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坤枚 《资源科学》2000,22(3):47-53
对我国经济(果树,木本粮食、食用油料)林1)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②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珍稀名优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云南省蔬菜种质资源调查研究表明,有珍稀名优蔬菜34种(包括变种、变型或品种),隶属12种21属,其中木本蔬菜2科3属3种,草本蔬菜11科19属31种。本文论述了以上蔬菜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其今后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我国木本饲用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饲用价值良好,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对畜牲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桐庐县山地丘陵分布广泛,低丘缓坡资源丰富,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面临主要矛盾之一。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通过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在保障发展的同时,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充分利用低效难利用土地,构建保建并重的土地利用格局。本文以桐庐县低丘缓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例,分析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文章从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材料、技术、劳动力、产品、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对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必须尽快制定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战略规划,走"平衡、高值、可持续、和谐"的发展路径,并对技术、劳动力、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鄂西宁乡式铁矿的资源现状以便于未来的开发利用。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秦元奎等承担了湖北省国土资源项目“鄂西宁乡式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方向综合评价研究”(编号ETZ2010A02),通过对鄂西宁乡式铁矿的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方向研究,对铁矿开发资源条件和利用技术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鄂西铁矿开发的总体思路、开发模式、矿权管理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泥炭分布极不平衡,而且泥炭质量和开采条件方面差异较大。有埋藏型和裸露型泥炭,储量规模在千至亿吨之间变动,由草本、草本木本、木本泥炭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泥炭。本文将泥炭矿单层平均厚度〉3m视为厚层泥炭矿,进行储量和质量评价,提高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政策     
《华夏星火》2011,(11):5-5
国土部 开发利用坡地资源缓解后备资源不足 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有效国土开发空间严重不足。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未来将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动低丘缓坡地、山地、未利用土地和工矿废弃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缓解我国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在近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环境的恶化也对资源的开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发展更是如此。在近海很多区域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海洋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海洋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发,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前景堪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远离岸边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到深海大洋寻求更多的资源,同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解决相关的科技支撑问题,实现综合管控海洋的目标 。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城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共选择了2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1991年、1994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1997年与1991年相比,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35%和12.23%,若不加以重视,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可持续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文章认为,必须从人口数量控制、用地结构优化、环境污染控制以及增加农业投入等4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戎文慧  李娜  王倩 《现代情报》2004,24(5):117-118
本文论述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中药研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分析了当前中药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方面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于斐 《华夏星火》2021,(1):44-45
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是丰富农产品供给结构、助力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区山区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拓宽食物来源渠道,促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就需要在现在基础上,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邹雅丽 《情报杂志》2003,22(10):49-51
主要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说明商业银行开发和利用客户信息资源的必要性。同时通过考察分析商业银行客户信息资源的特点、商业银行开发利用客户信息资源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论述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客户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信息时代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并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从而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思路,不断深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贫困地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经济基础薄弱、信息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开发利用与管理策略不协调一致、对信息资源开发的认识不够和重视不够。进一步探讨贫困地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国内学者介绍国外信息资源评估成果、我国信息资源评估等方面对国内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规划、构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模型及其实证应用、有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结果是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长江皖江段岸线资源的遥感调查及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久苗 《资源科学》1996,18(3):67-72
本文应用TM卫片、彩虹外航片结合调查与已有资料,对皖江岸线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现状进行了遥感解译与评价,并根据地区经济背景、区位网络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可利用岸线的建议,为今后皖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