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针对不同教材发掘美的内容,把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和人格美的因素,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去,这对于养成良好的个性行为,崇高的人格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娴 《小学生》2010,(1):5-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而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明天的希望,让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孩子,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性格、塑造其品德。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美,在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方面,追求的是一种崇高丰厚的精神境界。 散文的思想、情感的崇高,决定着精神境界的崇高,决定着作品审美意识的崇高,也表明了作家人格精神的崇高。在美学上,“崇高”与“美”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崇高”即“美”,艺术的美则是两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诗美,最为本质的核心,乃是诗人的人格美。真诚,是构成公刘诗歌观的特质。社会责任感的坚忍精神和深沉的历史痛感,构成了诗人生命的个性美;同时,亦展现出独具民族情怀的独特风采。对人生、对历史所做的深层反思,对自我心灵史的烛照,为其编织自身具有人格美生命网络的经线;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关注与透视,及其对自我的灵魂拷问与自责,乃至逐步形成的宇宙意识,则是其诗生命网络得以形成的纬线。公刘诗歌中的人格魅力,还表现为一种情操的美。他的晚近诗作,更在对人类意识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中,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出崇高的人格美。公刘最为杰出的成就,还是以特有的剑胆琴心,去铸造自己的诗魂。  相似文献   

5.
放大古典诗词之美以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生存空间膨胀,心灵空间日趋狭窄.努力培育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成为高等教育的要旨之一.古典诗词从各个角度映射看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类之美,如果能够真正走进其中,人的精神会变得充实,人的灵魂会得以净化和升华.因此,放大古典诗词之美是新时期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凝视崇高     
凝视崇高,修炼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当“英雄司机”吴斌的灵车在城市的大街上行驶时.热心的市民们便举着横幅围簇在街道两边。有的失声痛哭,有的默默哀悼,人们都在凝视崇高。这时。每个人的内心便洗净了一切杂质。全由崇高精神所占领,每个人的心灵之美都随着英雄气魄的扩散而显现出来。凝视崇高既是对英雄壮举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拷问与...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引导青少年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带路人。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光荣的。作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部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苏联巴拉诺夫《教育学》第2页)胡耀邦同志曾向教师提出三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  相似文献   

8.
心灵等高     
可以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所谓卑微者不是指一个人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卑微导致的人格低下。所谓高贵者也并不是一个人功可遮天盖地,而是指心灵高贵而导致人格崇高。  相似文献   

9.
美的言谈举止具有美的感染力。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中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形象直观地实施审美教育。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待人处事的方式,作为一种形象的示范,会成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待人处事的一种心理暗示,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美育。塑造崇高的精神品德。教师拥有的崇高的灵魂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一个灵魂肮脏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精神品德美,应体现在“真”、“善”、“爱”上,具体而言是:教人…  相似文献   

10.
杨占平 《现代语文》2013,(11):117-118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全面深入地进行崇高美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崇高的心灵,探讨课文具体内容中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1.
人格美是毛泽东诗词美的核心。本文通过宏观分析,认为毛泽东诗词的主体内涵有五大特征,即博大崇高的情怀、发奋超越的精神、刚毅独立的品格、高赡深司的风度和浪漫潇洒的气质。并指出,这五者彼比融通,交相辉,显示出毛泽东诗化人格的奇伟风采和大美境界,强化了作品惊震心灵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对后世的影响可以用"崇高"一词来概括。他不仅是一位能唤起我们崇高感受的崇高者,他一生的从政为文、建言兴制、身体力行,无不出于崇高的心灵。作为学术思想资源,范仲淹的崇高特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人格主体性崇高、态度认知性崇高、实践性崇高和审美性崇高。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北宋时期兼擅诗词散文的杰出作家,几百年来,苏轼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培养着人们的意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苏轼是把自己整个生命溶入到作品中的人。可以说人格美是苏词的灵魂,是苏词的风骨,而艺术美则是苏词完美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苏词特有的风格,散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一、苏词的人格美  人格美之一: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苏轼是中小地主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启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危言危行”的名节。  相似文献   

14.
我的语文观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种由语言和文学组成的诗性的光辉,是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是一种灵性,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一个民族最深厚,最值得挖掘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正>"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美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充实人的内心世界、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素质.通过以牛津高中教材中的一些素材为例,从美学角度剖析英语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达到以美激爱,以美示真.以美启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鲧、禹、夸父、精卫、刑天等一系列神话英雄形象,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和斗争,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悲剧美和崇高美是这类神话共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鲧、禹、夸父、精卫、刑天等一系列神话英雄形象,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和斗争,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悲剧美和崇高美是这类神话共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1,(5):1-1
<正>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  相似文献   

20.
诗美,最为本质的核心,乃是诗人的人格美。真诚,是构成公刘诗歌观的特质。社会责任感的坚忍精神和深沉的历史痛感,构成了诗人生命的个性美;同时,亦展现出独具民族情怀的独特风采。对人生、对历史所做的深层反思,对自我心灵史的烛照,为其编织自身具有人格美生命网络的经线;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关注与透视,及其对自我的灵魂 拷问与自责,乃至逐步形成的宇宙意识,则是其诗生命网络得以形成的纬线。公刘诗歌中的人格魅力,还表现为一种情操的美。他的晚近诗作,更人类意识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中,在更深的 层次上,体现出崇高的人格美。公刘最为杰出的成就,还是以特有的剑胆琴心,去铸造自己的诗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