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一切流动流体的流动条件,都必定是由压强差的因素或压强差的条件引成的。 2、一切流动流体的流动规律,都必定是压强差大的地方流速大,压强差小的地方流速小,压强差的因素消失,流体的流动就停止。 3、一切流动流体的流动速度,都必定是随着压强差的大小变换而改变的。 一切流动的液体,一切流动的气体,一切在液体或气体里流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上,没有新的探索,就没有新的发现。没有新的认识,就没有创新理论、没有新的变革,就没有新的进步。 现代流体力学,流动流体的压强和速度的关系:流体压强大的地方流速小,流体压强小的地方流速大,或流体的流速增大时,流体的压强就减小,流体的流速减小时,流体的压强就增大。以铝粉实  相似文献   

3.
如图在一根有机玻璃管AB上接一根斜管CD,一根稠带穿过B、C后,两端缝合成一闭合稠带圈。如果在A端用吹风机吹气,稠带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答:当吹风机吹气时,绸带会从B口出、C口进,不停地循环流动。根据伯努利“流体的速度大压强小,速度小压强大”原理。当吹风机吹气时,AB管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CD管内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在CD管内的空气会向AB管内流动,所以稠带会随着空  相似文献   

4.
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流体力学是一项近代基础科学。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是流动流体。把流动流体的普遍性、客观现象和客观现实的流动原理、流动规律总结归纳或概括起来,就构成为流体力学的定律。  相似文献   

5.
应用原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空气在进气道的流量是一定的,但是由于截面的缩小,会使气体流速变大,这就是连续性方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出的伯努利方程则说明了流入流管两端面的能量差等于流体功的增加量,它直观的展示了流体速度大时动压大,静压小。因为最初的进气面积大,进气量大,所以在进气道缩小后,气体流速大幅增加,再加之高速飞行的飞行器速度大,使进入的气体流速本来就大,再加之气体的压缩,以至增压增速,会使压缩的气体在燃烧室内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与压强,最终使燃气喷射而出,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杂志上发表了宋广庆先生的一系列文章[1]“流动流体的压强差与速度的关系”,载1999年第11期;[2]“飞机升力的创新理论”,载2000年第2期;[3]“流体力学的创新实验”(之一),载2000年第3期;[4]“流体力学的创新实验”(之二、之三),载2000年第5期;[5]“流体力学与流动物体”,载2000年第8期;[6]“流体力学的铝粉实验”,载2000年第11期;[7]“流体力学与理想流体”,载2001年第9期。这  相似文献   

7.
压强、浮力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通过较有趣味的实验来展示或说明压强、浮力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流体力学的创新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聂尔.柏努利(1700-1783年),他是一位意大利的科学家,当时他任沙皇俄国的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流动流体的压强和速度的关系——柏努利定律,是它在1726年创立起来的。柏努利定律自从创立以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直获得世界各国物理界、科学界、教育界的学者、专家、教授们的一致公认、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丹尼尔·伯努利(1700~1782)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医学家。伯努利的贡献涉及到医学、力学、数学,而以流体动力学为最著名。流体动力学这个学科就是由他命名的。1738年,伯努利出版了《流体动力学》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伯努利方程。由方程可以推知,随着流体的流速增加,其压力减少。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  相似文献   

10.
怎样更简单地解释飞机(机翼)升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流体动力学中对机翼升力的探讨,现代世界上最闻名、学术上最具权威的科学家有:美国的R瑞斯尼克,D哈里德的动升力——机翼升力的论述、德国的L普郎特对于机翼升力的理论以及前苏联,库塔·儒可夫斯基对于机翼升力的定理。概括起来说,他们都是运用流体动力学的伯努利定律,伯努利方程,借助于流体的流线疏密与流体的流速大小的关系,流体的流速大小与流体的压强大小的关系,作为机翼升力的论证依据:飞机在高空中作水平飞行时,由于机翼的上表面为拱弧形状,而拱弧形状表面附近气流的流线密,流线密的地方被证明流体的流速大,流体流速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读者互动     
读者答读者2007年第09期陈扬读者问:火为什么总是向上的,在太空中是否也会这样?火加热了周围的空气,由于热空气密度较冷空气小,所以热空气上升,根据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则小,火上方空气压强小,形成空气对流,所以火是向上的。当然,这要在空气受重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在太空中,没有重力,如果能燃起一团火,那么也会因为空气不对流而熄灭。  相似文献   

12.
彭瑞良 《今日科苑》2009,(12):57-57
经过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在大气压强作用下的液体压强,等于由液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加上液体表面的大气压强之和。此液体压强理论推广:在大气压强作用下的固体表面压强,等于除大气以外的其它外力产生的压强、加上固体表面的大气压强之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浅显的记住伯努利原理理论关系,缺少对实际应用的认识。本篇文章结合伯努利方程,简单分析伯努利原理在生活中的几个实际应用的原理,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注意和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流体力学的创新实验之一的A、B、C实验证明:在水平流管作上、中、下升降变化时,流体的流速不随着压强水柱的升降变换而变化。创新实验之二的A、B、C,也是利用同一实验器具,同一实验条件,所不同的实验方式,在于水平流管的出水口(H_b)可以作上、中、下的升降变化。其水平流管和后部供水水柜的(H_a)水平面不变。当水平流管的出水口(H_b)上升时,即由实验A转变为实验B,水平流管的上部  相似文献   

15.
刘闯  芮刚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102-102
喘振的产生与流体机械和管道的特性有关,管道系统的容量越大,则喘振越强,频率越低。流体机械的喘振会破坏机器内部介质的流动规律性,产生机械噪声,引起工作部件的强烈振动,加速轴承和密封的损坏。一旦喘振引起管道、机器及其基础共振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为防止喘振,必须使流体机械在喘振区之外运转。在压缩机中,通常采用最小流量式、流量-转速控制式或流量-压力差控制式防喘振调节系统。本文主要阐述发动机消喘系统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课为例,将概念图引入到物理复习课堂中,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了错综复杂的压强相关概念,清晰地标明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备了薄膜太阳电池用金属Mo背电极。用场发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四探针测试仪研究了溅射压强对薄膜的成膜速率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电阻率较高,薄膜与衬底附着性能较好。随溅射压强减小,制备的薄膜电阻率降低,与衬底附着性较差。溅射过程中,改变溅射压强制备的双层Mo薄膜,能同时达到具有良好附着性和较低电阻率的要求,更适合做薄膜太阳电池背电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管道流体测速测量也越来越重要。通过毕托管微压计测量管道内流体的流速或流量是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其测量原理可靠,仪器耐用,所以应用较为普遍。本文首先介绍了毕托管测速的基本原理,即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测速技术,其次基于传统的毕托管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其可测量同一管道同一截面不同位置处的测点流速,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验更形象的给予论证,从而加深理解与运用毕托管测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9)
本文提出了升力来自于流体的膨胀与压缩的理论,间接地批判了用伯努利定律解释升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解答     
为什么改变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沸点? ——江西省广丰县广丰中学 杨红东 沸点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而分子的动能比较小,无法摆脱引力的束缚,所以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使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沸腾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互相摆脱束缚,从液体表面逃离,成为一个个的气态分子。大气压强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捂着液体的表面,不让分子轻易地跑出来。气压越高,液体沸腾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所以就需要把它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让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才能跑出去,这样液体的沸点就升高了。气压小时,分子逃逸需要的能量少,沸点就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