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连锦 《现代教育》2003,(22):33-33
民主式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民主式教学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朝气蓬勃、渴望上进而又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民主式教学摈弃讲授式,巧用启发式,实施学生自学、互学、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点拔。民主式教学因材施教、关注心灵、尊重个性、重视人格、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同的学生因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会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了解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应该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研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使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飞扬。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教学观,教学民主蕴涵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民主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反对以任何借口对学生的心灵施暴,特别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重点,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得以迸发,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数学课堂教学呼唤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自主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  相似文献   

5.
李达 《农村教育》2004,(7):62-63
21世纪呼唤创新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健全学生的个性品质,让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性强,正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个性的重要时期。而数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以激励为手段,细心地呵护学生,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现生命的个性和灵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教学因激励而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就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必须张扬个性化"差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要分清层次,讲究艺术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个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宋学英 《农村教育》2002,(12):63-63
教育民主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参与。因为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于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关注知识与技能,更关注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上升,课程标准、学生个体、学习过程都呼唤对中学生物理个性发展设计,个性发展设计指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或研究.寻找适合学生或学生群体个性的教育教学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金榜 《云南教育》200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一、营造氛围,发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老师允许学生插话,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呼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呼唤学生富有个性,呼唤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学习过程为发现、探究的过程。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本人谈几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个性时代的呼唤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意个性教育。下面从发掘教材个性、发挥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三方面浅谈语文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新课标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方法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使其成为素质教育核心思想的最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新 《甘肃教育》2004,(5):34-34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新知的情感、态度、信念等。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我不喜欢这种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要体现民主、开放、平等。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决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气、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在《第一场雪》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本,凸现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游安军 《湖南教育》2002,(13):34-35
培养21世纪创造性人才,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个性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总是与学生个性的张扬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顺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强调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不规定…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呼唤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呼唤现代教师。现代教师应善于承担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等多种教育角色。现代教师的成长过程应是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