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世界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吸引着更多的观众。为此,本文对排球文化的审美性、排球运动竞技的审美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此来体现排球运动的审美价值,以期能为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和人类娱乐的需要而存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本文从排球的审美价值和如何欣赏排球比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帮助体育爱好者更好地欣赏排球运动,增进其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进而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章采用献资料法,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排球运动的研究视线投向社会学领域,从其一个世纪的时空领域里的三个维度,即排球化的深度、大众排球的宽度、排球运动社会价值的高度,进行探索研究排球运动中有关社会学的问题。通过阐析表明:排球化、大众排球、社会价值三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关连、互相影响的。其中排球化是促进排球运动发展的社会支撑,大众排球是推动排球运动前进的社会基础,社会价值标志着排球运动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互动性,并且相辅相成。而排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审美、刺激、社交等作用于一身的运动。并蕴含着群体与个体、交往与沟通、竞争与协作、应变与创新等诸多社会文化的因素。因此,了解排球运动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企业中提倡进行排球运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篮球运动的意义已不再限于体育与游戏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被赋于社会文化的意义。探索篮球运动的社会丈化意义,是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挖掘它对社会、对人的文化价值,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启示和熏陶。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背景进行剖析,分析排球运动文化性与经济性的一体性及二者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中国排球必须打造本土品牌赛事,实施排球产业的强势战略,全面部署营销网络,赋予排球运动新概念,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实现排球文化与排球经济的交叠,促进中国排球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胜出。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已有的排球运动文化研究进行回顾,并结合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展望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的趋向,希望推动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排球是一定人员组成的集体运动项目。与其他集体运动项目比较,排球在很多方面有着它独自的特点,由于这些独有特点使它的集体性表现得更强。分析和探讨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内在规律,从中找出排球运动突出的集体性表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对排球全面、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对培养运动员集体协作的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排球技战术水平,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中西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排球运动文化的特性,旨在为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的传播和排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博  赵伟 《体育世界》2007,(4):80-81
现代足球运动的意义已不仅限于体育与游戏的范畴,越来越多的被予了社会意义,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挖掘它对社会、对人的价值,能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启示和熏陶。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对中国女排比赛中各专位在不同次数的连续动作组中扣球和拦网与相应比赛效果(得分、失权、得权、失分)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各专位的攻击潜力所在,建立了相应的挖潜训练模式及其控制量值,供中国女排及各甲级女排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球类运动的文化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岚  董大肆 《体育科学》2006,26(12):20-25,41
球类运动具有本质的稳定性、内容的延展性、形态的多样性、体验的直观性等文化特征。球类运动具有娱乐、健身、教育和商业文化功能。球类运动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能够体现个体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弘扬人文精神、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类自身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促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柔力球运动的概念流变,揭示文化涵养了柔力球运动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研究显示:柔力球项目研发于1991年,初名"太极娱乐球";1992年正式推向社会,取名"太极柔力球";2004年正名为"柔力球",下位概念为"柔力球竞技"和"柔力球套路";2016年柔力球下位概念分别更名为"网式柔力球"和"花式柔力球"。研究认为:柔力球取名于民族文化建构、正名于中西文化交融、更名于中西文化合璧的历史,演绎了柔力球项目创建于民族文化之根基、初建于中西文化交流、兴起于中西文化融合的规律,由此形成了其概念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对第九届全运会男子排球 8轮 4 6场比赛进行统计 ,分析第九届全运会亚军四川男排的得分技术运用效果。结果表明 :四川男排进攻凶狠 ,扣球成功率高 ,得分多 ,扣球得分能力强 ,网上综合实力雄厚 ,但发球、拦网在国内强队中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作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乒乓精神”在新形势下不断地丰富发展成“国球精神”。分析“国球精神”的文化取向对我国乒乓球消费市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社会化进程和体育产业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阶层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市民社会的不断培育和完善已成为必然,市民精神在市民社会里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促进和完善市民社会,发展市民文化,提高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市民社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属性以及它所具有的强大的功能和文化价值,在对良好市民精神的塑造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开发和利用体育的这些价值功能为市民社会服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因其深刻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而独树一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精神支撑作用是体育文化“以人为本““传递和谐“理念的一种传递,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从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激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使社会更具活力以及对社会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等几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修体悟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主旨及当代价值进行研究。首先指出太极拳文化研究过程中的逻辑裂隙:“空中楼阁”式文化论述严重,“西方式”文化研究范式充斥,“为论而论”式研究心态泛滥;其次阐述太极拳文化主旨:“反动与弱用”是太极拳文化的鲜明特点,“和谐自然”赋予太极拳文化的核心命脉,“术道融合”彰显太极拳文化的最高要义。并据此衍出太极拳文化的当代价值:“反动与弱用”作为时代精神的灯塔,对我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处理国家关系、实现和平崛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谐自然”的文化命脉则是缓解当代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紧张的最佳良药;“术道融合”的最高要义给当代武术研究发展提供了别样路径,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论高句丽、渤海及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句丽、渤海和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整理分析。总结了三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期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节庆体育文化进行了界定,并就其和谐观做了剖析。结合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内涵,本研究认为,节庆体育文化的文化属性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同构性,积极发扬节庆体育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