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是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经历的三部曲。因此,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学校必须首先预防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青少年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学习成才的重要时期,更需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加强自律,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加强遵规守纪教育,抵制各种不良行为,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力武器。法律规定,加强青少年学生遵规守纪教育,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  相似文献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标志着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做好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要提高认识,要明确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和责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是要抓好教育,重点是积极对未成年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作为学校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增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调查显示,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是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参加调查的关颖认为,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证明,一般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兆。从接受不良影响,到道德缺陷、私欲膨胀、交友偏离,进一步产生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最后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种种表现或隐或现,总有蛛丝马迹。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尽其责,把握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结合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其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预防,对已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矫治。 一、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育成长中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阶段已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活动和抽象思维活动,且大多已从家庭教育转到学校教育,已进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性强、强制性较大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学校要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学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探其原因,教育体制及学校教育的缺陷、不良社会文化、家庭及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等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通过净化社会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提高未成年人自我免疫能力、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强化问责制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 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对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与习惯。 活动方式: 直接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列举日常生活中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突出现象,以问题方式提出,由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活动准备: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家长与学校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本次活动课的准备,家长须参与。 1.让每个学生与家长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十条已经列举的不良行为,提出一个不良行为的实例,思考一下行为的危害性,由家长协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地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党、政府和全社会神圣的责任。由于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良行为和现象,加之所处的环境使得未成年人的犯罪成上升趋势,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救助性措施,避免其犯罪,让他们知错悔改,成为社会的正常公民。  相似文献   

13.
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犯罪问题以“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强调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基础作用,突出家庭、学校的主体教育责任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重视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矫治和对未成年人的挽救和保护。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依据 1.制定本法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国现有未成年人近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3。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未成年人好奇、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感情奔放,敢说敢做,但是经验少,自制力差,思想容易冲动,行为容易过激,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现在,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中心人物。但面对未成年人行为、心理上不断增多的问题,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家长仍然感到无条,甚至痛心疾首。近日,在天津市妇联举办的“母亲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上,专家根据《全国未成年犯抽查分析报告》中的真实案例,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心理特点。参与这项调查的天津社科院关颖研究员向家长们提出: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初中时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的培养,90%以上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出现不良行为的“危险年龄”是在13岁到14岁。这项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调查。通过对2000余…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不良行为大部分放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分类或问题行为分类中进行研究。这种非专门化的研究,要么缩小了不良行为的范围,即仅指由少数品德低劣学生实施的几种典型的不良行为,要么扩大了不良行为的范围,将诸如杀人、抢劫及流氓犯罪等行为也囊括于不良行为之中。不良行为与应处以刑罚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作为不良行为的类型研究应独立进行。不良行为类型的科学研究,必须以它的各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并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关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发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不良行为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是职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分析职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职校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家长》2004,(Z2)
不久前,参加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本次对未成年犯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  相似文献   

19.
"工读学校"是什么呢?有一部法叫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本是一部重要的教育法律,可叹的是在当下的学校里几乎不提了。该法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六条规定:"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矫治工作。"揭示了"工读学校"的地位与性质,它对应于而又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中小学  相似文献   

20.
“工读学校”是什么呢?有一部法叫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本是一部重要的教育法律,可叹的是在当下的学校里几乎不提了。该法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六条规定:“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矫治工作。”揭示了“工读学校”的地位与性质,它对应于而又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中小学校,它是由法律所规定了的、政府举办的、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矫治、教育的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