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善治体系与"发挥新乡贤作用"等多元背景下,通过认真梳理与阐释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温州实践,重新审视传统善治文化如何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实现创造性转化,这不仅为传统乡村治理体系注入新元素、新动能、新活力,也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性视角.以温州为例,简述新乡贤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分析当下"贤治"面临的问题困境;列举温州通过基层党建、项目谋划、以乡风文明凝聚乡贤正能量,探索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实例,提出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思考,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协同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的时代条件下,新乡贤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加强乡村治理、营造乡贤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着权力重叠、动力不足、法治缺失的现实困境。通过界定权责,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保障利益,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完善法制,提供治理的有力支撑等路径,走出乡村治理困境,推动新乡贤村治工作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3.
乡贤文化厚植于乡村广袤沃土之中,新时代赋予了乡贤文化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新乡贤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性、鲜明的时代性、显著的公益性、独特的示范性等特征,通过以情聚力、成风化俗、协同共治等作用形式,有力地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应该更好地构建新乡贤文化的传播机制、凝聚机制、激励机制等,使之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新乡贤作为地方能人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将新乡贤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中,是建构乡村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基层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和职责难以界定,其参与身份处于模糊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确,权力异化需要防范;权威认可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人情主义色彩浓厚,参与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协同治理视域下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动力,亟须加强党的引领,完善新乡贤治理的规章制度;弘扬新乡贤文化,提升新乡贤的社会威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新乡贤治理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是十八届六中全会讨论的核心议题,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能自上而下高效落实党的精神,关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因此,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一直备受中国政治学者关注。作为全面文明村,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在实践中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吸引具有创新、合作、敬业、执着、诚信等企业家精神品质的外出创业者回乡从事乡村管理工作,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企业家富村与政治家治村相结合、超凡个人魅力与完善的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能人治村道路,实现了村庄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优化的双突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莱州市在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村庄,为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通过这些实践与经验,总结出新时代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必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等启示。  相似文献   

7.
乡村社会治理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十九大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重点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研究和乡村社会治理力提升的路径研究。研究者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三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内涵以及意义、地位和作用,还具体分析了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解决的对策,并进行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研究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阐释;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研究视野有待拓宽、内容有待细化、现实指导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社会美育需求是怎样的?艺术在介入乡村建设的社会美育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通过对中国乡村在物质环境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文化需要分析,呈现出艺术在赋能社会凝聚力、生活文化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重要性。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社会美育可以从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赋能乡村产业化、第三方介入等方面进行,艺术介入乡村的社会美育带给乡民的是共同参与过程中获得的自信心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美的物质和精神生产。  相似文献   

9.
推进体育产业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赋予了体育产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即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体育产业效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和结构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现代化中的双轮驱动,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共同推进了体育产业业态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发展;同时,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挖掘体育产业数据资源深层价值、必须提升体育产业数字治理效能的现实发展要求。以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可通过多主体共助“体育+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数据驱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平台促进体育产业监管规范化、 数字技术推进体育产业供需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一批乡村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认识企业在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角色及其行为,需要结合乡村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因为乡村企业的发展需要嵌入地方社会,通过与其他多元利益主体进行频繁互动以汲取各种生长资源。研究发现,协同共治是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这构成理解企业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行为逻辑的重要理论视角。乡村企业在构建多元复杂关系网络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基层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秩序维持等活动。这既是企业扎根乡村获取声誉、拓展自主发展空间的基本策略,又是其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路径。乡村企业经营行为与治理行为的有机统一,使其能够长期且稳定地协同其他治理主体共同治理农村社会,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战略背景,当代中国社会民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呼唤从“体育管理”到“体育治理”的观念转变与实践落实。就内涵本质而言,体育治理是一种由国家、社会与公民个体构建网格结构、在成熟的制度保障下,通过多元共治和协商民主实现体育善治的国家体育事业运作模式,它是对传统的体育管理模式的合理扬弃与时代超越。  相似文献   

12.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是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内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新动能、探索新途径、培养新能级、创新新局面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创新成果,促进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3.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广东紫金县茶产业为例,运用田野研究方法,探析乡村农业空间的数智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视域下数智乡村建设仍存在数智技术应用环节单一、村民数智素养总体偏低和数智乡村治理路径滞后等现实难题。未来数智化赋能乡村振兴应推进数智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乡村居民数智素养和优化数字乡村治理路径,使数智技术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一懂两爱”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农科背景下国家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一懂两爱”复合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地方涉农高校应紧紧围绕“一懂两爱”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个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两爱”情怀融贯专业课程的思政体系、校企深度融合的“能力递进式”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强化三导师制的“一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实践,构建和完善地方涉农高校农学专业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金融成为拉近城乡距离,保证乡村建设的关键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新时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加细化,对国家政策内容解读更加深入,这就使得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的绿色金融成为当下乡村发展的主要金融支撑,以“创新、协调、共享、开放”的发展思维推动绿色金融融入乡村振兴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绿色金融的全面推进,无法有效维持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的赋能效果,影响乡村金融体系完善,因此要重视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确保绿色金融为乡村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研究生“导学思政”建设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遵循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的现实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厘清数智化和研究生导学思政两个基本概念的内涵,通过对研究生“导学思政”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数智化赋能变化的阐释,明确数智化赋能研究生“导学思政”的本质,分析其实践困境,科学提出“核心圈层—关键圈层—辐射圈层”逐级递进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内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通过外源性拉动动力和内源性推动动力实现,数字技术嵌入体育场馆建设体系、运营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要素体系, 赋能体育场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低碳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体现在运营管理体制不顺畅,理念认知滞后,改造成本过大,智慧化升级模块分散、标准缺乏、人才匮乏等方面。研究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坚持“以人为本”智慧化转型原则、理顺体制机制改革为智慧化转型扫清障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体育场馆智慧化改造运营模式、以“公共体育服务价值偏好”为导向构建体育场馆智慧化评价体系、以国家标准引领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升级、以人才培养为依托提升体育场馆智慧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精英治理还潜存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与村级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对精英治理模式进行全面透彻的认识,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弊端全力克服,才能促使乡村精英治理与村民自治完美融合,从而建设更加和谐民主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0.
宫泽贤治通过其童话作品,对欺凌弱小、互相杀戮的世界以及现实社会的剥削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其批判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其童话作品的分析,剖析了贤治童话作品中对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和近代“文明”的批判,并结合大正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贤治批判精神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