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学生”,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我们认为,教育中适时适当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一、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由此所引发出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渐露头角。蛮横、任性、早熟等特征已经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如何教育好这些学生,成了当代教育工作共同关心的话题。在这种形式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而得以提出来。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学生”,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  相似文献   

3.
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出发,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沐浴在被赏识和赞美的阳光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出发,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自尊、自律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惩罚的适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凸显“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是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但并非意味着“赏识”就是教育的万能灵药。教育惩罚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适当的教育惩罚是必要的。合法、合度、合情、合人是教育惩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当前除了要解决操作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民主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地方“尊重学生”的内涵被不断扩大和曲解,什么“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舆论也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只能说好、不准说“不”。学生们一夜之间被推上“尊重”的极端“,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现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民主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地方“尊重学生”的内涵被不断扩大和曲解,什“么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舆论也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只能说好、不准“说不”。学生们一夜之间被推上“尊重”的极端“,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现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赏识激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来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以发现学生优点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一切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赏,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目前,许多科目都应用了“赏识教育法”,而且效果显著。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法”,有助于实现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本质上说,赏识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成  相似文献   

11.
孙静 《中国德育》2006,1(5):75-77
青少年学生模仿力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理解,具有强烈的自尊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追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放下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应当改变观察角度和教育方法,运用激励和赏识的手段去教育学生。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提倡。然而,赏识教育究竟如何“赏识”?当前的赏识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等给予肯定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等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洪英 《文教资料》2007,(16):185-186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并普遍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过,现实的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教师缺乏赏识能力、忽视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忽视学生差异、赏识不持之以恒等“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校里普遍流行着两种教育主张和教育模式:一是赏识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对待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赏识为主,反对任何形式的惩罚;二是惩戒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对待学生就是要严格并严厉,批评与惩戒是教育的必要内容。显然,单方面强调上述任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颇。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正是辩证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只提倡赏识而少提甚至不提、怕提惩戒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此则着实令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18.
老师 我错了     
“赏识”学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却并不是教育的一切。对于顽皮的学生,不能轻易地放弃,对其违规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应当给予适当的惩戒教育。  相似文献   

19.
牢固确立“教育即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百姓放心的学校”“做家长信赖的教师”。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树立“教  相似文献   

20.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一直在提倡一种赏识教育(包括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无批评教育等)。作为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乃至必要性。问题是:现在有不少学校只推崇赏识教育而排斥了其他教育方法;更有不少教师或是为了“与时俱进”,或是缺少深层思考,都一致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导致了赏识教育的滥用。滥用赏识教育,实际上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即使一时可能有效,但如屡屡滥用,无异饮鸩止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