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它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而且贴近生活、诙谐而形象。谐音双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且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认知语言学语音隐喻的角度对歇后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分析,可以找到理解谐音双关歇后语的新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中歇后语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主要讨论歇后语的隐喻类别和认知机制。歇后语是一个隐喻的宝库,其使用的隐喻类别多样,主要有语音隐喻、拟形隐喻、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其认知机制涉及到了人的经验、注意角度、突显程度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双关既是修辞,也是人类的认知方式。选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关,运用隐喻认知理论,从语音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一词多义的角度对其双关的认知特点进行考察,认为剧中语音双关的理解是基于双关词语的语音相似性而产生的"跨域映射"过程,语义双关的理解是听众或读者心理空间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佳 《文教资料》2011,(2):47-48
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语义建构方式,成为汉语语汇中极具特色的成员,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加了汉语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语义构成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使用隐喻理论解释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语义构建过程,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为汉语俗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的语言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交流中使用歇后语能使交流幽默生动、委婉明了。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解读三类汉语歇后语—谐音歇后语、双关歇后语、省略歇后语,直译、意译和套用习语以及意译加注是比较实用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语言学阵营中,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视。时间型歇后语为歇后语中以时间来隐喻世事人情的一种特殊歇后语。通过ECM的理论框架,能全面地分析时间型歇后语。  相似文献   

7.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本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往关于歇后语的研究已然硕果累累,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歇后语的产生、类型、结构关系、特征以及修辞等角度进行描写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的理论的引入,也有一些学者从认知、理据、隐喻和概念整合等角度来尝试进行解释性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分析新歇后语在表达方式、语义、结构、构成成分方面的一些新特点,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新产生的歇后语与旧歇后语的不同之处,进而达到明晰新歇后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何新的特点的目的,并且就产生的新歇后语浅谈其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9.
“春”的本义是“春季”、“春天”,在漫长的语言演变过程中,“春”的语义发生了转移,衍生出了许多其它含义,语义转移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但其内在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认知思维在起作用。作为基本认知手段的隐喻和转喻是语义构建的主要手段,“春”的语义发展变化过程中,隐喻和转喻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式歇后语Tom Swifty与歇后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双关幽默,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语言表达方式:Tom Swifty.两者在语法结构、语义建构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有很多相同的特性.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比较两者,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自然语言的共性.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歇后语完全对应的语言形式,"英语歇后语"的提法是不严谨的.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注释学的观察角度审视汉语语汇中的歇后语,揭示歇后语的语面义和引申义,分析引申义的实现手段,强调歇后语的释义不能忽视其语面义,肯定语面义在歇后语表义中的特殊作用,讨论歇后语释义的语言学表述,探究“指”“形容”“比喻”等释义术语混用的根由,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的结构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勤 《天中学刊》2001,16(3):56-59
歇后语有外在表层结构和内在深层结构,其内在深层结构才是歇后语安身立命之点,构成歇后内在深层结构的前后两部分是矛盾统一体,两者有“同”有“异”。“同”与“异”科学地结合于一体,才构成规范化的歇后语,无“异”不能使歇后语既形象,生动,风越又表达一定的意义,无“同”则不能使其前后两部分合乎逻辑和谐地统一起来,有无“同”是鉴别是否是规范化歇后语的试金石,不合深层构造规律的歇后语是不规范的歇后语,应该沟汰。  相似文献   

13.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异化在英译歇后语中有积极作用。异化的翻译方法——直译加注释应该提倡。  相似文献   

14.
河湟地区的歇后语主要有喻意、谐音和故事等三种类型,其歇后语中也存留着大量的河湟方言,使得这一地区的歇后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山寨"语义非常丰富,可适用于诸多语境,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和重要的语义理据,在"山寨"语义衍生与泛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隐喻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山寨"语义泛化的路径,并对"山寨"语义、构词方式、词性及感情色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义双关是依据词的多义性生成的,词的不同义项相继出现,促成了语义双关双重语境的形成和"言外之意"的显现。而双重语境下,对语义双关"言外之意"的把握,需要追本溯源回归到双关语中词的义项上来,立足于词固有的多义和词的同音同形异义特征,通过对"词义复现"现象的解析,可以实现对语义双关的最佳解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摘了《忻州歇后语词典》中有代表性的方言歇后语共72条,刊登出来以就教于方言学家。  相似文献   

18.
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目的理论下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分析了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在纪实翻译策略下,歇后语的英译可分为直译和直译加注释;在工具翻译策略下,可分为套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19.
陆燕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2):112-115
隐喻是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的一种比喻,创造和运用隐喻,不是单纯的语言修辞,而是人类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类意义表达体系的重新建构。隐喻的翻译,应该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将隐喻作为一个传递的文化符号,是从文化上对原文喻源进行重新诠释的意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