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丽春 《体育科研》2007,28(5):36-38
通过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的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指出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进一步加大,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结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保持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弘扬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红水河流域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为弘扬和发展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民族体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并推广民族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分析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成绩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营造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舆论氛围,提高红水河流域保护意识;政府政策支持,健全法制法规保护;理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管理体制体系,推进保护体制创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基础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资源保护的良性发展,利用重大赛事发展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出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规划纲要>指出了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六项发展原则;三个应处理好的关系;做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湖北省体育旅游市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自身的特点、特色及其优势,对湖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与投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旨在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培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8.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教育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日忠 《体育科技》2010,31(3):28-31
从教育人类学角度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对人的教育功能,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传承对民族个体有着重要的教化和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促进高原民族体育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议建立西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河湟地区土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环湖地区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化的一份宝贵财富,对它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将有助于开发利用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着重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关键词分析法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对文献进行了定量学分析。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要以文化生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主体上集中于广西区内,研究群体规模和数量不足,缺乏持续研究的内生动力和互动型研究;研究质量上具有一定水准,成果数量保持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上大多呈现出以归纳、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范式;研究思路上常用于问题对策型的研究模式,文化生态学研究模式则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国内民族传统体育基于文化生态学研究发展趋势,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未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趋向大众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热点之一。仫佬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罗城县传统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着重从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和游客身心需要的角度,研究仫佬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结果发现仫佬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具有新奇美的价值。参考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满足人们探险猎奇的心理,净化心灵,调节身心平衡。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能使参与者接受传统文化体育,还可以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论述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前景,并提出要顺应"世界一体化"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红水河流域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融入中国大体育文化圈甚至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法从文化层面、地域分布上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主要群居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历史形成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从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阐述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拉动重庆市旅游产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该市不同地域特色体育文化资源,以便更好地推动重庆市体育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归纳法,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特征及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资源开发不均衡化、体育资源旅游薄弱化、体育资源传承消减化等问题是影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针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和开发现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视,注入体育资源旅游的新活力,重视开展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加快各民族学校体育的普及之路等。  相似文献   

16.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析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对红水河流域壮族聚居地传统体育的形成及社会功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不仅与民族的心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壮族的生存环境、宗教祭祀、传统节日、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且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健身娱乐、表演与竞技、促进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陈伟 《体育世界》2012,(6):50-51
民族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唇齿相依、水乳交融,民族体育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促进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武陵山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采用田野考察和对比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武陵山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价值与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武陵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炜 《体育世界》2010,(3):80-8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进行了认识,并在这种视角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路径选择:(一)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二)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三)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四)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五)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是地域性、竞技性、节庆性、艺术性、休闲娱乐性、宗教关联性。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是:强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借助传媒功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得到大力推广进入各级学校,将获得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利用,将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