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教育需要构建一个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机构,治理方式由传统的内部垂直式管理向现代的开放横向式治理转变。推进的重点是引入社会参与治理的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治理的热情,提升教育治理的有效性。教育督导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闭环中具有既相对分离又协调运转的地位优势,应该发挥其在行政监督和社会公众参与教育治理中的枢纽作用,体现科学性和权威性,为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承担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学院治理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流砥柱,参与学院治理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A大学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治理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动力不足、治理文化缺失是大学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完善的学院治理制度体系,优化学院治理组织结构与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动力,营造协同共治的治理文化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在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受限于一元制治理主体、双子科层化治理结构、"大行政、小学术"的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和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等问题的束缚,使高校陷入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主动性不高、固化科层组织影响效率提升、创造力受制于行政权力、发展特色不彰等困境.为此,高校要从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治理主体、科学设置治理结构等方面,构建地方行业特色大学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强 《四川教育》2020,(13):23-2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从宏观层面看,治理体系的结构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从微观层面看,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治理工作和治理体系建构,近年来,学校积极思考和探索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重构学校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费红辉  吴进 《成人教育》2022,44(3):20-25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格局。社区教育是城镇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主动作为的实然依据和必然趋势。一方面,社区教育从组织、群体、个体、社会层面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管理与共治,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融入社区治理,拓展和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进而使社区教育更加契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乡村治理正处于"解构—重建"的多重挑战与结构性矛盾之中,客观上要求政府与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新范式。文章基于组织行为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视角,探析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民主政治——由认识关联走向利益趋同;经济发展——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日渐解体,"乡风文明"正在重塑;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差序化共存。农民合作社与乡村自身不仅在治理特征、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且农村合作社在盘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盘活参与动力——重建乡村治理权威、盘活治理资源——重构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多元共治"模式的现实约束,通过以人为本——夯实治理基础,主体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赋权组织——寻求法律制度支撑,外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等策略,建构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有效的"多元共治"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教育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它呈现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态。教育治理的直接目标是善治,即"好治理";最终目标是"好教育",即建立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教育新格局。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是推进教育治理的关键,其核心是通过分权和集权两种方式调整优化共治主体的权责关系,解决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不够、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政府宏观管理能力不足、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治理是新时代我国大学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治理效率的提升是实现更高水平大学治理的关键所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逻辑、知识本位的学术逻辑、服务社会的市场逻辑和革新发展的历史逻辑等多重驱动下,生成了大学治理效率提升的现实论题。提升大学治理效率,需以培育现代化大学治理思维模式为前提条件,培育过程性、整体性、多元式、文化性思维;以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化大学治理结构为变革核心,构建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教授治学、学生民主参与、政府引导和监督、市场机制调节的多元治理结构;以加强大学治理制度设计为基本保障,全面加强大学治理法律体系、大学章程、大学内部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进城流动商贩治理是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项复杂课题。自古以来,商贩一直活跃在城市经济体系之中,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治理范式。商贩存在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理性,成为制订商贩治理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新时代社会治理主张的共建、共治、共享维度,本文提出在进城流动商贩治理领域采取制度控制、组织控制、自我控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全国教育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研讨成果进行综述。与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认为,为实现"以共治求善治"的现代教育治理价值目标,需要构建和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明确政府、学校、社会职能。政府要转变职能,扩大学校自主权;社会要参与办学,形成各方联动机制;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体系,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中,为更有效地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彰显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效用,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三治结合”的统一领导机制、学习教育宣传机制、主辅共治机制和协商协调机制等建设,积极增强乡村治理主体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落实在行政治理上,创新行政治理是新时代的任务。本文从治理理论着手,阐述在善治、法治、共治三个维度的行政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公共伦理价值,但也给基层政府治理带来诸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系统化,构建基层行政伦理组织体系促进基层数字治理的规范发展,加强对数字治理伦理教育营造良好数字治理氛围,发挥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综合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王坚  吴朦朦 《大学教育》2023,(18):18-22
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水平,探索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文章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民办高校的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民办高校治理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往往存在外部治理主体多以政府为主、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且现实中容易被其自身及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和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管理、监督、评估、支持等职能;社会团体参与治理需制度保障、高校认可及增强自身权益意识;民办高校要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分配内部责权利,完善内部治理主体的权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15.
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向度,有效的家校合作则是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传统的家校合作以“共育”为基础,存在认知、价值、层次、能力四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制约了家校合作的成效。教育治理理念为新时代家校合作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从“共治”视角创新家校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浙江省舟山市注重通过家校合作创新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结形成了“依托制度建设,强化学校的家校共治意识;依托机构创新,保障家长的学校治理权利;依托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共治能力;依托课程共建,深化家长的治理参与程度;依托教育研究,梳理家校共治的校本经验”等维度的教育治理经验——“舟山经验”。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印度教育的名片。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治理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治理变革在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高等教育治理进程的核心即不同利益相关者权力结构的演变。在经历殖民控制、集权管理、逐步分权和多元共治的四次变革后,印度高等教育最终形成了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其治理结构由外部(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和内部(大学自治)两部分构成,契合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本质要求。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逻辑回答了治理的起点、内容和目标等问题。大学"自治"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多元"共治"是治理的逻辑核心,通过多元"共治"走向教育"善治"则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演进、突出问题与改革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进 《教育与职业》2019,(18):17-23
总结梳理我国职教集团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有序探索、逐步推进为表征的萌发探索期,以政府引导、政策规范为依托的规模扩张期,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内涵提升期.从以上发展脉络可见,职教集团化办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然而,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仍然面临着制度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参与主体的态度"冷热不均"、机制构建缺乏创新与突破、治理结果陷入"集而不团、团而无力"的状态等诸多突出问题.新时期深化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应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支持体系,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完善政府参与以及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组织、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高级过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面临机遇与挑战,亟须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制度困境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让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我校按照国家禁毒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禁毒委《2020年全省禁毒工作要点》以及甘肃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共青团甘肃省委《关于组织开展高校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禁毒工作,切实履行禁毒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毒品知识、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建立健全禁毒责任体系,举办禁毒知识讲座、广泛开展禁毒社会服务,组织大学生实名关注禁毒微信微博、参加禁毒知识网络答题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即在治理过程中关注核心利益相关者——大学生的真实诉求.面对当前高校内部治理信息公开不足、参与机制缺失、主体自觉缺位、学生组织离场等现实困境,探索信息透明与制度完善相济、外生动力与主体自觉耦合、线上平台与线下参与结合的有效路径,从而激发大学生共治活力,提升高校内部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