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出版社图书出版质量的根本,社外加工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出版社总体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立一支过硬的社外编辑队伍,有利于实现高质量、高时效、快速发展的出版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图书最佳印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贾国祥一个好的出版社的图书印数。库存量、图书的重版印刷等方面都不应该是盲目和无序的。一种图书的出版,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从两个方面产生:一是图书付印前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二是图书付印后的成本费用。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图书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拴存 《出版史料》2002,(3):100-103
苏联曾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大国,图书出版完全由苏联国家出版、印刷和图书贸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出版社根据图书订单出版图书,图书批发店通过众多的图书网点再把图书推广到全国各地。当时,国家对一些出版科技、医学和教学图书的出版社给以优惠政策和支持。总之,在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有一套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再加上国家的支  相似文献   

4.
任启旺 《出版参考》2010,(13):34-34
台湾出版业虽然实行登记制,但由于图书的经销、发行业务比较复杂,使得一些人对出版编辑工作有兴趣,专业能力也足够,却不愿意自己创设出版社,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外包模式和出版社合作。我们姑且称此类外包合作对象为编辑工作室。  相似文献   

5.
三、当代我国“文库”出版简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依法没收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官僚资本开办的书店、出版社,随后又对私营出版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出版体系。40余年来,除中央各部委建有不同专业的出版社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基本上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出版体系。编辑队伍逐年扩大,编辑水平不断提高,图书发行网点逐年扩展,印刷设备不断更新。这些都为重点书、大部头书、系列书的出版,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各种丛书,包括以“文库”命名的系列书,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时代,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出版社带来新的挑战。很多数字出版技术颠覆了传统出版印刷的经验,以CTP(脱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艺为代表的新技术给出版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出版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传统出版印刷流程中,编辑校对和印刷出  相似文献   

7.
编辑人才培养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莹 《中国编辑》2006,(5):26-28
编辑在出版社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已被出版行业广泛认可。如何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编辑人才,是许多出版社积极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核心工作,也是出版社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中的制胜法宝。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前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主要依托技术人员,传统图书编辑由于数字出版素养欠缺而无法参与,使得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内容和技术上难以形成合力。本文从传统出版的工作环节上比较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六个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图书出版编辑从事数字出版必备的意识要求,并建议出版社从八个方面为编辑意识和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年前,知识产权出版社成立,作为一个典型的专业出版社,编辑加工,印刷出版纸质专利文献,拥有全套的海德堡设备,采用传统印刷出版方式。随着专利文献越来越多,出版纸质专利信息的公告.一年下来要装满一个屋子。很多文献越来越厚,根本就没法存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还延续这样的出版模式,将出现巨额的亏损。于是,出版社进行了改革探索.今天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已经转变为以专利信息服务、数据加工处理为核心业务、在图书出版中大力推进按需出版、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业图书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因为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编辑,同时也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一些中央社对教材教辅类图书、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垄断,其他出版社想在医学图书出版领域分一勺羹则是很难.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地方科技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掘各种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1.
图书重印是出版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出版社的经常性工作.一定程度上说,把好图书重印关等于看好了出版社的家.但在出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也常会出现一些操作误区,这些误区对重印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出版实践中,为避免陷入重印误区.重印的决定者要善于发现图书重印的基本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业品牌时代的到来,编辑的桥梁作用越来越重要,编辑品牌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出版竞争的加剧使出版社对出版资源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而名牌编辑的存在将大大提高出版社在出版资源竞争中获胜的几率.就此,本文对出版社名牌编辑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出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出版包括编印发三个主要环节,伴随着物资循环和资金循环两个过程。为有效的组织图书出版的正常经营,出版社一般设立了编辑、出版、发行、财务等职能部门,管理着图书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处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财务等方面日常事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这些数据信息是经营管理的第一手资料,是财务核算的依据。由于图书出版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各个职能部门产生的信息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些数据反映图书在编辑阶段、出版生产阶段,发行销售阶段以及财务方面的有关情况,对这些数据资料按管理的要求进行汇总加工,可以了解专业出版社整体的经营现状,在专业出版社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联网,建立一个完整的出版数据库系统,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图书市场上存在出书难、卖书难和买书难并存的现象.一些作者撰写的图书,由于市场前景不够明朗,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有的图书即使出版了,也还需要作者支付一定的出版费用或者认购一定数量的图书.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市场定位不够准确,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大量图书销售不畅.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科普出版虽然还远不能与那些更市场化的畅销书相比,但也至少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突出的热点.尽管科普出版目前在策划、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有越来越多品种的科普图书问世.在这样一种出版热潮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科普图书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多地出版科普图书精品,并且在更高的要求水准上,向着出版经典科普图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6.
实现优化选题的先决条件林瑞耕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首先取决于选题。选题的优劣,关系着出版社的兴衰成败。因此,出版社首要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选题的优化。造成选题优劣固然有诸多因素,但优化编辑队伍、优化作者队伍、优化信息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300多家的出版社涉足建筑图书的出版,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而金融危机的蔓延必然会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建筑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一些出版社急功近利,出版了大量的同质图书甚至是低质量的图书,不仅形成恶性竞争,而且造成单品种销量的大幅下降,大量的图书库存积压.面对图书市场的混乱局面,编辑如何进行选题策划,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才能使出版的图书独占鳌头,脱颖而出,作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网络自出版的兴起挤压了传统图书出版的空间,挑战传统图书编辑的存在价值。但网络自出版由于跨越出版社和编辑这个专业中介,进行点对点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形式感、严谨性、创意、组织性、宣传推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传统图书编辑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所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必能在网络自出版等新出版形态的冲击下坚守并发扬自己的职业责任和权利。  相似文献   

19.
万方 《出版视野》2008,(3):17-18
作为科技型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大都依托所在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及专业教材.以此带动相关专业技术图书的出版,从而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出版社必须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和专业编辑队伍.而其中的专业编辑队伍中应不乏学者型的编辑。所谓学者型编辑,笔者认为应该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有很深厚的学识底蕴、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0.
正学术品牌图书出版的创建与发展,不仅需要出版社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丰富、水平高、有远见卓识、与时俱进的编辑队伍,还需要在出版社、编辑周围聚拢着一支由学术领域有学识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优秀作者队伍,并不断充实、优化队伍结构,从而建立起品牌图书出版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构架并维系学术品牌图书的作者队伍呢?笔者现将多年的经验与粗浅认识总结于此,以期与广大编辑同仁交流沟通,共同提高。一、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