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教育创新体系通过创新的教育,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它是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网络。教育创新体系决定着一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国民创新能力,与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创新     
本文根据当代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人才竞争的新特点,认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创新,只有提高自觉的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要想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氛围,确保实现培养目标,推进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为在新世纪里使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江泽民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地认识。作为培养跨世纪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主要基地和摇篮的学校,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把学科教学纳入创新教育的轨道。可遵循以下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智能科技兴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并肩负着新的使命。新时代,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基本任务的指引下,亟需在创新基地建设、原始性创新能力、产学研用融合等方面补齐短板,挖掘潜力,突破瓶颈,在高校建设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成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机构;加速释放基础研究的活力,努力营造和培育原始性创新环境和土壤;依托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联盟,推动我国高水平高校密集地区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校内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能力是人人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它蕴藏在我们心底,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未来。因此,实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是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电子类专业的特点和我校现有的条件,我们抽出了建立校内创新教育基地的设想,其目的就是为我校电子类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这个教育基地的支撑下,获得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创新思想。通过强化创新实践,建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激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在积极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同时申报了2005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电子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以此为支撑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有着主观与客观的性质;教育肩负着传承知识、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二均内含着创新的特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机构,不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而且在知识创新方面有着行有的内涵,知识与教育的渊源关系,决定了高校知识创新与创新教育的难解之缘。充分认识高校知识创新的特殊内涵及其与创新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国家的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教育发挥着基础作用。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创新团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发挥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21世纪知识经济将处于主导地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比重已经超过GDP的30%。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增长的45%是由知识经济中的信息产业带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竟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小学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世纪之交 ,知识经济已现端倪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创新人才在国家经济、国防及科教文化事业中的战略资源地位日益突出。因此 ,如何构建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高校创新教育新体系 ,是各高等学校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创新教育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和不足而提出的 ,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及受教育者等诸多因素 ,由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物质三个层面组成 ,其…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本文介绍了在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从改进教育教学思想入手,努力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成果去审视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以实践课程、研究性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和创造性人格,“基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化学创新教育特别是化学实验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创新管理,建设创新型高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做出的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进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首先应当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灵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一历史发展契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当代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人才竞争的新特点,认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创新,只有提高自觉的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一种智能型经济,它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那么作为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校应该怎样贯彻中央精神,实施创新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些妨碍成人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制度等。 一、观念转变是先导 多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长,经验较丰富,有较好的社会信誉,而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人们一直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只有尽可能与普通…  相似文献   

18.
浅论高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当前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与机制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观念与创新、标准创新、体制创新、教学创新、评价创新和环境创新等,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使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与机制得到总体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传统职业教育中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迅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为目标的,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创新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智库是指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民族、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的公共研究机构。我国教育领域亟需建设一批专业智库。国家教育智库建设虽然有了前期的基础,但作为真正意义上为国家政策咨询服务的教育智库还有很大的差距。智库建设背景下的教育科研面临着创新挑战。首先,教育科研机制创新,需要建设开放的教育智库,汇集一流人才,强化联合攻关。其次,教育科研创新,需要转变传统的研究范式;再次,教育科研创新不仅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服务,更要引导民众、教育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