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书冰 《文教资料》2007,(29):143-145
民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这一时期所颁布的高等教育政策就成为了解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维度。本文试图从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政策、经费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师资政策、招生政策等方面进行阐述,透视民国时期国家与大学的关系,也就是大学自治与国家控制:大学努力追求自治,国家努力加强控制,并在二者相互博弈中,最终大学获得一定限度的自治,国家也进一步规范、协调了高等教育,但总体趋势是国家逐步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随着冷战格局的破灭,亚太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步摆脱了对美国或苏联模式的“依附”,开始走向“自立”;其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推行,也使由大学升学竞争带来的“学历病”有所缓解。在亚洲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不断壮大,逐步由“边缘”地位走“向主导”地位。近年亚太地区国家所采取的应对全球化战略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运营效率化;2)保证教育质量;3)研究高度化;4)推进国际化。这些举措对日本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逐渐趋同:世界高等教育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典型表现就是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变化使国际高等教育日益趋同,因为这些变化不单单发生在某一所大学,也不仅仅发生在某一个国家,而是几乎发生在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里。  相似文献   

4.
据瑞典通讯社2013年5月8日报道,日前,由全球24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所组成的大学联盟(Universitas21)对全球5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排名,发布了2013年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年度排名报告。该报告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校评  相似文献   

5.
陈兴德 《上海教育》2009,(15):76-77
【主要贡献和实践】 1978年潘懋元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教育部将该室改所并下达编制,潘懋元教授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该所被评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潘懋元教授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1991年他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获得国务院特别津贴;1999年,英国Hull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土学位:2001年,他坚持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成果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一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就已经开始经历深刻的变化:首先,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入学人数和学校数量都成倍增长,但由于学校数量增长过快,美国、西欧一些国家首次发生了招生不足现象;其次,高等教育类型开始多样化,50年代以后,大学已经不再拘泥于西欧传统,各种专门性大学、短期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再次,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少  相似文献   

7.
一、芬兰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背景。(一)芬兰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芬兰现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三种类型:1.大学。从历史上讲,作为瑞典王国最东边的芬兰,高等教育起源于1640年。1809年芬兰在脱离了沙俄帝国独立后,于20世纪初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即赫尔辛基大学。20世纪初是芬兰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目前芬兰共有21所大学,其中10所为综合大学,6所为专门学科大学,4所艺术院校,以及1所军事大学。  相似文献   

8.
当前,马耳他仅有一所大学和两所职业型高等院校,属双轨制高等教育体系。微型国家与地区不是巨型国家的“缩小版本”,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高度的外部依赖性使微型国家与地区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微型开放的特征。因而,国际化是马耳他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博洛尼亚进程是马耳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聋人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可以使聋人像正常人那样掌握社会生存和就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重视聋人的高等教育,许多国家设立聋人大学或适合聋人学习的专业,授予合格的毕业生大专证书和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我国目前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几所大学为聋人开设了学习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印度的一些高等学府凭借其优秀的科研和教学开始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崭露头角。本文对印度高等教育体系及三所研究型大学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样作为发展中大国,了解印度的高等教育历史和现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往在探讨大学竞争能力时,经常会呈现"论文中心主义"的特点,而基于当下的发展形势,大学建设需要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需求,能够应对经济与社会提出的挑战,能够走在科技发展浪尖。一方面是新时代所赋予我国大学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因此,文章将会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出发,简要分析肩负好新时代大学使命的有关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85-93,109,120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大学数量及教育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印度已成为智力外流的主要国家之一。在高教改革的推动下,印度的私立院校较之公立大学在开发创新服务项目和满足西方大学学术研究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印度只有建立有效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及质量评估策略,与国外大学机构实现功能对接,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成为对外国留学生和教师流动有吸引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金顶兵 《教育研究》2005,26(1):76-81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经历了一个从教师个人到大学,从大学到国家,从国家又回到大学的演变历程。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即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说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应从根本理念上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落实到院校自身;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学校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自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促进了大学的蓬勃发展,由于不同大学所处层次的差异,引起一系列的教育现象问题.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地位独到的分析,不仅提供了从地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也对我国当前在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制度性基础即政府与大学之间合理的法制关系、大学治理、大学财政管理呈明显的多样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本文探讨了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与大学间关系、治理结构以及财政管理方面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智利是拉丁美洲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它不仅拥有该地区第一所正规公立大学(智利大学)和第二个私立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而且也是私立高等教育主导型国家(因为2002年全国共有226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私立201所占总数的88.93%;注册学生总数52.16万人,其中私立机构拥有27.82万人占总数的53.33%),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大学合并的推行背景,并分析高等院校合并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型的变迁,以及讨论大学合并对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影响;结果得知:在院校合并过程中将无可避免地改变了以往使用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型变化的环境下,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市场、企业、民间团体、社区及个人在高等教育供应和财改角色上都有着根本性质上的改变;这种变化亦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渐渐从以往那种"干预型国家"模式来管理教育发展向"非约制型国家"和"市场促进型国家"转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自1636年第一所学院———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建立以来,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今天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现有各类高等院校3500余所,在校学生1300多万。这些高校的水平、职能、规模、隶属关系等千差万别。但依照它们所提供的教育来划分,大体可以归为三大类型:一是两年制学院,通常称为社区学院、初级学院或专门技术学院;二是四年制本科学院,通常提供大学基础教育和预备性的专业教育;三是大学,一般提供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种专门教育。美国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文章通过对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和阿德雷德大学等三所大学创办过程的梳理及对其共同特点的分析来探讨澳大利亚第一批大学的成长历程,管窥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偏僻、历史发展短暂、人口基数较小、文化底蕴薄弱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发展之初的筚路蓝缕及创办者的远见卓识,以期对我国的大学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促进了大学的蓬勃发展,由于不同大学所处层次的差异,引起一系列的教育现象问题。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地位独到的分析,不仅提供了从地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也对我国当前在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