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校大学生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入分析部分大学生"经商"的社会背景、思想动因和形式,并就当前高校这类现象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转变高校教育观念;二是明确对大学生"经商"行为的教育原则;三是注重对大学生"经商"行为的参与、教育和引导;四是完善大学生"经商"行为的相关教育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编态度问卷对上海市9所高校的573名在校大学生就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认知维度上,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及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高等融合教育形式相对陌生。在情感维度上,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态度较个体行为倾向态度更为积极。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与残疾人的接触频率及对高等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其态度有影响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实施高等融合教育在同伴接纳这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香港与内地在教育交流方面日益频繁,来内地高校求学的香港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香港8所公立高校在校大学生来内地求学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三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香港在校大学生来内地高校求学的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影响最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内地高校质量和国际声誉、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对香港在校大学生的招生宣传、创造良好香港在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培养,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研究的意义有三个,一是自主创业方式的认定,有利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扶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措施的制定;二是有利于大学生选择创业方式,避免盲目投入;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的统计。目前,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较少。同时,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的统计是以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依据。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许多大学生实际上在创业,但不能纳入自主创业统计范围,享受不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状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涵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类情况的五种方式,为统计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研究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制定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统计口径和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旅游是整个旅游市场中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力图从感知行为、空间行为、消费行为和群体行为四个方面构建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体系。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来进行资料的收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交通工具、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出游方式、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等选择的倾向,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旅游行为差异。从而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学历人群比例显著增加,在校大学生应该成为预防艾滋病重点人群.本文通过对广东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偏低,艾滋病相关态度较为积极,艾滋病相关行为风险性较高;同时由于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的宣传途径对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不同;因此艾滋病预防教育需要学校、媒体、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政府在其中应起协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在校大学生结婚离婚的案例,在校大学生的结婚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高校究竟该如何对待大学生的婚恋问题?又该如何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9.
“蚁族”,作为直接从高校里走出来的群体,与高校有着紧密联系.实证调查研究表明,“蚁族”现象对在校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行为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不仅将直接影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学生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科学应对“蚁族”群体带给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与行为影响,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当"以大学生为本",充分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切身权益.本文从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入手,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层面上来反思在校大学生权益保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国家立法、学校的微观操作以及家庭方面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叉务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为在高校建设中深入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现做出一个很好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职业生涯管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颇受人们关注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评价是促进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有效手段,旨在讨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集福建省11所省级重点高校的348位在校本科生有效样本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业主观规范影响最弱,创业行为态度最强,创业知觉行为控制次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动力因子得出高校和政府应该整合创业导师制、创业训练、资金扶持等措施,通过创业孵化中心对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较普遍,多数学生恋爱动机端正,恋爱比较单纯,部分学生在校不打算谈恋爱。结论分析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恋爱进行科学的引导,既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利于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武路广 《高教论坛》2022,(3):99-102
以某高等农业大学连续三个年级139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在校学业成绩表现、综合测评表现和担任学生干部职务情况等三个方面,分类别来研究先赋性因素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对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表现,而男大学生更倾向于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农村背景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优于城市背景大学生,但城市背景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职务概率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本省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显著优于外省大学生。高校要重视学生工作者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教育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并完善成绩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先天条件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在校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可以实现支教者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共赢。大学生通过支教贫困地区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自身的快速成长。同时,在校大学生支教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是实现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的新途径,有利于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走访调查,明确了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的真实现状、支教活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大学生在校创业激情并不是很高,或创业半路便退出.本文将对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基于Timmons创业要素模型分析,实证检验了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对未来创业意愿的影响。控制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越高,毕业后的创业意愿越强。研究结论不但揭示了在校消费水平这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而且能够为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是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教师常常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行为,管理存在着各种安全漏洞。本课题主要采用Java语言开发,基于MVC模式的SSH框架设计实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的在校行为,包括大学生行为记录、大学生行为分析、后台管理三大模块。通过记录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出勤、请销假、作业、留校、离校、未到校等情况,将统计分析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行为的判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并做出及时的处理,有效提高了管理质量和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创业是极具潜力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也存在诸多风险。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认识不足、创业项目模糊、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不强、创业精力不够等风险,从而提出了加强创业认知教育、开展创业项目训练、进行创业仿真实习、尝试创业实践活动等对策,增强风险感知能力,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一些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大学生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应当建立并完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的多元、立体、全方位、广覆盖的在校大学生权利救济途径与方式,以方便学生维权,督促高校依法治校,实行人性化管理,并最终促进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