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级职教中心作为一个县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其职能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自身在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必须进行多元化改革,方能产生规模、质量效益,真正体现区域教育中心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潜力,为大面积提高县域人才的技术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试对县级职教中心多元化改革的诸多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办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   县级职教中心应以办“大职教”为办学模式的基本定位。在办学层次上,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兼顾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其他层次的继续…  相似文献   

2.
黄海涛涌改革潮,云台山舞开放风。昔日莽莽苍苍的“东大滩”上今天赫然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教育城”,这就是苏北绿色原野上一朵绽放着的奇葩——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东辛集团职教中心。 “集团”作依托 “农”字做文章 东辛集团职教中心是一所企业自办的职业学校。创办十余年来,该校立足集团,面向农垦,围绕现代化农业需求,培养造就了大批合格人才,走出了一条为农垦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红梅 《成人教育》2008,(12):30-32
县级职教中心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供给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及教育成本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外部及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制约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建院5年来,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秉承“依托垦区办学,立足垦区发展,积极为垦区现代化建设培养落地型实用人才”的优良传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为根本,加强内涵建设和走产学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和“校企合作,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5.
动态资讯     
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抓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黑龙江确定2000年职教改革四项重点工作、动态资讯本刊讯(记者景信树伟):5月13日,黑龙江省2000年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落实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万良作了讲话。他在总结、分析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后,强凋2000年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新的增长点和工作重点。抓好18所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培养模式的试点,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确定骨干专业,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改革现行教材、课程和考核办法。二是在招生工作上力争有…  相似文献   

6.
北安农垦职教中心学校于1995年3月经省教委批准成立。1997年9月通过了省职教中心学校建设验收评估。1998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职教中心建设省先进集体”称号。目前,职教中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8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46万平方米。在籍学员1...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高素质的创业者和实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通过创建职教中心,我们重点抓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朝着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我省的主要做法是:一、改革体制.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从创建职教中心学校入手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带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内部结构的失调,各个部门重复办学,重复设置专业,学校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人、财、物分散,造成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及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实施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明确办学定位、打造重点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阵痛与反思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1):35-39
从1989年河北第一所县级职教中心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县级职教中心模式在全国的推广,正值我国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突现了农村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建于1991年。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强化多元化办学改革。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重点职业教育中心”,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重点高级职业中学”。学生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率达到100%,就业率达95%。就业范围辐射到北京、石家庄、天津、上海等地。2002年秋季招生1000人,实现建校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迫切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外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成功的经验,突破现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构筑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构筑多元化办学模式: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规划各地区高校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高等学校应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合理格局。研究型大学仍应坚持精英化教育,培养一批拔尖的人才,巩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地的县级职教中心是实施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供给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进行了重点支持,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影响,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的实际状况仍明显不如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辽宁教育研究院的高鸿副院长认为,县级职教中心要摆脱困境,成功应对挑战,就必须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其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创新涉及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育管理创新以及办学体制创新等方面。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呈现出办学体制改革的创新性,而办学体制创新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对此加以论证。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公办学校,将私立学校全部改为公立。此后,国家包揽办学近 40年,不仅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大一统的办学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专业设置等整齐划一,忽视了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致使千校一面,众口一词,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介绍了中俄联合办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意义,对中俄联合办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联合办学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毕业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创新培养模式与建立市场需求机制;建构提高能力课程体系,提高人才能力;构建应用型和多元化实践教学机制等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阐述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辛集团职教中心,遵循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标,围绕“农”字,面向社会,走为科技兴农服务办学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面向农场,培养农垦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一)面向农场,开设适需对口专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以...  相似文献   

17.
李桂林 《职教论坛》2002,(12):11-13
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建筑专业创建于1984年,十几年来培养了大批建筑业初、中级施工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向社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达一千余人,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建筑等学校培养的建筑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各施工企业的市场空间与人才短缺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我校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建筑专业,加之几年来在办学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特有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法,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在京、津、唐、秦一带声誉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召开职教专题研讨会本报讯:(特约记者李建铭)1996年4月22—23日,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了职业教育中心研讨会,与会代表70余人。会议着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职教中心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加强与改革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办...  相似文献   

19.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成效斐然定州市职教中心办学两年来始终坚持既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实用人才,又兼顾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办学方针,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为当是培养出农、林、牧、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医士、农技推广、乡企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钳工、铸工、...  相似文献   

20.
赵光职工中专函授办学有新招本刊讯:黑龙江省农垦赵光职工中专函授办学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办学模式.采取”上挂出联下辐射”的办学方式,收到了显著效果.1994年学校先后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大专函授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方便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