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教融合能够促进科学资源与教育资源打破各自边界,实现跨界纵横协同,推动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衔接,然而,中国科教大省陕西充裕的教育资源尚未与地方科技创新充分融合,严重制约区域创新活力的提升和创新效能的释放。为此,依据相关理论分别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为例进行两系统评价,并采用耦合分析方法对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和评价,识别出当前陕西科教融合存在的短板弱项,以分类规划科教协同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陕西高等教育中的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较好,但是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科技创新耦合度较低,科技创新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总体上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逐步迈入高度融合协调阶段。最后分别从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以及推动二者融合协同等方面提出科教融合的路径选择,强调要将“教育科技”(EdTech)引入教育活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颠覆性技术等专项攻关组等的共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对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模式与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创造性地将其分为促进文化与技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协同融合模式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的互动融合模式。同时笔者对知识创新链进行重塑分析,并提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价格体系和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内在关联关系,利用协同度模型对我国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及其各自内部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价格体系内部协同度平均水平较低,而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协同度水平较高;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自2010年之后,两者的协同度水平逐渐提高。此外,工业原材料及能源及动力价格指数是影响价格体系内部的协同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地区的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是因冬奥会这一特定事件而形成的创新组织机制,其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组织模式、科研攻关方式、应用创新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对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与奥运互动关系,从多系统融合、多主体协同、多组织嵌套、多机制联动四个维度探讨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及运行机理;基于系统视角构建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框架,并从纵横向政府互动关系和多元主体合作关系两个层面明晰网络结构;从理念引领、制度优势、组织模式创新、科研攻关范式创新、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总结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经验和成效,为健全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全国知名企业247份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探讨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协同创新中存在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但技术与制度协同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创新绩效;(2)学习承诺在技术与市场、技术与组织、技术与战略以及技术与文化协同度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分享愿景在技术与市场和技术与文化协同度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享愿景在技术与战略协同度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4)开放心智在技术与市场以及技术与文化协同度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协同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创新机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两产业的创新协同度进行测度,同时测算高技术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结果表明,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和科技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处于"初步协调"阶段,但受到创新环境子系统的影响,整体协同度处于"较差协调"阶段;各子行业中,除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非常低且发展并不稳定外,其他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能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两产业复合协同系统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全国知名企业247份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协同创新中存在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但技术与制度协同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创新绩效(2)学习承诺在技术与市场,技术与组织,技术与战略以及技术与文化协同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分享愿景在技术与市场和技术与文化协同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享愿景在技术与战略协同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4)开放心智在技术与市场以及技术与文化协同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影响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因素入手,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16个指标分为3个子系统,对2005—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协同程度较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多集群协同的视角出发阐述文化产业园区间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据此设计出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创新能力的DHNN评价模型,阐述该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关系城市创新发展和培育城市创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运用系统经济学方法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系统特征与协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经济学核心概念“资源位”进行了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并从模型构建的关键性维度提出了加强协同的具体路径,即增强协同动力、提高资源位水平、完善城市支撑系统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开东  詹国彬 《科研管理》2020,41(4):123-130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进而厘清“单利共生-差异互利共生-均衡互利共生”的实践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建构协同创新共生化良序系统、重塑共生化协同创新组织形态、搭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平台等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以期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保持用户满意度,减轻产品运营商的迭代压力,设计网络协同创新产品迭代开发模式。首先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网络协同创新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及大众参与任务完成等功能;然后组建网络协同创新团队,通过这样的模式实现快速且高质量的创新任务;最后设计网络协同创新迭代开发模式的具体路径,其中包括在此路径中进一步实施快速响应的实现路径。所建立的迭代路径可用于帮助企业提升迭代创新中迭代速度和迭代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杨刚  王健权 《科研管理》2022,43(11):55-64
对创新文化领域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令人激动。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位、创新过程、DNA演化及文化创新这四种理论视角,首先探究了创新文化的理论之“根”,它是创新理论与文化理论相融合而成的产物。然后,基于理论溯源进一步提出创新文化的演化框架,揭示创新文化的演化机理。最后在机理结构的基础上,对中国情境做进一步展望。研究结果对于厘清创新文化的发展脉络,推动中国式创新文化的更深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的奠基和技术创新牵引与维系。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制度与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与保障。实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是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综合现有研究与研判,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文化产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关系与发展脉络,提出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未来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都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杨秀敏 《科教文汇》2011,(15):186-187
图书馆文化对主动学习、知识共享、创新精神的培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概述了图书馆文化创新的内涵,探析了图书馆文化创新的服务机制的几个重要方面。通过图书馆文化创新的服务机制,培育出一种新型文化来推进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实施,这也是一种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张惠霞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1-16
知识转移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冲突视角研究文化科技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演化问题,构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数变化对文化科技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冲突、知识冲突、知识转移量、惩罚额度等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使用软件Matlab,检验文化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在不同收益环境下策略方案的选择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企业能力理论、资源理论、协同论及复杂系统理论,基于系统视角对大运河沿岸城市垃圾回收与河道治理系统协同的资源、管理、信息、组织协同的内涵、特征,及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AMOS软件对大运河沿岸城市垃圾回收与河道治理协同机制进行建模,探究系统协同的关键因素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