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关于建立出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出版包括编印发三个主要环节,伴随着物资循环和资金循环两个过程。为有效的组织图书出版的正常经营,出版社一般设立了编辑、出版、发行、财务等职能部门,管理着图书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处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财务等方面日常事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这些数据信息是经营管理的第一手资料,是财务核算的依据。由于图书出版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各个职能部门产生的信息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些数据反映图书在编辑阶段、出版生产阶段,发行销售阶段以及财务方面的有关情况,对这些数据资料按管理的要求进行汇总加工,可以了解专业出版社整体的经营现状,在专业出版社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联网,建立一个完整的出版数据库系统,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划好2003年的图书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了两个重要的策划会:一个是明年的年度选题策划会;一个是市场营销研讨会。今年的选题策划会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方面,加强编辑的选题创新意识、图书成本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创新是出版的灵魂,出版业的创新首先是图书选题的创新。图书成本控制是出版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出版  相似文献   

3.
一本图书从选题设计到进入市场要经过编辑、出版、发行过程。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系统人员来负责设计、开发与监测。随着出版技术的现代化,编辑、出版、发行过程愈来愈相互渗透,图书出版过程的系统化特征更为明显。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的系统工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实践证明编辑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它主要表现在选题策划、选择作者、组织与管理、加工与监测、反馈与修正五个方面。1.选题策划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是整个出版过程的龙头、灵魂,是贯…  相似文献   

4.
闻通 《出版参考》2015,(Z1):32-33
甄选优秀的外版书品种是引进出版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但后期的翻译与加工过程同样不可或缺。一本外版专业书经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以后,细心的读者会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优劣:一是语言的流畅度,二是知识的准确度。前者展现着图书的生动性,后者则体现了图书的严谨性。作为图书编辑,我们就要在这两个方面从严把关,保证最终出版的图书尽善尽美。一名合适的专业类外版书译者需要满足两点要求:专业技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中文表达能力尤为关键。译者的工作是将外文转译成中文表达,这需要在理解原文含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材图书编辑和大众文化图书编辑分属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是出版社两类重要的编辑群体.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这两类编辑群体的出版活动进行了分析比较,概括梳理出了他们的共性特征,重点探析他们不同角色定位下的差异性,并据此对出版社的战略规划构建、人才队伍建设、绩效考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主要依托技术人员,传统图书编辑由于数字出版素养欠缺而无法参与,使得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内容和技术上难以形成合力。本文从传统出版的工作环节上比较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六个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图书出版编辑从事数字出版必备的意识要求,并建议出版社从八个方面为编辑意识和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编辑把关与文责自负李国兴在出版过程中,编辑把关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原稿是否具有出版资格把关,即通常所说的“出版审稿”;其二是对已通过资格和水平审查的书稿,进行出版要求的规范化的把关,亦即通常所说的“编辑加工”。编辑把关的目的在于使所出图书符合...  相似文献   

8.
图书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图书编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是出版繁荣发展的基石.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的核心,是连接图书出版单位、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担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选择者、传播者和把关人的责任,在记录历史、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图书编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图书出版中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在新时期的出版实践中,图书编辑应强化责任意识,坚守编辑天职,最基本的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有利于使图书出版行业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得到更好发展,为此本文对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方面进行了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出版物、移动传媒等媒介作为全媒体出版模式,在如今的媒体出版行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优势,对纸媒造成极大冲击。此外,零散阅读的出现,也使纸质出版物、传统的图书出版概念不再受欢迎。数字阅读已在读者群体中广为流行,令图书编辑工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出版市场的新环境,图书编辑必须在概念上进行创新,在角色方面上及时转变。因此在多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应抓住时代机遇,跳出传统角色,实现主体观念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近期的出版业,好像没有多少红火的事情。图书出版方面,《于丹〈论语〉感悟》和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套裁编辑的同名图书,宣传造势虽然热络,但还是这两年热点图书的余响;期刊出版保持竞争态势,也只是几种文摘类杂志此消  相似文献   

11.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是陈昕写给青年编辑的理想之书。他以自己的职业经验,教授青年编辑从业之道;以企业家的高度,从经济学和产业角度分析我国出版转型和文化创新等问题,拓宽了青年编辑视野。该书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和思想总结,还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新疆出版业图书选题存在的问题,指出新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图书选题策划应当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策划民族语言类、非物质遗产类、“一带一路”类选题,繁荣区域文化,打造有新疆特色的民族出版业。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出版日益感受到来自网络的压力。然而图书编辑也可以利用专业网站论坛丰富专业知识,策划选题,结识作者,进行图书营销。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personal view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uthors and book editor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publishing long books. It describes the parties and issues involved and how both can come to practical decisions regarding publication. The advice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in writing and publishing long books.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reviews ways that commissioning editors in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d‐users of their products. It discusses available market resources, reports, and market research undertaken by other publishing companies and consultants, before going on to look at some of the existing internal sources that commissioning editors can draw on. It consider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s of testing and developing a commissioning editor's understanding of end‐users to improve market reach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ase study illustrating how one publisher used research on end‐users to improve its products and be more successful in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16.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growing sophistication of comics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it has yet to fully embrace the cultural materialist approaches of book history and publishing studies, a fact that seems rather intriguing in the face of the form’s insistent materiality. These omissions extend to an eliding of the roles played by agents other than the author in the production of a text; a factor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n comics where there is almost always a supporting cast of artists, pencillers, colourists and letterers who contribute to the finished product. In addition, the role played by publishers and editors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comics and graphic novels has also been ignored in much of contemporary comics criticism. By drawing on perspectives grounded in the disciplinary contexts of book history and publishing studies, I aim to provide a useful counterpoint to work done in comics studies that tends to focus on author as auteur.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trade publishing industry constantly in a state of flux, the role of the editor has continued adapting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se new demands. The below research is an examination of textual critics and theories across the spectrum in an attempt to outline broad goals for the ever-changing role of editors. In light of examining the editor’s relationship to the trade publishing industry, these goals strive to increase editorial awareness and promote a new editorial approach and mindset that transcends the current overly technical state of editing.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supports a deeper,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editing that increases the sociocultural value of both the editorial field and the book.  相似文献   

19.
论书刊出版的编校分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碧蓉  杜玉环 《编辑学报》2002,14(5):365-367
从界定编辑与校对的职责出发,阐述编校分开的出版工作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版成本,是书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由于书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和市场方面的原因,部分期刊出版单位采取编校合一的出版工作模式仍具有合理性.从长远看,编校分工将不局限在书刊出版单位内部,而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