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雅尼斯·迪米特里亚迪斯(Yannis Dimitriadis)教授任职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远程信息技术工程系,兼任信息通讯技术与教学研究中心GSIC/EMIC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五十多项国际国内科研项目,在教育技术顶级期刊发表了八十多篇学术论文,组织了多次学习科学高端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研究方向包括学习设计、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学习分析等。本次访谈着重于介绍学习设计的核心思想,即无论外部学习技术如何变化,“教学法为王”的原则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变。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技术仍需为创新教学服务。从教师角度看,联结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为教师技术创新教学提供了突破口。一方面,学习设计为学习分析提供理论引导,便于教师精准知晓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习分析为优化学习设计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指导,便于教师靶向式更新学习活动设计。践行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双向互动的发展路径,需要建立研究者与教师合作设计机制,引导教师参与学习设计;推进隐性设计知识在学习设计中的应用;关注教师探究学习者学习过程。本次访谈对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为学习发生的方式 ,一直对我们要想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重要启示。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人员提供了各种教学策略以及促进学习的技巧 ,同时也包括策略选择的基础。然而 ,不少教学设计人员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不甚理想。本文旨在让教学设计人员了解三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的相关主张 ,它们为教学规划和实施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每一种学习理论的观点 ,本文按照它对学习过程的特定解释和对教学设计与教育实践的重要启示进行说明。文中讨论的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三种不同观点的比较 ,并说明了这些差异是怎样转化为教学情境中的实践的  相似文献   

3.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为学习发生的方式 ,一直对我们要想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重要启示。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人员提供了各种教学策略以及促进学习的技巧 ,同时也包括策略选择的基础。然而 ,不少教学设计人员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不甚理想。本文旨在让教学设计人员了解三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的相关主张 ,它们为教学规划和实施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每一种学习理论的观点 ,本文按照它对学习过程的特定解释和对教学设计与教育实践的重要启示进行说明。文中讨论的信息给读者提供了三种不同观点的比较 ,并说明了这些差异是怎样转化为教学情境中的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综合模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技术的可移植性增强,移动学习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研究这种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至关重要。该文回顾了当前移动学习在正式或非正式环境中的应用模式和移动学习的设计模型,探讨了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步骤,包括材料、设备和方法。通过对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模型,即地点、技术、文化和满意度模型(LTCS)。该模型克服了早期模型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为移动学习方案设计者提供多元文化支持的缺失。设计者可以使用这个模型所提供的方法将多学科的成果整合成一个启发式设计模式,最大化移动学习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丹 《学前教育》2014,(1):55-55
节奏教学是小班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节奏乐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掌握律动活动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育过程的指导要点,紧紧围绕“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进行活动设计,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节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个性化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的通用设计”以学习科学研究作为依托,对当下的教学生态和未来学习的图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界日益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应用技术中的发展,从而给“学习的通用设计”解决实践难题带来了契机。首先,研究说明“学习的通用设计”概念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它在人工智能环境中的发展趋势;接着,从技术层面分析“学习的通用设计”开发的必要性,说明人工智能技术为什么能够提高教学品质;最后,阐述如何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环境的“学习的通用设计”,以达到教学过程中“人—机”协同的思想,也为学习者进行高效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设计的学习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教学方法和步骤;其次评价了学习的效果;最后是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建构主义和自我决定理论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中自我组织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认知、情感和动机,是学习者自我构建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过程和反思学习效果的过程。本文进一步提出自我组织学习的教学设计步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真实学习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主张强调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进行学习,从而逐步发展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真实学习涉及学习者面对的问题和任务、结果或者产品、环境和过程等多个层面的真实性,因而给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重构学习单元、聚焦核心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将真实活动结构化、设计清晰的支持系统等策略,设计真实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系统。通过分析人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共存,将为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真实学习的实现及整个学校学习的革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远程交互和无线移动技术,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移动学习体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过程。为顺应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从传播媒介分析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特点,建立起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坚持明确、微型、交互、动机四大原则,开发基于微信的《教师口语》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进而推动社会媒体在移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are increasingly expected to master content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aking the need for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support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 Science is a part of the curriculum that can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to students with LD because of the diverse demands it place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this summary we review a number of strategies that have been validated for learners with LD. The strategies include supports for (a) verbal learning of declarative information, (b)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 texts, (c) activities‐based instruction/experiential learning, (d)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reasoning, and (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We als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teacher behavior on achievement for students with LD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strategies reviewed yield tangible and positive effect sizes that suggest that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target domain will substantially improve outcomes for students with LD in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面向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80-84
网络课件有三种应用模式:面向传递教学、面向自主学习、面向混合式教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当设计和开发面向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面向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包含六种教学设计成分:学习内容、扩展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动机策略、学习指导和学习评价,论文分析了上述六种教学设计成分的设计方法,归纳了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m/u-learning) are finding an increasing adoption in education. They are often distinguished by hybri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encompass element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activities that happen in distributed settings (indoors and outdoors), across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 Despite their purported benefits, these environments imply addi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desig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earning design (LD) and learning analytics (LA) has started to deal with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LD and LA, in m/u-learning. Apart from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is review elicits elements of common ground between both communities, as shown by the similar learning contexts and complementary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gaps, proposes to: address m/u-learning beyond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reinfor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virtual learning spaces, and more systematically align LD and LA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学习分析:正在浮现中的数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逐渐深入,学习管理系统已经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复杂学习行为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改进教学系统、提升学习效果的信息,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一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有必要从分析数据以改进学习的角度,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学习分析技术进行解读。首先,学习分析技术是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环境的数据,用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产生的环境的技术。接着,综述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指出其在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学习分析技术可作为教师教学决策、优化教学的有效支持工具,也可为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学习危机预警和自我评估提供有效数据支持,还可为教育研究者的个性化学习设计和增进研究效益提供数据参考。最后,提出学习分析技术也存在隐私、准确性和兼容性等诸多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梅耶是国际公认的多媒体学习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领衔的多媒体学习研究也已形成了由基本假设、学习科学、教学科学和应用领域构成的严谨科学体系。多媒体学习融合了学习科学(认知理论)和教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使得学习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关系。这正是多媒体学习研究称之为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的理论特质之体现。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在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中,首先是学习科学破解了人类学习的理论难题,之后是学习科学向教学科学的转化实践。而多媒体学习研究中的"化归"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具有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普遍应用的基础性价值。教育技术学要想走向科学化,应该走出追求实用主义的"寻证"之路,走向扎根于科学理论基础的"循证"之路,同时应该在方法学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运用R·M·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可以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使错综复杂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透彻分析目前教学设计理论以及网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寻找一种好的解决方案——运用网络环境的主动学习设计系统。重点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知识系统和监视系统,讲述运用网络环境的学习设计系统所具备的条件,并对此系统进行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网络环境设计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网络发展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随之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教学改革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与教学环境设计者在角色定位上是相同的,因而教师对环境设计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关系到教学成败,理解网络自主学习和网络环境设计的意义,掌握设计原则和方法成为亟需。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教育应用逐渐走向纵深,使得学习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亟需探究符合时代背景、面向新型学习环境的教与学交互理论,探究如何设计学习环境来应对新兴技术支持的学习情境。通过分析学习情境的基本特征,探究多空间融合后学习情境革新带来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的变化。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等对教与学影响的思考,最终提出学习情境的描述框架。学习情境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现象,基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储存技术等的应用,学习情境客观存在于虚拟环境中,成为一种具有目标性的长期存在的学习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并可以实时进行学习分析、导航、评估、反馈、调节等,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连接器和促进有效学习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是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在实践中却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推广困难。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基于支持探究性学习开发的物联网传感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真实环境中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并通过网络技术和图形显示与处理技术集成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远程、直观掌握真实情景事务的功能。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实例证明,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持探究性学习有助于节约实验经费、减轻教师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