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对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校名数量、地域布局、招生单位属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单位区域布局、单位类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教育质量处于不均衡状态,要注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平等,尤其是起点公平;要注重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和谐发展;注重体育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注重单科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优劣互补,促进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生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学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等从培养单位、培养方案等方面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较为雷同;培养目标的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导师负责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建议:各培养单位应积极开拓思路、总结经验,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按照体育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制定培养目标;逐步建立由导师组协作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汉升 《体育科学》2007,27(9):3-2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回顾新中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总结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阐述建国 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收集整理全国38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86份培养方案和122所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研究生招生信息进行比较详细的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招生规模、学科分布、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学位论文状况以及导师队伍建设,探讨其现状及其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 4个方面对 21世纪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回顾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从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及学制与培养方式等方面深入剖析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已初具规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各具特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呈现出多样性,课程学分体现差异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逐渐程序化和规范化,采取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隐名评审和预答辩等方式对博士论文进行质量监控;导师制、外聘制、联合培养等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保证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扩散的缘起在于"合法性危机":包括社会与政府两个方面.扩散的显性结果是趋同化,这在体育学博士教育的区域布局、院校分布、学科设置、导师遴选、招生录取等方面均有表现.深刻认识和正确分析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的趋同性,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培  杨俊涛  谭华 《体育学刊》2013,20(1):93-97
采用统计分析法,以2001-2010年我国14个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产生的764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博士学位论文产生的单位、年度和专业等3个维度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反映了我国体育学研究的热点;2)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体现了博士培养单位的学科发展水平;3)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说明了体育学的二级学科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2001年~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育学立项课题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育学课题立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青年研究力量薄弱;立项地区集中化趋势明显,分布严重不均衡;课题承担单位的学科实力决定了立项实力,使立项分化明显;研究更加偏重体育本质的教育价值,缺乏亮点和当今新时代主题。未来学校体育研究可以通过统筹协调规划立项课题的地域和类别分布、搭建全国学校体育研究学术共同体、加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建立学校自身的学校体育科研平台等措施来均衡发展和提升我国学校体育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全国10所具有体育学博士授予权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学位学分与学制、毕业论文要求以及用人单位评价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培养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综合能力,深化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理论层面的革新与实践层面的运作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大跃进"现象入手,分析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管理与质量评估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优化该培养体系提出确保生源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学博士培养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1个体育学博士招生院校的57名在职女性博士生导师的自然特征、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学女博导过度集中于一地一校;4个二级学科人数分布不均;梯队后备人才匮乏;学历和职称较高,7成以上拥有博士学位,且均为教授;4成以上女博导兼任本单位党政工作或有社会兼职;有海外进修经历者较少,不足3成;H指数平均值明显较低,主持国家层面科研项目的仅占半数。评聘条件比较刻板、导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不完善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的现实矛盾,在分析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基础上,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培养类型划分影响因素出发,结合一定的划分原则,把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并讨论了各自的内在特征,以期优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国体育学博士评估的发展历程出发,对美国的体育学博士教育评估体系进行探析,为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研究发现,基于专业的评估组织,不断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美国对体育学博士评估深度聚焦学科质量,以实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为目标。我国的体育学博士评估应主动吸收美国体育学博士评估的经验,从坚持质量导向的评估理念,构建专业的评估组织体系以及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等方面来推动体育学博士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促进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大规模调查、统计、分析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专业的整体数量分布、专业的区域数量分布、专业的科类结构分布、专业的培养规模的发展现状,甄选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设想。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科项目体育立项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1997年~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研究项目资助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学作为新兴的单列学科日益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青睐;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学资助项目数量与资助经费逐年递增;每年申报数量不断增加,申报内容遍及体育学科整个领域,申报单位遍布地域范围逐步扩大;每年立项课题研究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围绕体育发展的实际问题;体育学立项研究为加速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为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胜利召开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本质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从体育的本质、发展趋势、时代任务、体育学的学科特征、研究生教育以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六个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理出发,把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定位为:以体育及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学为学科基础的专业性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研究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时代性教育;推动人类健康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精英性、创新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内涵的认识,指出当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应重点关注研究生缴费及资助政策、导师招生数量的分配和导师选拔研究生的自主权等三个方面,新型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路径要强调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经费问题,探索新型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教育改革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综合运用各类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历程进行回顾,对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实证描述,对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教育改革提出对策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工作和学位工作迅速发展,在体育学教育领域内尽快地实现我们国家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战略目标,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