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要“短”,这是党报强调多年的一项基本要求。尽管这方面成绩斐然,但尚难以说令人“十分满意”。长文过多、新闻不短依然是党报的普遍现象。坚持与时俱进,强化版面“短”意识,对党报特别是省委机关报的要闻版而言,仍是一个重大课题。(一)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党报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如何保持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积极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党报、尤其是担当其“龙头”的要闻版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业空前繁荣,但…  相似文献   

2.
时下“三旧新闻”充斥一些党报,弱化和损害党的新闻舆论,误导读者,污染舆论环境,损害被宣传者形象,大有革除的必要。 何为:“三旧新闻”? 一、沿用旧观念宣传新事物。党的十六大后,党报上屡见关于某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  相似文献   

3.
较长一段时期,报纸上那种“叫座”的“花边消息”,似乎一直只属于晚报类报纸。在提倡党报亟须“三贴近”的今天,实在有必要让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在党报版面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人看来,地市党报以正面报道为主,舆论监督是“弱项”,难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只要用心策划,精心运作,地市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亦能大有作为,赢得读者的认可。 加快新闻改革,以“三贴近”为指导,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边,积极关注民情民生,反映民众疾苦和呼声,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提高地市党报的地位和影响力。最近,通过本报舆论的引导,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黄州东郊路北端“还路于民”,是地市党报舆论监督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实现“三贴近”?《哈密报》根据党委机关报自身的特点和所承担的任务,强调既要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又要渗透现代办报意识:在改革中增强党报的新闻性、突出贴近性、强化可读性,并用这“三性”来统揽《哈密报》的版面,将《哈密报》办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高度决定影响力”、“丢大石头起大波澜”……作为肩负着领唱主流舆论重任的党报,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主流新闻,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笔者以为,问题破解的关键是求新思变,从视觉传播形式入手,重祭主流新闻改革大旗,坚持在包装方式与报道内容的融合创新中做优做活主流新闻,以创造性的差异化优势重塑党报的竞争强势。本文拟通过对主流新闻操作个案的具体分析,探究“细节化包装”的版面操作路径,探讨省级党报主流新闻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度决定影响力”、“丢大石头起大波澜”……作为肩负着领唱主流舆论重任的党报,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主流新闻,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笔以为,问题破解的关键是求新思变,从视觉传播形式入手,重祭主流新闻改革大旗,坚持在包装方式与报道内容的融合创新中做优做活主流新闻,以创造性的差异化优势重塑党报的竞争强势。本拟通过对主流新闻操作个案的具体分析,探究“细节化包装”的版面操作路径,探讨省级党报主流新闻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9.
如何壮大主流舆论,提高引导能力?我们在办报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必须正确把握三个原则,着力解决党报“党性”弱化、内容“虚化”、“宣传味”浓、“新闻度”低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晋 《新闻实践》2010,(1):27-29
在党报的新闻改革中,要闻版的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按照传统的主流做法,头版及其后的头几版,常被冠之“要闻”或“综合要闻”的版名。这些版块主要以发表政务新闻或本地新闻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党报是按这种传统的做法去操作的,不仅在稿件取舍上,而且在版面位置上,甚至字体大小,都自下而上地层层套用。这种现象也被业内称之为唯上模仿的“套娃现象”。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发展新闻网站,如今已成为众多地市级党报的共识。但怎么样才能使新闻网站得到更快发展,如何更好发挥新闻网站的作用,对此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阶段,党报的优势依然明显,而很多新闻网站才刚刚起步。因此,如果能够借党报的优势宣传新闻网站,进而借新闻网站的优势提升党报的影响力,相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寻找新闻与宣传价值的契合点 与生活类、都市类纸质媒介的不同,党报要讲政治,这让党报常常只顾“讲道理”,其内容宣传价值有余,而新闻价值欠缺,而理想的党报新闻需要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当中的契合点越大,“新闻纸”的含命量就越高。分析党报“讲政治”的内容,不难发现,“关注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期待的。因而关注民生的议题具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宏观策划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常规的、平庸的报道上,就谈不上新闻策划。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灵魂,而且要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上。新闻报道宏观策划如何创新是摆在地市党报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宏观策划的创新要遵循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我想:九九归一,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解决得好,“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也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媒体创新”搞不好,“党报特色”也保持不了。因此我想就新闻队伍的建设——人的问题做一个发言。题目是《“一重三有”论》。  相似文献   

15.
当下,随着报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民生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新闻成了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民生新闻也成了报纸占领市场,争取读者,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最重砝码,党报如何才能做好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我们须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16.
地方党报作者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地方的主流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如何实现“三贴近”?本文认为,只有地方党委和政府,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和众多新闻从业人员携手联动,齐心协力,才能使地方党报的新闻报道有效地实现“三贴近”,并使这种“三贴近”呈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态势,“三贴近”要求明确,但知易行难,“三贴近”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上述四个方面携手共进,艰苦努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冯余冬 《新闻界》2004,(1):55-5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一代重要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遵循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吸引力、提高报道效果的根本途径。毫无疑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必须走“三贴近”之路。同样,作为“旗帜和灵魂”,党报尤其是市级党报的新闻言论,也应该紧扣“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媒介市场竞争中,党委机关报,尤其是省级党报显得竞争乏力,有些甚至陷入了生存困境。省级党报陷入生存困境,原因固然很多,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省级党报新闻宣传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受众信任度降低,应该是重要原因。党委机关报“脱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张扬自身优势,尽快提高办报质量,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办出省级党报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增强党报独特的权威性和吸引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现“三贴近”,是党报人始终思考的课题。但长期以来,许多报纸往往陷于“新闻贴近胜过服务贴近”的误区,造成事实上的贴近非近、优势非优、特色非特。我们从实践中感到,要将理论上的“贴近优势”化为党报的现实优势,必须强化报纸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党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闻传媒。客观地说,在现实条件下,尽管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纷起,但党报仍然是新闻传媒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说党报已经被边缘化了,这并不合乎客观事实,或者并没有完整地反映关于党报的全部现实状况。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犹在。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党报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处境比较艰难,危机感有所加剧,来自市场、受众和媒介竞争的压力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党报毫无疑问应当继续发挥引领新闻传媒和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