特征,揭示移动阅读 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发生机理。【方法/过程】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 Model)模型,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持续 使用意向的因果模型,通过对3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 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移动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质量、 系统交互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依恋不仅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还对感知有 用性和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人际交互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感知社交性,但感知社交性对有用性感知、满意度以及持 续使用意向的作用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带动了新媒体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催生了以便捷、快速为特征的 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微阅读。通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既丰 富了微阅读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又对微阅读平台维持乃至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借鉴作用。【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24 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然后,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 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最后,对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进行阐述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最终得出7 个主范畴:平台客观因素、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个体情感 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以及持续使用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移动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主流趋势,移动环境下用户如何利用阅读工具提升自身阅读体验对推进移动阅读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10名典型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在收集大量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提炼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本研究最终归纳出5个主范畴,即感知物理示能性、社会性价值、情感满足、内部组织环境、阅读价值认知,以此为依据建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对提高移动用户的阅读体验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以帮助从用户体验视角深化移动阅读服务的未来构建方向,并为媒体运营商在资源组织和服务更新上提出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叶凤云  苗向国 《现代情报》2015,35(11):83-8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移动搜索获取信息,大学生作为移动搜索行为的主要群体,对大学生的移动信息搜索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首先结合相关调查报告获取用户网络搜索行为的统计数据,分析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的现状和特点;然后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所获取的统计数据,分析大学生的移动搜索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大学生通过移动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将移动学习和信息查询行为二者结合进行研究,结果将为高校职能部门提高移动学习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学术用户移动学习信息查询行为的学科、年龄、职称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科是影响用户信息查询行为差异最小的因素,信息意识和信息评价维度几乎没有影响,仅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方面有较小的影响。副教授在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四个维度优势显著,仅在信息评价方面逊色教授,其它维度均高于讲师和教授。35~50岁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多个维度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用户。  相似文献   

13.
王明  杨海华 《现代情报》2015,35(2):169-172
文章对国内外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了今后在此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此外,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启示作用,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深化文献检索课改革,提高大学生网络检索能力;提升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帮助边远地区大学生实现数字脱贫;开展不同类型的信息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4.
明均仁  张俊 《现代情报》2018,38(12):48-5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影响过程,了解移动图书馆潜在用户与真实用户间的转变过程,对于图书馆改进、完善以及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使用量与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面向武汉市高校师生,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Anylogic 8软件,通过控制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反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推广效率、主体影响因子、接触率、接受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移动图书馆在系统特征、界面特征等7个特征上的不足对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秦静 《现代情报》2014,34(5):150-152
在阅读群体中,大学生占有较大的部分,而数字化阅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要想让广大大学生接受并利用它,还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在推广数字化阅读的过程中,要依据数字化阅读的特点和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还要掌握哪些因素可以对大学生的阅读造成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因素与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戴艳清 《现代情报》2014,34(3):90-92
手机阅读是颇受高校读者喜爱的一种数字阅读形式。利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推广手机阅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从加快手机图书馆建设进程、加快阅读内容数字化的进程、重视读者需求、加强阅读引导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推广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国内外各选取12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调研其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及内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我国应加大移动客户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度,加强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建设数字应用体验区,提升数字化研究空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学进  徐奋强 《现代情报》2012,32(7):161-165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图像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图像查寻行为特点的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图像查寻行为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调研。然后,建立用户图像查寻行为研究模型,包括用户特征、知识经验、查寻需求和行为特征4个维度。随后,采用个案访谈和问卷调研法,针对模型中主要因素与调研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和大样本数据分析。最后,就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网络图像查寻行为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