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历史的发展英国高等教育,历来指大学教育,本世纪六十年代高等教育改制,建立双重结构,高等教育分自治的大学和公立的多科技术学院及教育学院两个部分,大学依旧为一般高等学校所取法,特别是在行政管理、教学体制和导师制度等方面。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以下三个时期: (一)中世纪英国的大学教育英国近代大学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很受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影响,但近代大学的起源及其组织,则应推溯到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的三所大学、即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伦  相似文献   

2.
国外科学史学者发现,自16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科学中心每隔七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转移,至今已经历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与之相对应,我国学者贺国庆认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移,"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策源地,以博洛尼亚等校为代表的大学,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至十七世纪,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到了英国,牛津、剑桥闻名遐尔。18世纪后半期以来,法国率先完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新型的  相似文献   

3.
<正>纵观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德国向传统强国的挑战相呼应。再后来就是美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鹰和马     
小刀 《良师》2011,(5):27-27
都灵大学是意大利一所颇有声望的大学。它的历史甚至比法国的巴黎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要古老,它是由一批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系学生创办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高等教育科学的产生科学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高等教育科学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才产生的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意大利的波隆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现代高等教育 ,已有将近 1 0 0 0年的历史。但是 ,以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的《大学的理想》(1 85 2年 )为发端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却只有 1 5 0年的历史。而真正把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 ,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至今不过五六十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  相似文献   

6.
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而且还出现了作为跨国界、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正是由于欧洲近代大学具有跨文化学习的优良传统,所以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一国际教育思潮自本世纪50年代悄然形成并被国际教育界、学术界、理论界人士逐步认同后,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也开始稳步发展,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几乎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战略。20世纪80年代英国有一个撒切尔时代。英国人把包括教育市场化、教育私有化在内…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我随上海市高校教师管理考察团,赴法国和意大利进行考察。先后访问了法国对外培训交流协会、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和意大利圣彼欧自由大学(Libera Universityof San Pio V)等民间组织、政府机构及高等学校。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国际交流司副司长斯德尔曼(Jean—Richard Cystermann)先生、意大利圣彼欧自由大学校长GiuseppeAcocella、校董事会董事长AntonioN.Augenti教授和翻译系主任FranciscoMatteBon等分别介绍了法国和意大利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尽管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制度差异显著,但几种典型模式,包括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等,不但支撑了各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美、英、法、德四国都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就文化的互通性而言,它们之间比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之间更易相通相融。尽管如此,四国现代大学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与其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独特性,英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别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一、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特色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是首开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先河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全国现有大学88所,其中国立大学54所,私立大学13所,专科学校11所,共有329个系,772个专业。音乐、美术、体育、设计等专业十分有名。 综合性大学是意大利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意大利约有综合性大学64所,共有300多系、专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函授师范学院的函授教育改革周可福,马笑霞一、高师函授教育的现状函授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很多国家已广泛开展了函授高等教育,建立了“开放大学”。凡是希望上大学的人不必经过考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对意大利高等教育实地考察的收获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析,在阐述意大利相关历史变革的基础上,以大学管理体制、教师聘任与管理、学位制度与课程、大学评估为例,分析意大利大学自主性与政府统一管理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法国颁布的《萨瓦里法案》是1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的继承与发展,该法案以大学自治为核心,试图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促进法国大学现代化、民主化和职业化进程.该法案对大学合同制、质量评估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确立,观照了法国大学的本体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筑就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5.
《出国与就业》2008,(4):36-37
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学位制度英国高等教育机构英国高等院校根据其性质、特点和学位授予情况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共有大学90多所,学院123所,高等教育学院50所。英国的大学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16.
走向多元--英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史上,英国高等教育可分"大学"与"非大学"两种类型共11种院校.1992年,34所多科技术学院以及部分其他学院升格为大学,完成了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向一元制的变迁.在英国高校"趋同"大伞下,今天英国呈现出了800多年高等教育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多元模式.借鉴英国高校分类的多样性、自主性、流动性和发展性,我们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高校的"分类与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高等教育与科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大利高等教育与科研韩永进王霆钧意大利是欧洲发展高等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波洛尼亚大学(L′UNIVERSITADEGLISTUDIDIBOLOGNA)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到了19世纪,意大利借鉴法国和德国模式,对大学教育进行...  相似文献   

18.
学术自治一直是现代大学的理想追求 ,也是西方现代大学学术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全面考查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不难看出 ,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实现有其相应的制度环境条件 ,民主法制条件下有限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为大学学术自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因而 ,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制度环境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法国著名大学巴黎大学创建800周年之际,法国大学校长联席会于1998年5月24—25日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题为“面向欧洲大学”的研讨会。法国及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教育部长出席会议,并联合发表声明,表示要加强四国大学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促成大课程和文凭的对等与协调。  相似文献   

20.
英国和意大利大学章程在大学发展、改革和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章程是大学自治的法律基础,是大学治理的制度保障,是大学成员行为的基本规范,同时也是社会监督大学的重要依据,章程体现了不同大学治理模式。我国高校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积极学习借鉴英国、意大利大学章程建设的经验,把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教授治学与民主参与制度建设,同时要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