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穆论读书     
钱穆有关读书的论述主要包括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思想特色在于:第一,融读书治学与修养德性为一炉;第二,集时代性与永恒性于一身。在复兴中国文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时代,钱穆基于中国学术传统与自身学术实践的读书建议值得当今学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
事有所成,须学有所成。要学有所成,在读书中有新的收获,学习方法极为重要。质疑是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也是古今中外学者公认的治学经验。学贵有疑,这是明朝人陈献章推崇的观点。他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记者还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选择书籍的想法和方式有何变化?随经济体制改革而来的汹涌的商潮,市场的喧闹,是否搅乱了记者书桌上的宁静?我们试图从几位中青年记者对以下问题的回复中寻找答案。 1、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2、你选择所读书籍的标准是什么? 3、请你对最近所读书籍作一简要评述。 4、你是买书还是借书读? 5、你是否逛书摊儿、报摊儿? 6、你一般一个月进几次图书馆、阅览室? 7、当记者以来你读书偏重哪一类?为什么? 8、对你干好记者工作影响较大的书有哪些? 9、你订哪几种报刊?常读哪几种报刊? 10、请你对记者读书,如读什么书、怎样读等提几点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4,(9):11-13
本书是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多场精华演讲、报告的讲稿合集。全书分为读书治学、地方人物、以史为鉴三大篇章,共十四篇。本书中,作为史学家,阎先生将多年来致力清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化的语言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对清代有一个客观、完整的了解,拓宽了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八十岁的老者,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治学的心得,以及为人处世的经验精粹出来分享给大众,以期对普通读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和裨益。  相似文献   

5.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藏书、读书与治学的关系 ,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崇尚藏书 ,但不是单纯为收藏和鉴赏而藏 ,更主要的是为读书人提供便利。读书也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而是为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读书苦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8.
读书苦乐     
杨绛  兆龙 《出版参考》2005,(1):23-23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9.
“十目一行”读书法 清代学者阮元读书治学甚勤,曾示:“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道出其读书的诀窍。他主张对一般性的书,可以粗看略看,而对重要的典籍则要精研细读。  相似文献   

10.
好读书、读好书与会读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览群书是好事,问题的关键是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古今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总结出读者不仅要好读书,也要读好书,更要会读书,学以则用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1.
读书永恒的主题──《当代百家话读书》评介读书与生命同在著名作家、政治家李尔重以“读书与生命同在”为题,畅述他在戎马生涯中,在百忙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个爱书人,但爱书人不等于会读书。李尔重的读书经历告诉了我们,由爱读书到会读书,有...  相似文献   

12.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藏书、读书与著述中度过的。论述了其藏书来源与归宿,分析阐释了其读书内容与治学方法,介绍了其著述及版本。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通晓古今、知识渊博的学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繁忙工作中,他几十年如一日,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坚持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毛泽东同志常说:读书治学没有什么捷径和不费气力的窍门,就是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勤奋刻苦.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曹禺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进行了简介,着重展示了曹禺通过利用图书馆读书、学习和创作的经历,并探寻他从读书中所悟出的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福     
昨日读报,读到两则关于读书的消息,忽然在脑际蹦出一个挺特别的词:读书是福。这个“灵感”使我感到兴奋。《北京日报》上的消息说,在书市上,一个学生对卖书的人说:你看有什么好书给我挑150元的,不管什么书,只要有气派就行。原来他是一个司机的儿子,他们家新分了房子,父亲购置了书橱,但家里没有书,他父  相似文献   

16.
南振中同志担任新华社记者以来,写了不少好的报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习、采访和写作的经验。凡听到他讲课的人,都为他的勤奋读书、积累知识的精神和方法所折服。他认为:为什么人们把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叫做“记者”?顾名思义,大概跟“记”字含有“记录”、“记载”之意有关,新闻记者离不开“记”。许多记者都很重视笔记本,并把它看做是无价之宝,记者的笔记本主要记些什么东西呢?南振中例举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士·赖斯顿描  相似文献   

17.
读书随想     
每逢空暇,必去图书馆坐一会。阅览室里静悄悄的,书刊杂志可随意翻阅,赏心悦目。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渐渐地,从书中也悟出一些道理来:书是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人间第一本书的诞生是文明与野蛮的界限,是一次历史的飞跃。人在世上来去匆匆,有做不完的事,有追逐不完的利欲功名,还是静下来读点书好,避开尘嚣,撇开浮躁。因为在人的一切行为中,什么最美?读书最美。书展开了,心灵的太阳升起来了,整个灵魂因为渴求知识而变得丰满而光亮。清代有位张心齐先生,他把读书这件事随着人生的进展,分成三个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  相似文献   

18.
廖沫沙的读书方法廖沫沙长期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杂文作家。他一生勤于读书,曾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倘使没有书在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能不能活下去。”他在工作中长期坚持读书,学以致用,为用而学,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把记者分为读书的记者与不读书的记者,是不是有点僵硬有点勉强有点生拉硬拽?记者自然是识文断字知书达理至少是无所不通的大秀才,怎么还有不读书的? 有。我说不但有,而且还占了相当的比例,而且还有发展的趋势。我知道有的记者一年到头不进一次书店不买一本书,还知道有的记者碰到一起就侃大山搓麻将通报哪天有个饭局打听哪个会议有“戏”,如果某记者在这个场合介绍说哪儿正在办书展或者图书馆来了一本什么好书,那么马上会被认定是故作高雅是装模作样,于是彼此间自然拉开了距离。记得多年  相似文献   

20.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