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报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报纸广告增长率已滑向了20多年来的最低谷。然而,对于农民日报社经营来讲,2005年却是创收连续第12年实现增长的喜人年份,广告经营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0%,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注:广告收入2004  相似文献   

2.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3.
魏少华 《新闻界》2005,(2):98-99
对于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在有一点上报界似乎已达成共识,那就是我国已进入厚报时代。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从“单一报种”到“多报种”再到目前的“厚报时期”,中国报业开始进入以规模化竞争为特点的市场相对成熟阶段。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对目前传媒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现阶段的传媒产业已经由过去的“短缺传播时代”进入了“相对过剩的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4.
自从厚报时代出现后,办报的成本日益加大,许多报社出现了亏损情况,有的甚至不得不关门大吉。报业竞争如此激烈,迫使报社的社长老总们不得不把精力更多地放到经营上去。而作为报社来讲,所谓经营,说到底主要还是广告经营,广告是报社的主财源。现在说要做大做强报纸,首先是必须做大,因此,报社纷纷扩版,版面越来越厚。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8,(10):8-8
陈国权在2008年第8期《中国报业》撰文认为:厚报不合时宜,理由是:网络的冲击。由于新兴媒体的兴起,导致以报纸为投放目标的广告减少,在此前提下,厚报只能让报纸入不敷出。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头5年,广播广告在整个广告市场是一个亮点,呈现高速增长局面。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的统计:2000年后的5年中,全国广播广告平均每年33.22亿元,平均增幅31.40%,年均增幅位居传统媒体之首,广播已从"弱势"变为"强势"。这是在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中国广告市场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广告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的背景下,广播广告的一枝独秀。特别是近两三年来,广播广告呈现出独有的经营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8,(10):109-109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的晚报、都市类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反业赢利模式是以严重的成本倒挂为基础.结果是成捆的报纸未到达读者手中便被报摊主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在此情况下,减少报纸版面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新闻纸涨价而产生的成本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捂报卖废的经济驱动力。然而,就都市报而言,如果减少版面,广告的占版率就会提高,报纸内容就会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报业广告市场仍为买方市场,提高单位广告面积的价格来减少广告版面的方式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8.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X):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  相似文献   

9.
1995年至2004年,全国报纸的种数基本没有变化,基本上维持在2000种上下;但报纸印张总量却由1995年的359.6亿印张,增长到2003年的1235.6亿印张,增长了2.44倍。也就是说,全国报纸的版面平均增加了两倍多。厚报已成为大部分报纸经营策略的首选,几十版成为当前报纸的常态,超过100版甚至200版的报纸也开始出现。伴随厚报的是与报纸成本相差悬殊的低定价,几十个版的报纸只卖3角或5角钱,甚至比把报纸当废纸卖还便宜。这种低价厚报的发展模式在广告大幅下滑、读者信息消费心理发生变化、新兴媒体抢占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是否合时宜,值得商榷。报业广告…  相似文献   

10.
董宽 《新闻三昧》2006,(10):1-1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受众资源、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不得不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自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报业广告收入仅仅比2004年增长了11%,成为中国报业近20年快速发展中广告增幅最低的一年。如果依照清华大学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心和央视市场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增长的幅度更是只在5%到6.59%之间,中国报业已经第一次呈现出广告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的危险趋势。与报业广告急剧减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网络业的广告收入比2004年增…  相似文献   

11.
敖先红 《今传媒》2007,(9):33-34
中国报业广告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可从2005年起,报业广告增长大幅度下滑,开始出现低于同期GDP增长率的情况,与报界预定的期望值相差太远.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先生就此发表系列文章,"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报纸的蛋糕缩小了"等观点迅速在报界广为流传①.我不赞成"报业寒冬"之类的悲观论调,因为仅依据一两年的报业广告市场突变就得出"报业危局"的悲观结论是缺乏充足理由的推断.但一个长期繁荣的报业市场突然出现增长率大幅下滑,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报业将要经历一个深刻而又艰难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2.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7,(11):76-76
今天,研究报纸的版面特色多少给人以“老气”的感觉,至少算不上是“显学”,因为一说起报纸的特色,要不说说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似乎就太传统,太不与时俱进,太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和鼓动人们的耳膜。而我对《深圳特区报》版面特色的定量分析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说明这样一个定性结论:媒体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的5年时间里,中国报业广告收入增长幅度,有4年高于GDP的增长幅度,过去的一年报业广告的增长首次低于GDP的增长幅度,报业经济开始萧条,于是业内人士纷纷感觉到了报业经济冬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4.
“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鹏 《新闻界》2005,(2):15-17
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标志性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广东的报纸在全国率先扩版,也率先进入厚报时代。目前,“广州日报”日均56版,“南方日报”日均24版,“羊城晚报”日均36版,“深圳特区报”日均40版,“深圳晚报”日均64版,“南方都市报”日均88版。这些报纸表现出高成本运行,大量的广告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专刊专版不断涌现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6.
粗放式经营之路已走到了尽头 报业市场目前面临相当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不断开发的网络、楼宇、户外等新兴传媒不断瓜分蚕食其广告份额,另一方面报业市场本身同质化程度高,读对报刊的多元化选择,决定了报业的买方市场特征。为了提高竞争门槛,以更优势的版面去抢夺同一区域的读,进而淘汰竞争对手,许多报纸通常采用两手:一手是不断扩版以追求厚报化,企图以此吸引读并通过增加版面厚度以承载更多的广告量;  相似文献   

17.
王荣 《新闻知识》2006,(4):23-25
从“扩版热”到“减版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报业的竞争与发展,“扩版热”一“热”再“热”,报纸的版面存在着一个逐渐增“厚”的趋势。于是,有人断言,中国报业走进了“厚报时代”和“暴利时代”。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报纸在日渐增厚的过程中,2005年初突然遭遇到“减肥”的压力:上半年,全国报业广告收入普遍下滑。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普遍下跌,广告实际收入普遍下降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平均跌幅超过15%。与此同时,新闻纸一路涨价,印刷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也是逐年递增,这造成了许…  相似文献   

18.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报业寒冬论增添了注脚:世界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已经在2007年1月2日停印。  相似文献   

19.
理性规模优化结构 在传媒深刻变局之前,中国报业的经营模式绝大多数是通过发行投入→占领市场→吸引广告来实现赢利的.在这种经营模式中,报纸的发行价和成本价严重倒挂.在报业投入期,为抢夺市场,不惜血本的发行大战愈演愈烈;在厚报狂热时期,许多报贩子把从刚刚印出的报纸直接送到废品收购站,因为收购价比零售价要高……  相似文献   

20.
姚林 《声屏世界》2011,(1):130-133
岁末年初,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对中国报业广告发展又多了一份信心,2010年的中国报业广告市场,增长是主旋律,尤其是达到了近几年不多见的较高增长率,令人欣慰。当然,这毕竟是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特别是前高后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