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怀着一定的情感,探求知识并努力获得知识的心理倾向。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后,便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过程中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受挫折的意志。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虽未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它却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双基”知识的学习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据此,广大数学教师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泉眼”,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2.
“教育-智慧-幸福”构成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链条。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人的各种智慧,而教育是通过知识促进人智慧发展,提升人智慧力量的活动。但现实的教育并不必然指向智慧、通达幸福,大量背弃智慧和幸福的教育实践活动,阻隔了人们通过教育得享幸福生活的愿望。为此,教育要回归生命智慧,在“转识成智”中收获幸福;提升智慧力量,通达幸福;追求智慧人生,得享幸福。  相似文献   

3.
青年一代的“三项任务”。革命导师列宁对青年们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人类所需要的“三种知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类需要的知识有三种:理论、实用、鉴别。”开启智慧之门的“三把钥匙”。法国作家雨果认为“: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一去不复返的“三样东西”。德国诗人道梅尔这样提醒人们:“有三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回来的:射出的箭、说过的话、度过的时光。”必备的“三个品质”。俄国作家车尔…  相似文献   

4.
智力与直觉是人类生命的两种形式。智力是理性的产物,是一种逻辑智慧,它所追求的是因果律,只能把握外在的、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人们能够利用它获得社会功利性知识,这种智慧只能在生命的表面徘徊,而无法走进生命的深处;直觉则是一种生命智慧,是非理性的产物,它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认识者能够将自己对象化到认识对象中去,从而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直觉还能摆脱功利性而获得内在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仅仅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智力只能使学生获得一点表层智慧(小智慧),要获得深层智慧或生命智慧(大智慧)就必须依赖直觉。在教育中开发直觉,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经验泛指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哲学上所说的觉感经验,也就是人们对实践中通过感官直觉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经验越丰富,说明人们认知的内容就越丰富,认知的能力就越强,知识也越广博。顾名思义,“经”指经历,即人们亲身经历过的(包括组织、参与、观察、接触等)客观实践;“验”,指体验,即人们在经历实践中产生的主观感受与体会。“经”是“验”的本源与内容,“验”是“经”的概括与反映。感觉经验虽人人都有,但能称得上知识与技能的经验并非人人都会从实践中获得;因为它必须是对今后的再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因而必须经过人们对实践中获得的感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作为外显学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属于无意识认知活动范畴。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能够显示外显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效应。人们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一种缄默知识,直觉是内隐学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隐学习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以期通过重视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和选用学习材料要彰显思维价值”,在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天孝老师、朱乐平老师一直这样强调。三门问题是一个非常反直觉,但恰恰能彰显数学思维力量的学习材料。那么,如何促进学生从直觉判断向理性分析转化?基于实验数学的视域,我们的实践方式是“数学动手创”。面对现实问题,不停留于直觉判断,而是把它作为猜想,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论证等过程,体验像数学家一样思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从而提升“三会”素养。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能力     
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三百多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追求知识、向科学进军,它成为人们求知、治学的格言。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有人提出一个更新的口号:“知识加能力就是力量”,虽然仅有两字之差,但新口号是多年来人们探讨知识、能力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的升华和结晶。  相似文献   

9.
1 “引发—活动—改组”教学活动的理论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 ,它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从广义知识的分类来说有三个方面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因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 ,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我们可以通过“引发—活动—改组”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改组认知结构 ,并解决现实的问题。“引发”指引发学生思维 ,充分调动智慧技能…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感染力十分强烈,常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指出:“为政”必须“兴礼乐”,“成人”必须“文之礼乐”;将“兴于诗,之于礼,咸于乐”作为育人修养的格言;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作为治理社会的手段。事实证明,音乐在开启智慧、陶冶情操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一、名人与音乐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天文学家开普勒说,他发现行…  相似文献   

11.
"知"是贯穿于儒道佛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与"智"通用,若不受妄念干扰,便是"般若"智慧。"知"是生命本体的根本表现形式,故简称为"本知论",即智慧学说。《论语》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能知"和"被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三种境界的关系、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生知"与"学知"的关系、从"知"与"仁""义""礼"诸观念的关系,对"本知论"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最具体的事物中"致良知",观"天意",是《论语》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一特征,决定它比佛道更能引导人们入中国生命观之门。  相似文献   

12.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文明的进步源于其具有的认知能力,人类文明的每一进步都表现为知识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是知识创造了价值,是知识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然,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但是人类本能地具有认识无限的冲动,这种冲动同样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知识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主宰的作用。正是鉴于知识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的这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断言,未来的社会就是知识社会。知识更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和繁荣的新的原动力。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加强知识的研究,要积极提倡知识。  相似文献   

13.
浅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代表着以“爱智慧”为显特征的古希腊化所体现出来的最为纯正的哲学精神;“人是理性的动物”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加以把握,把古希腊哲学 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侧重于社会政治的角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素朴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深刻并且富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作品流淌的是激情,推崇的是人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他的文艺思想与血性意识的渊源,从而揭示血性意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从楚简《五行》篇非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和由“思”而“一”、“独”,由“闻见”而“聪明”而“圣智”的成德进路来看,成德证道并非一种经验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内在直观在个体生命中的呈现,即体悟之知。“体知”与“认知”的根本区别在于:“体知”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内证性认识活动,我与认识对象在本体意义上合为一体;“认知”则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化认识活动,二者在知行关系、获得途径、表达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儒家的“德性之知”是在“体知”的基础上统合“认知”,因此不能将“体知”之道完全套用西学知识论的框架加以解释,而应当具有中国文化本位的解释视域。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先生具有明确、独到的散文观。其文包含了道家智慧、“士”的意识的积极因素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其文又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古典的美学精神,呈现出章法的附会美、内在的韵律美、语言的精炼美。  相似文献   

17.
“一从”的意义,应该是凤姐对贾母与王夫人的顺从或对上的顺从。这一特征在整部《红楼梦》中几乎无处不在。“二令”的意义,当然是指凤姐对下的使令。与第一点一样,这一点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三人木”的意义其实极为清晰,人木合一,休也。不过这里的休并不是凤姐被贾琏休弃,前已论及,贾琏根本没有休妻的必要。“休”乃是万事皆休的意思。与休妻没有半点关系。  相似文献   

18.
历来有人认为孔子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是坚持"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论"者,这是对孔子"学而知之"思想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等划分是讲人的智力类型和认识能力的先天差异,并不是讲认识、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对"经验"的学习,其主要途径是"学"与"思",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孔子还重视"行"对一个人的"学"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言与意、知与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教学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知识具有实质内容与形式特征两个维度,智慧蕴涵在知识内容与形式之中,智慧生成包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知识形式的复演。不同知识有着不同的实质内容与形式特征,具有不同的智慧功能。转变教学方式,掌握知识形式,是由知识通达智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维柯的思想传入我国已有时日,影响到包括教育学在内的诸多学科领域.维柯从“认识你自己”这一前提出发,肯定人文教育的整体性关照,高扬精神在人文教育中的神圣力量.维柯集前人思想之大成,以智慧、雄辩、审慎为其人文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目实现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完善的过程.维柯提出人文教育的次序应遵循人的能力自然发生的序列.维柯重视人文教育的社会本性,重视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但是却不能把人过度“世俗化”.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维柯认为还应有进一步的超越.他的人文教育旨在使人去愚增慧,通过德性教育和智慧教育去塑造人,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超越.现代社会新巧技术盲目堆积状态下人之理性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旨归相背离,维柯人文教育思想对此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