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采用慕课线上学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完成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结果表明:采用与慕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扩展、延伸,学生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该成果对其它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慕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进行了教学设计,更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线上教学动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优慕课SPOC平台,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线上、线下教学环节深度融合为目标,对北京某高校雅思英语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建构与实证研究。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SPSS数据统计验证,基于SPOC的雅思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该实证研究也为同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存在师生比例悬殊、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模式,相对于传统课程模式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及在线学习等特点与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结合慕课的特点及优势提出整合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MOOC平台),借助超星学习通,以核心课程《汽车营销》为例,利用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了“金课”。实践证明,基于慕课平台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习惯变得更好,问卷调查和考核对比显示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讨论了基于优慕课平台的《光纤通信》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并完善混合式课程网站,并做好教学设计环节。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的授课比例,提供在线资源,布置相应的作业讨论,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与学变得更加有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平台与自动化工具辅助作用,有效地组织、监督及管理学生开展慕课学习,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通过比较应用型高校程序设计类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学习对象以及评价方法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将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传统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仍以经典篇目鉴赏为主,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符合本校特色的慕课课程,通过网络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线上...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99-106
文章通过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学习环境、学习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四个方面对现代教学产生了影响。随后,在不同的阶段,文章分别进行了串联式、并联式、嵌入式等三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在理论上验证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文章进行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讨,明确了慕课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才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正逐步在高校中普及,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何使慕课平台更加完善,并使之在高校课堂中得到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综合了二者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