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息的加工(优序化),在人与信息矛盾的协调中处于重要的中介位置,编辑与信息和人的关系为:信息——编辑——人,这就是信息社会中编辑应有的社会定位。在信息社会条件下,编辑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对要传播的信息进行“滤波”,即消除与历史前进、社会进步不一致的“信息垃圾”,净化整个社会的信息环境,节约人的注意力,协调人与信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编辑思维定势的思考:成因与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知识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受传媒影响形成的思维偏向,编辑流程中处理信息时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及社会认知习惯的迁移,使编辑有意或无意形成思维定势。编辑工作绩效实行多重评估标准,协调使用不同类型媒介平衡社会信息系统对传播和受众的影响。精确的市场调整,对编辑的内隐知识和创造活动进行管理,都可以克服编辑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者良好的信息素质至关重要。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新、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包括信息感受能力、信息的采集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学报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载体,具有较高的科技信息含量。作为对信息进行优序化加工的编辑,应当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以及高校学报自身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运动规律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感受力,熟练掌握信息工具,实现高校学报对信息高效、优质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不仅要进行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以积极姿态参与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而且要十分注重信息的反馈。依据各种反馈信息,对书刊的内容、形式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革,纠正编辑系统的误差,实现所需要的最佳目标,保证编辑对受众需求的掌握和社会文化的宏观把握与控制,这是编辑在书刊编辑工作的后期即出版发行阶段要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琴琴 《考试周刊》2009,(17):159-161
本文分析网络编辑及网络编辑学定义,以及网络编辑的性质与内涵,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超文本、海量性、信息滤波和个人化等方面探讨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和读者群体知识更新的加快,对学报编辑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报编辑应具备政治判断能力、学术鉴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学报编辑应加强编辑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编辑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7.
要办好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加工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学术刊物,就必须充分发挥以编辑为主体的,作者、审者、读者因素组成系统内的整体功能,实行有效地科学管理.以加强对编辑行为的控制,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本文就编辑意识的转变、编辑过程的行为控制以及改进编辑作风等问题,联系实际作较详尽的论述,以求实现科学信息的量化要求,逼步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8.
浅议编辑主体意识和科技专业期刊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稿件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对未来的来稿有意识的进行设计,然后对之符合主体认识的遴选、修缮,以出版物的形式让社会检验其价值。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与文化社会背景相融合。仅就编辑主体意识与专业期刊的质量议论。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科学报编排实行规范化,势在必行。这是信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报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加快了落实编排规范化的进程.但还存在许多混乱。这就需要学报编辑认真学习研究编排规范,搞清存在问题的原因,全面准确地实行规范化,使之适应文化信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播通过对人类社会的遗传符号与文明信息的传递,使社会的发展与成员的进步始终保持着目标性与规律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能性机制和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编辑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信息的承栽者之一,编辑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参与对社会成员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的观照和对社会文化的建构,人文精神是编辑的品格和精神特征,编辑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人的价值尊重、理性和智慧、批判精神、终极关怀等层面,并体现在文化传播的社会沟通、社会教育化、文化增殖等机制中。  相似文献   

11.
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数量众多,作为交流学术思想,浓化高校学术氛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研究阵地,如何不断地提高刊物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刊物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实践中应客观看待"核心期刊"或期刊索引来源期刊的遴选与评价,通过树立合理的办刊理念、找准学报发展定位、特色栏目、通过多种渠道开拓优质稿源、加强学术策划、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等多种措施,探索不断提高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特色化强刊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促使教师生命教育素养提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社会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校园文化中浸润生命教育、家校联动中升华生命教育这五个环节融于一体,共同作用于生命教育,真正让学校无痕的生命教育产生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13.
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优化创新,明确采矿工程专业办学理念,提出开采技术和通风与安全两个方向,并开设相应课程.通过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培养方案的实施将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工实施培训,是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必要手段。普通高校参与培训活动,是其履行社会职责、拓展成人教育空间的需要,也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客观要求。参与农民工培训,普通高校必须坚持“生利”、让利及特色化原则;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培训;正确协调各种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灵活的参与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健美操课程体系建设,文章结合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就业为切入点,优化设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健美操专选课程体系,构建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依靠该平台可实现健美操信息资源共享,补充课堂学习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甲骨刻辞时代是否存在编辑行为和编辑活动,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甲骨刻辞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编辑审美思想,诸如随形、对称、错落、整齐、图文合一等等。在这些审美思想的指导下,甲骨刻辞的版面设计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水平。除此之外,甲骨刻辞时代还存在着原始质朴的“成册”和“典藏”思想,最为常见的“成册”和“典藏”方式就是“有秩序的排放或叠放”。甲骨刻辞中“册”、“编”、“典”、“删”等字的发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甲骨时代编辑活动的存在和频繁。甲骨时代无疑是我国“文籍之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第二教学体系”与“第一教学体系”相对应,旨在变“以师为主”为“以生为主”,加大学生自我设计与自我选择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体系”高度关注大学生社会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效能,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文章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以“第二教学体系”核心思想为理论支撑,构拟了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引导文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通过“激励”、“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控制”、“评价”[1]等7个步骤实施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重点对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素来不尽如人意,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两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进行历史考察发现:设计过程中的多元综合取向和实施过程中的课程创生取向,趋势明显。强化课程建设,在专业认识上须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和谐发展观,课程设计应坚持以综合素质为中心的综合化取向,课程实施则要自觉践行课程创生理念。  相似文献   

20.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和平等性,在提升政治参与主体的民主理性、参政议政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网权"不对称、内容不确定、过程不可控及资源不公正等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提高公民的素质入手,同时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才能实现网络民主的有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