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充分利用公安系统和企业内部经济保卫部门的力量,严厉打击盗窃、哄抢、破坏油田生产等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油田保卫任务的重中之重。根据涉油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构建经济保卫巡查防控网络,为企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董兴佩 《科学学研究》2011,29(7):965-972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道德观念、学术行为及学术成果的公共性、我国与西方国家对违法行为的控制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以外国法为据要求将学术剽窃行为犯罪化并不具有正当性。如果效法西方部分国家将学术剽窃行为犯罪化,则无法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也有损于学术自由;并将会面临巨大的刑法成本支出,有违刑法的效益原则。我国学术规范的建设和教育尚待深入,学术自治远未实现;规制学术剽窃行为的学术惩戒规范及民法业已存在,但尚不健全且未得到有效实施,所以,学术剽窃行为的犯罪化并不符合刑法的必要性原则。因此,对学术剽窃行为的规制应以努力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实现学术自治,同时建立健全学术惩戒规则、民法等学术剽窃行为规制制度为优先选择,而不宜贸然进行学术剽窃行为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犯罪不同于一般的青少年犯罪,有自己的特点,如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高智能性和犯罪时间的规律性等。导致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广,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在一起就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成长,当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就会采取过激手段来解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大学生犯罪是一个"综合病症"。控制、减少当代大学生犯罪必须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辅导的全方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240-240,235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近出现的跨国犯罪类型,其所具有的专业性、隐蔽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跨国犯罪的角度采重新审视网络犯罪,不仅可以跳出以往过于纠缠网络犯罪的概念、分类等传统理论研究的框架,进一步拓宽网络犯罪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犯罪跨国化的趋势对当今各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并反思在防范网络犯罪的对策方面各国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条约的利弊得失,也为我国司法部门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参考。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笔者对当今国际网络犯罪的思考,从中对网络犯罪的现状进行了重新梳理,也介绍了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在反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及实践;分析并总结了制约反网络犯罪实践的若干问题,并对现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评析;提出建立一体化的国际反网络犯罪框架的设想,呼吁应从国际合作和国内努力内外两方面对此框架进行完善,同时分析评论了中国国内立法从中所应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挪用公款罪是司法实践中多发的犯罪。它不仅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而且也侵犯公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的对象、犯罪主体、犯罪客观要件以及共同犯罪等问题,可以准确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更好地运用刑事法律打击挪用公款犯罪,保护国有财产不受非法侵犯。  相似文献   

7.
贿赂犯罪是世界范围内腐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贿赂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国际化等特点,贿赂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待法律更合适的界定。本文研究了美国、日本贿赂犯罪预防与治理的经验,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贿赂犯罪。最后建议在确立司法的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揭发和追踪贿赂犯罪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波  李伟 《科教文汇》2008,(23):210-210
贿赂犯罪是世界范围内腐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贿赂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国际化等特点,贿赂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待法律更合适的界定。本文研究了美国、日本贿赂犯罪预防与治理的经验,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贿赂犯罪。最后建议在确立司法的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揭发和追踪贿赂犯罪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犯罪化问题是刑事政策的重要课题,即如何界定刑法涉足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在当代社会,立法者根据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对暴力犯罪、职务犯罪、环境犯罪、金融犯罪等制定了不同的犯罪化刑事政策,以此为依据划定犯罪圈,从而维护正常的法制秩序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官芯如  周雪梅 《科教文汇》2014,(4):218-219,221
犯罪化问题是刑事政策的重要课题,即如何界定刑法涉足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在当代社会,立法者根据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对暴力犯罪、职务犯罪、环境犯罪、金融犯罪等制定了不同的犯罪化刑事政策,以此为依据划定犯罪圈,从而维护正常的法制秩序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媒介使用的犯罪产业链线索,结合产业链理论进行了产业链犯罪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化探讨,揭示了产业链生长环境、扩张方式、犯罪渗透性等问题,分析了石油非法产业链与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产业链两类具体案例,从综合治理视角提出了遏制犯罪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5-88,74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呈高发趋势,其中跨国跨境的知识产权犯罪的危害和打击难度突出,在知识产权犯罪的国际司法协助方面需要解决好引渡和涉案财物移交问题,在知识产权犯罪的区际司法协助方面需要解决好法律规定差异、管辖权冲突和执法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刑法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祥林 《情报科学》2003,21(1):89-92,108
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最为极端的问题应当是计算机犯罪。本文所指的计算机犯罪是指狭义的或者是纯粹的,其犯罪对象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时,不能仅仅将它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需要依靠包括刑法控制在内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别对我国重点资源的供需格局和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现状的研究后,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供需和资源安全上的竞争与合作主要表现在油气资源上.因此,以油气为例,将周边国家分为: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或地区,石油供需平衡或少量进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和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和地区三种类型.认为对中国利用境外资源构成挑战的国家便是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彼此的竞争主要在油气管线走向、境外开采权、油气运输线安全保障等领域.但是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如可以在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营和管理,能源效益的改善,打击恐怖主义对石油运输通道的袭击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和原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使国内面临严重的油气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将是今后我国石油公司的战略重点.基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相比,具有综合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应用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量化勘探风险,指出对我国石油公司乃至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从事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障我国石油的稳定供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的石油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获取稀缺的石油资源,我国不可避免的与各利益相关国展开复杂的战略博弈。因此,作为石油输入大国的中国,如何选择正确的能源战略进行博弈成为一个亟代解决的课题。本文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HP的博弈模型,为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博弈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接着,本文以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中国(石油输入国)、俄罗斯(石油输出国)双方的石油战略博弈作为实际案例,构建出中国的石油获取能力与俄罗斯利益最大化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详细的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博弈过程;最终得出博弈结果:中、俄双方只有以”大合作小竞争”的战略思想作为理性的选择,方能使博弈的双方同时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目的。同时,文章在最后对博弈模型尚需研究和完善的地方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石油供需缺口论我国石油安全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今后产量只能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今后石油供需缺口占国内石油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为38.6%、46.0%和53.4%。为此,本文根据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对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策略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缺口,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油气资源对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中国油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石油资源科技发展应该采取何种战略选择?本文从中国大陆构造演化与油气资源分布、历史的发展及其经验、油气科技发展态势等方面讨论了中国油气资源勘探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针对中国油气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了中国油气勘探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对我国未来油气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演变看中国石油市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解宇  马卫锋 《资源科学》2007,29(1):203-208
当前,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市场博弈出现这样一种态势:交易方式对商品定价、企业竞争等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方式出现交易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化、交易组织联盟化、交易机制市场化等发展趋势。其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成为现货交易定价基准;企业竞争从现货市场扩展到包括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和进入衍生品市场存在障碍或成本较高的企业相比,可以以低成本进入衍生品市场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贸易联盟在买卖方对价格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对中国石油市场改革的启示包括: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应探讨具体的路径和方式,包括合约品种、交易制度,并应通过上海石油交易市场向OTC市场的转变,增加石油交易方式的深度和广度;以市场化为指导思想,改革石油行业管理体制特别是进出口体制;采购联盟的核心应是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The popularity of forensic crime shows such as CSI has fueled debate about their potential social impact. This study considers CSI's potential effects on public understandings regarding DNA testing in the context of judicial processes, the policy debates surrounding crime laboratory procedures, and the forensic science profession, as well as an effect not discussed in previous accounts: namely, the show's potential impact on public understandings of DNA and genetics more generally.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CSI effect," it draws on cultivation theory,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audience reception studies. It then uses content analysis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illuminate how the show depicts DNA test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SI tends to depict DNA testing as routine, swift, useful, and reliable and that it echoes broader discourses about genetics. At times, however, the show suggests more complex ways of thinking about DNA testing and gene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