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诈骗、信息侵权、微信谣言等媒介失范行为屡有发生。伴随着新媒介受众的日益增多,媒介接触行为的日益广泛,媒介信息的正确辨识与认知越来越重要,公众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适度学习"传播学"的有关知识,接受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传播学"课程应该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媒介的效果理论在经历了万能媒介论、有限效果论这两个极端之后,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至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媒介观。学界称之为协商性媒介效果观。这个效果观的基本观点是媒介把事件的意义传递给受众,受众经过协商来接受或不接受这些媒介建构的意义。这个理论与英国著名文化学家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文章尝试以这两个理论来分析汶川地震灾难的传播中受众对于媒介传播的协商性解读。并试图归纳出某些媒介减少对抗性解读的一方法。  相似文献   

3.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献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文章综合有关研究,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同传统的信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文章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特征,从而引入媒介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综合考察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阅读的文献接受情形,从读者地位反过来审视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受众的主体地位逐渐增强,进行受众调查对媒介和受众群体都有重要意义。对网络媒体受众的基本特征、媒介趋向和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有助于网络媒体传播策略的选择,网络媒体的优越性有助于受众调查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随着广电、通信领域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全方位的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融合"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广告投放已不能是单纯在传统媒体里面投放几则广告便能引起广大关注并取得轰动效应,广告受众也由原来单向的受传者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打造服务资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研究合理的广告投放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彰显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如何争取受众是媒体竞争的核心价值。受众选择行为是媒介营销的导向和出发点。引用营销学中的顾客价值概念,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受众选择行为的表现及其对媒介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解剖媒体下的"凤姐"现象,提出构建和谐重庆必须切实提高媒体公信力,不断抵制媒体媚俗化倾向,加强媒体管理,规范媒体行为,培育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其鉴别和接受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豫南C乡的农村受众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考察农村受众广告接触频度、接触时间、种类偏好及广告媒介信任度对其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广告媒介接触行为影响其消费观念。但具体到广告媒介接触的不同指标则影响不同,其中农村受众广告媒介接触时问及种类偏好显著影响其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9.
张艺蓉 《考试周刊》2007,(33):103-105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由于媒介在社会协调过程中带有明确的引导性和倾向性,加之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和"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受众的"刻板印象",使之偏向于放大媒介的功能。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反映受众的这种放大行为,探讨受众对媒介社会协调功能的正向和反向的放大,以及针对这种放大情况的建议,力求引发媒介研究层面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传播学称信息发出者为传播者,信息的接受者为受众(单个的接受者为“受传者”)。从传播者到受众之间需要一定的媒介,其中报纸、书籍、电视、电影等现代化传播媒介为大众媒介。传播组织通过大众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叫大众传播。人与人直接交往传递信息称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同属传播学研究范畴。人际传播仍要有一定的通道和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等)作媒介。但从参与程度、时效、反馈的多少和难易等方面来看,两者均有许多不同之处。笔者为电大面授辅导教师,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体会看,借助传播学理论方法中的某些成分来看我们电大辅导教师在广播电视教育中的位置,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近媒介效果研究证明,媒介的影响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普遍的,媒介效果一方面依赖于受众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受制于受众对媒介内容刺激物的接触情况。“O-S—O-R”作为新的媒介效果研究模式可以解释受众本身具有的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倾向。社会心理学传统在整个大众传播理论的七大理论传统之中“地位显赫”,其中受众研究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受众的动机、受众的态度、受众的心理倾向、受众的行为等问题本身都是传播学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重点是努力识别个体差异、有效设置“O”变量、合理计划研究步骤。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儿童由接受启蒙教育转为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媒体受众日渐低龄化的当今社会,开展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公民接触媒体的初期,就有计划地培养其高效、规范以及文明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这对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该研究以我国部分地区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了解当前我国在校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基础以及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世界范围内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借鉴,设计出基于公民教育视角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以期为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下,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学要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并蕴寓着认识和教育作用,从而陶冶性情和提高精神境界,要达到这个目的,文学首先要适应和满足读者。为什么首先要适应和满足读者?从传播学的观点看,传播学认为各个受传者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任何信息的。受传者在心理上存在着一种选择性因素,他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只接受那些符合他们思想感情的东西,对于那些同他们的思想感情不合拍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在商业利润推动、媒体科技发展和社会心理需求的相互关联下,媒介流行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侵入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并操控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对于媒介社会学家来说,当希望大众传媒能够作为公共服务工具的理想主义立场失败以后,他们转而投身于从受众主体的角度来抵制流行文化的运动, “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电影《失恋33天》的成功,可以从文本、机构与受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文本方面,它包含了一个易于被接受的"因果式线性结构",一个女性"叙述人"的叙述视角,以及两个性格独特而鲜明的"新新人类"。在媒介机构方面,它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成功地进行了跨媒介立体式营销,同时迎合了当今社会的"单身文化"与我国的主流婚恋哲学。在受众方面,它在受众需求和选择日益多元化的年代,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补偿心理和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6.
霍尔模式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种受众视角,是一个关于受众接受媒介讯息的诠释性典范模式。该模式从2000年译介到我国,经过十年的发展,使我国受众研究由定量研究进入到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刻板印象是人们社会活动中认识他人的角色图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形成角色图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改变着受众的刻板印象。文章以"媒介女性形象"的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了解受众对当今媒介女性形象的认知状态,并探讨消费主义文化于媒介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在受众心理的映射,以此彰显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形象上的效果问题,为我国媒介改善女性刻板印象报道,塑造真实女性形象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上海小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起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儿童由接受启蒙教育转为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媒 体受众日渐低龄化的当今社会,开展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公民接触媒体的初期,就有计划地培养其高效、规范以及文明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这对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该研究以我国部分地区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了解当前我国在校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基础以及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世界范围内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借鉴,设计出基于公民教育视角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以期为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下,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本土潮流品牌”复兴的语境下,短视频媒介凭借媒介固有的沟通行动机制不仅促进了受众消费国货,还反向驱动了国货产品制作。短视频媒介平台顺应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不断挖掘符合“Z世代”群体的消费审美的视频内容,进而建构了“国货消费”的社会景观,让短视频用户成功地接受并推广国货品牌。网红经济嵌入隐形带货逻辑、数据算法嵌入受众媒介终端、媒介嵌入日常生活消费情景则是短视频嵌入国货消费的方式特征,是短视频发挥产品营销功效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