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辽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的重镇——辽阳古城,就坐落在今天辽阳市的老城区内。辽阳,古称襄平,又称辽东城、辽州、辽城州、辽东国、东平郡、南京城、东丹图都、东京城、辽阳城等。关于“辽阳”这一地名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源于“渤海回”;其二,始于辽代。但是,一般学者认为:公元938年,辽朝在东京道设置东京辽阳府。是“辽阳”正式被列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古代的辽阳城曾经是东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的中心。自战圉以来。它的中心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后金政权将统治中心从辽阳迁出,并确定在今天的沈阳城后,辽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才逐渐衰弱。其实,长期以来,辽阳城的存在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这座古城还曾深刻地影响着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弄清辽阳城古代历史与文化,对于深刘理解辽河流域的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辽宁招生考试》2006,(8):I0016-I0016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坐落在距今24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辽阳。它的前身是辽阳市师范学校,组建于1949年。1996年与辽阳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辽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辽阳其它四所院校合并,组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06,(7):F0002-F0002
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82年,坐落在古城辽阳东南角,为市教育局直属重点示范小学,现有教职工89人,学生2321人,近年来,该校高扬“雕琢教师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办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着意全面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巍巍的喜马拉雅山镌刻着教育援藏的英明决策,滚滚太子河水传唱着内地办学的伟大颂歌。古城辽阳坐落在太子河畔,辽阳一中西藏班办学已经走过了30年的辉煌的历程。30年的峥嵘岁月,30年的风雨兼程。30年来学校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绩,无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心血和汗水。一中人为了教育援藏这一政治使命,坚守着一份责任、倾注着一片爱心,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格桑花的美丽绽放。一、在艰苦中奠定基础(1985—1995)上世纪80年代,受辽宁省政府的委托,辽阳市第  相似文献   

5.
由辽阳市《红楼梦》学会和辽阳曹雪芹纪念馆的红学专家组成的“推标组”已经确定我国当代雕塑家钱绍武于1999年创作的曹雪芹坐像为标准像。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但听到的多是曹雪芹标准像不标准的说法。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明认为:曹雪芹的祖籍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他究竟什么样子,历史记载中只有过“身胖,头广而色黑”一句话的描述,但由于写这句话的人也没见过曹雪芹,因此并不可靠。此外,曹雪芹也没有留下任何类似画像这样的形象化的东西,仅凭很抽象的文字化表述很难判断其形象。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则认为:尽管辽阳的红学专家们组…  相似文献   

6.
衍水依依,九曲东去,宛如飞扬的哈达,轻拂在古城辽阳的胸襟。辽阳——这方书写着2300年历史的六朝圣地,这个镌刻着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代名城,在你匆匆跨过新千年起点的时候,可曾想到怎样在二十一世纪的扉页上泼墨运笔,写下光彩的序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紧迫的使命,深远的洞见,如号角铮铮,催促着辽阳人坚定而果敢的步伐——2001年初,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辽阳人便以与时俱进的气概,打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一轮攻坚战。  相似文献   

7.
元代辽阳行省的治所虽曾几次变迁,但其最初设置和统治时间比较长的地点还是今辽阳市,其它地点都是暂性的.辽阳行省从未设治于今辽阳市的新说不可信,"辽阳"或实指今辽阳市,或泛指辽东,但东京、北京两词却有严格界定,不能理解为区域名称.  相似文献   

8.
辽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辽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的我市唯一的一所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省政府指示精神和我市的实际情况,于1988年将原辽阳大学并入辽阳师专,1995年市政府又将辽阳市师范学校和辽阳师专合并,组成现在的辽阳...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3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美育课题结题暨美育年会在辽阳举行。来自辽宁省各市及吉林省部分市的参会代表有160余人。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建华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教育部社科中心美育研究室主任张媛,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副处长宋升勇,辽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柏泉,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刘文起,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君、体育研训部主任仓江,辽阳市教育局师范体育艺术科科长谢明华,《辽宁教育》杂志社执行主编张国祥,会议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艺术研训部主任王英奎主持…  相似文献   

10.
6月21日,辽阳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辽阳市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市领导李茂芝、吴军出席成立大会。近年来,辽阳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整体角度看,  相似文献   

11.
“轰———隆隆 !”窗外 ,那巨大的雷声打断了我的解题思绪。“真烦 !”我不禁在心里暗暗骂道。“减负———减负……”报纸上那斗大的几个黑字仿佛又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闹钟告诉我 ,现在已经是公元 2 0 0 0年 4月 2 2日晚11点了。我的两个眼皮直打架 ,真的好想“gotobed”(睡觉 ) ,但只要一望见那一道道叫人绞尽脑汁的难题 ,想起父母外出“修长城”之前对我下的“军令” ,真是……唉 !“嘻哩哩———嘻哩哩……”小小的雨点儿落在我家的防雨盖上 ,我的心里也不禁下起了“小雨”———酸着哪 !现在 ,国家教委正竭力给中小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小错在所难免,但哪有那么邪乎!如果刻意炒作,贻害无穷。———见《课本哪有那么多错》(《北京晨报》10月21日)现在有媒体把商榷意见当成教材出错的证据,说中学历史教材有六七百条错误,是不妥的。———见《现行中学历史教材遭受质疑 人教社承认有技术性“硬伤”》(《中国青年报》10月21日)例如把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时间误为7781年,这实际上并不出现在文字表述中,而是一幅地图上所标年代的数字不清晰,使人产生误解。———见《现行中学历史教材遭受质疑 人教社承认有技术性“硬伤”》(《中国青年报》10月21日)我们的“硬伤”占极少数吧,10%…  相似文献   

13.
压堂     
升入初四,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们都特能压堂。不信你瞧:几何课上……“同学们,耽误你们几分钟。这道题还有一种做法。”老师边说边在黑板的图上引出了一条辅助线,“引这条辅助线的好处是简便、快捷,用一步全等就能证出了……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为了让老师早点下课,我们拉着长声,异口同声地喊道:“听———明———白———了!”口同声地喊道:“听———明———白———了!”“好,下课!”可我们却分明听到了老师的自言自语:“今天怎么都听懂了?”化学课上……“铃……”下课铃响了。“我再讲一道题,你们不用着急,几分钟就讲完。其实我也是为…  相似文献   

14.
王金海 《下一代》2009,(1):22-23
辽阳石化公司所在地——辽阳市宏伟区,有5所小学,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是辽阳石化生产一线员工。小学生放假后,出现无人监管的现象,家长上班后心里惦记孩子的安危。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丰富小学生的寒暑假生活,辽阳市宏伟区光华街道湖西社区关工委2006年率先成立了社区假日学校。每逢寒暑假、双休日及国家的法定假日,都有许多孩子来到社区假日学校,参加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是谁 ?”———当人人这样去问自己 ,想来所有的“我” ,恐怕只能凭依“我”自己对自己历史的回忆来做出判断、回答。“我” ,生于何地 ?哪个国家 ?哪一民族 ?怒喜乐哀憎爱好恶何所由 ?意志信念理想追求何所趋 ?……如此等等 ,无一不是在追寻一种历史文化身份的认同。尽管“我”站在现实里思考着这一切 ,但所能凭据的 ,除了历史 ,还是历史 !失忆对一个人是不幸的 ,而集体失忆对一个民族则是最可悲哀的 ,倘若整个人类都失去了记忆 ,那又意味着什么呢 ?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这样说 :“历史 ,正如个人记忆一样 ,是人类的集体记忆 ,是构成现实生…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曾经叫喊着:“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地这么想?飞上太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浮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个明白———这才叫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在空中飞着结束了自己诗意的生命。我相信志摩的话,人原来都是会飞的,而且人就没有不想飞的。因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我总是不尽地回味《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与郭靖被捆缚在巨型风筝之下在空中翱翔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人的历史性是科学可能性问题的解释原则。在这一共同主张背后,隐藏着哲学解释学的“人的历史性———前理解———科学”与马克思的“人的社会性的生存实践(人的历史性)———前理解———科学”的区别。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生存实践的“前理解”,是科学的历史性原则的核心。它在内容上可分为三种:理论前见、实践背景和社会条件,它们分别对应着“前理解”的三种科学筹划,即理论的自然———数学筹划,实践的实验———操作筹划,社会的科学政策筹划。这三种科学筹划相互区别,互相关联,使科学实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中考狂想曲     
“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还是我……”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苦啊!苦不堪言,这是我们哼唱最多的一曲《中考之歌》。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接过爸爸妈妈亲手为我———具体而言是为了我的中考而做的、上面清楚地写着“祝你学习进步、中考顺利”字样的红包那一刹那,更加明确了这一年,我要为你———中考进行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了。我一时忘情,仰天长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母亲大人对曰:“任重而道远,汝将上下而求索。”我迎接中考的路就这样“诗情画意”地展开了。接下来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不速之客     
一天晚上,我在家做作业,忽然听到门外有轻微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喵———喵———喵”,小猫的叫声传入我的耳内。“呀!怎么是一只猫啊?”我感到很惊奇。我平时不太喜欢猫,因为我觉得它会抓人,我手上至今还留着猫抓伤的疤痕呢。可是不知怎么着,我感到这只猫特别的亲切。它全身胖乎乎,长着一身白白的绒毛,软软的,真像个小皮球。尤其是那一对灵活透亮、绿宝石般的大眼睛,闪闪发亮,还不时地朝我眨巴着。妈妈忽然叫起来:“这好像是一只波斯猫嘛!”“不对。”爸爸说话了,“波斯猫的两只眼睛颜色是不一样的。”我说:“看来这…  相似文献   

20.
鲁洁老师在《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文章从哲学与历史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基于人对人理解的道德教育的理念,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在此,我想再“接”着鲁老师的话题往下“说”。道德教育以人对人的理解为基础,但正如没有抽象的“人”一样,也不存在抽象的“理解”;人是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理解同样是历史与现实之中的理解,人和人的理解都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谈论人对人的理解,不能止于一般性地、抽象地谈论人与人的理解,我们所谈论的人对人的理解乃是一定现实———历史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