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心理学理论到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发展的理论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心理学理论到理论心理学的转变,既是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学科不断完善的标志。理论心理学的兴起不仅表明了心理学理论更迭时代的结束,更预示着学科统一的到来。要想科学地建构理论心理学体系,务必做到:(1)实体理论与元的有机结合;(2)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心理学家;(3)整合“后现代”思潮。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心理学是元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社会纷繁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给环境心理学提出了时代要求,拓展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问题和空间,也使得环境心理学需要在学科职能、理论建构、方法论和重要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反思和发展,以实现环境心理学维护人与环境的和谐,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教学心理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育心理学分离出来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教学改革的需求,教育心理学学科的拓展,教学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邻近学科的影响与推动等;展望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将会在研究方法,研究的本土化、系统化、综合化以及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理论心理学的界定与厘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论心理学是一门非经验学科,传统上,正是由于它的非经验性质而一直受到排斥,随着经济实证原则的动摇,理论心理学开始复兴。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元理论是心理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实体则是研究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辩的方法。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理论心理学的作用是:1、具有提出似设或作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2、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3、具有抽象和综合功能。对于心理学这样一个破碎和分裂的学科来说,整体理论框架的探讨应先于实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困难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使用Endnote的文献管理与分析功能、CNKI的学科类别分组功能以及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的现状:(1)成果总量不多,2000年以后出现增长趋势;(2)尚未出现特定的“研究中心”,包括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集中发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或出版单位等;(3)出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多(约占成果总数的1/3),其他学科类别依次为医学、社会学及统计学、医疗卫生政策与法律、教育与管理等;(4)研究对象集中于“老年人”和“青少年”两个群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干预问题;(5)主要采用测量和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对社区实践的卷入不深.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的发展面临三重阻力:(1)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造成公民(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社区意识的普遍淡漠,致使社区心理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域;(2)心理学家普遍重视理论研究,对参与社会实践较少兴趣和经验;(3)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心理禁锢.社区心理学在中国同时也面临发展机遇:首先,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政府和社会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需求为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其次,大型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行动研究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第三,心理学学科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运动心理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较为年轻的分支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心理学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要。运动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和移植了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众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运动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这篇论文主要就当代运动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既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又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学科体系,基础理论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全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智力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的本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的影响下,智力研究及其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取向:即由狭隘单维向宽泛多维,由纯粹智力向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关注生物制约性、强调生态效度的智力观演进。社会和时代需求以及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是促使智力研究及理论发展的外部动因,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智力研究自身逻辑的发展是内在动因。新兴的智力研究及理论启发人们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评价观,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加强大脑早期开发等,对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来智力理论及研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寻找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同时保持心理学立场,吸收西方思想建构中国本土的智力理论,从“大智力观”着手进行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依次回答了理论是什么、心理学理论是什么、理论心理学是什么等三个问题,认为理论是事物规律的概括,心理学理论是心理规律的定格,理论心理学以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然后,顺理成章地对中国理论心理学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肯定潘菽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创建者,其《心理学简札》是该学科的首部著作;还介绍了几代学者对如何发展中国理论心理学的主张。最后,从中国理论心理学必须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立场出发,就发展途径问题提出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今学术界,“意象”一语极为流行,但表意却极不一致,给后学带来许多理解上的困惑。根据意象范畴的使用情况和理论价值,从诗学、艺心理学与美学、化学与艺学三大学科领域的角度,对“意象”的表义和理论范畴定位进行分析可知,“意象”具有多元化的内涵系统和外延领域,在不同学科语域下有不同的意义指向,在同一学科中的表义也是多样化的,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融入了蔚为壮观的“维果茨基现象”。他提出了与西方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思想,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宝库,广泛影响了心理学发展的众多领域;激发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促进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迁入并影响了后现代心理学,从工具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启发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孕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科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形成—隐退—复兴的曲折历程。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在知识的习得、保存、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为学科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识”这一概念也就成了了解当代学科心理的钥匙。展望学科心理学的未来,我们还要在心理学理论、学生和教师的能力与动机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作为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对心理科学学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核心或中枢作用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应尊为“百术之首”;“心与生命同义”是梁漱溟的心理实质观;发生的研究法、独知法和物观法是梁漱溟理论中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辅助研究方法有返求事实法、东西比较法、注重考据法等。  相似文献   

14.
黄立水 《考试周刊》2011,(7):156-157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当今社会越来越来重视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理论受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影响,追求个别化教学设计,摇摆于“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之间,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图融合与互补“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历史和现实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的启示在于:引进学习理论时要对民族、文化和地域等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修正;与多学科、多流派,尤其是与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和流派的理论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6.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他以前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合,建构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都是整合的.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是一种“星丛观”,即坚持“有差别的统一”,也就意味着心理学的整合是一种多元的整合,而不是一元的整合.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对当前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启示表现为:树立大心理学观;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大整合;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面向生活世界,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社会学传入中国,调查之风在各地兴起。中国早期的调查大多集中在社会状况与自然资源等客观领域,今日研究者也主要关注这一层面。然而,有可能是西学东渐发展初期学科边界不明导致内涵延伸,“社会调查”被拓展至社会心理等主观领域。与此同步,心理学被移植到中国,并在早期心理学家努力下,中国心理学获得长足发展。由于社会学重视调查,所运用的统计学方法为民调学者采纳,心理学注重测验,致力于探求社会及个人的心理及意愿,“调查”与“测验”结合,加之近代国人对已在国外流行的民调价值与方法论的认识接纳,民意调查在中国的兴起遂完成了起码的学术铺垫与学科预备。  相似文献   

18.
谦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它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隐藏和回避自身优势或成功的态度与行为.谦虚测量代表性工具是Whetstone的《谦虚反应量表》.谦虚的研究涉及谦虚观念及行为、影响因素、跨文化及应用等领域,构建理论框架、发展测量技术、拓展相关研究以及本土化建设等是未来研究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和区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的母体是跨文化心理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个体或群体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下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获得文化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意义。区域心理学是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系统的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较大,不同历史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生态区域生活的民众在文化社会心理方面形成了很大差异,研究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和区域心理学是心理学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心理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在探索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规律,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心理学却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德国的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虽然,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可是它充满了活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应用给予人类巨大的财富。在今天,心理学称为最为普遍的应用学科之一,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增加入类对自身的了解,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