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运动中,力量和弹跳的训练历来是各项目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去我们在训练中往往只凭教练员的经验及运动员的感觉确定用力的大小,带有不少盲目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研制了SL—1型数字测力仪,即用电子测量技术的手段来测定训练中的用力情况,并用数字显示每次用力的最大值。通过这种手段可使有关力量性的练习从定性转变为定量,将对力量、弹跳等训练和改进运动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器材三厂共同研制成功的SL—1型数字测力仪配上合适的压电力传感器可用电子测量技术的手段,来测定在体育运动中,力量和弹跳训练方面的用力情况。由于仪器采用了与一般峰值保留电路不同的直接用数字(A/D转换后的8421码)进行比较的方法,即直接用数字比较器比较每一  相似文献   

3.
简要说明和技术规格: 该仪器配合纪录设备,可对跳高、跳远、篮球、排球、体操、举重等项目的作用力进行描图或摄影。感光纸以清晰的图形显示力的大小和作用力的时间,为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数据,从而正确制定训练计划。 1.弹跳测力仪通过电阻应变原理将被测力变为电压输出给动态电阻应变仪。 2.弹跳测力仪利用杠杆原理,将台面上任意一点上的作用力准确无误地通过电阻应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三维数字测力铅球研制的设计思想、主要结构、功能及技术参数,并结合录像对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的仪器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单片机微电脑处理系统和成熟的压力传感技术,通过和专项器械铅球相结合,实现了对实际运动中肢体游离端动态力的测量,能够快速、便捷、准确地反馈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用力特点,可以协助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技术诊断,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5.
短跑运动员快速奔跑的能力是身体各部协调用力的结果,其中下肢是产生力源的主要发力部位。本文从实验着手,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各关节的动态水平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各关节动态水平力的大小与运动技术的关系,为短跑运动的教学、训练和选材提供一些定量数据。测试仪器、对象、内容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大连工学院最新研制成功的YL—82A型压电式拉力仪,通过光线示波器描记动态水平力的曲线,并通过日本三荣测器公司生产的272型多用途电遥测仪与测力同步描记主动肌和对抗肌的肌电图。测试工作是在“多功能测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数字测力铅球仪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施力特征与动作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完整推铅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的作用力曲线与铅球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最后用力动作过程中,合力曲线呈“双峰型”;(2)在最后用力开始左脚着地瞬间力值逐渐增大,到右腿蹬转使运动员身体由侧对投掷方向转为正对投掷方向瞬间出现第一次峰值;在推掷臂肘关节夹角约为90°时出现第二次峰值。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研制SL—1型数字测力仪的过程中,对解决峰值保持问题并没有沿用传统的峰值保持电路,而是自己研制了一个没有应用先例的新颖的数字式峰值保持电路。该电路与传统的峰值保持电路相比,具有新颖、精确、可靠、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点。自1980年7月研制成功一年半以来,经十多台仪器使用证明,  相似文献   

8.
高速摄影机、拉力传感器、遥测肌电仪等3种仪器同步测试,探讨吊环后摆类动作的一些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后摆类动作在肌群收缩的顺序、始动点、结束点、用力程度及测力曲线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研究,论证了统编教材中的不足和缺陷,为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外形、尺寸、重量与国际标准男、女铅球相同的三维数字测力铅球系统,其核心是内装电阻应变式三维力传感器。该系统能够单独进行无线测量,并能与摄像机、三维测力平台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同步测量。能够测得人体对铅球在X、Y、Z空间3个方向的力值、力的曲线、各方向的合力值、曲线和X、Y、Z方向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冲量。该测力系统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实现无妨碍、无损伤检测;测量安全可靠。可连续测量、记录、显示、存储、信息处理和输出打印等。训练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是一种科研仪器,而且是一种训练监控系统,将为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0.
研制开发了一种用于散打教学、训练和评价的移动测力靶.利用该测力靶可以测定散打练习者移动中的击打力值,以及单位时间内的打点次数,为执教者和练习者即时提供数值化的学习和训练效果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测力台,对我国12名沙滩女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沙滩和硬地2种介质上原地起跳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沙滩原地纵跳和硬地原地纵跳的起跳用力方式相同,但动力学机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沙滩训练弹跳力的重要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智能链球测力仪是一种适于运动现场实测链球拉力的自动化仪器。通过该仪器测试得到的拉力——时间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投掷过程中各时相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每一圈中双支撑阶段与单支撑阶段力的变化规律,据此可以评价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优劣与正误,找到最佳节奏,为训练提供依据。该仪器在我国为首创。仪器采用8031单片机为核心构成智能化仪器,主要组成为电阻应变式拉力传感器、运放、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区掉电保护电路。本仪器最大特点为应用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存贮,整机又小,背在运动员身上,因此免去了一般测试仪器与运动员之间的导线连接,使加速旋转过程中的投掷力得以完整、准确地测试并记录下来。而不会发生导线缠绕妨碍动作完成以至危  相似文献   

13.
国外的训练实践证明,电刺激技术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然而,国内一直没有竞技体育所需的电刺激训练仪器。研制我国自己的运动电刺激训练仪,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和肌肉恢复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该仪器经国家举重队、国家田径队等全国8省20多个单位的使用证明,它适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医学、软组织损伤、体育健美等领域。该仪器刺激波形、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随意可调,可单、双路操作,有灯光、数字显示和安全保险装置。  相似文献   

14.
国外的训练实践证明,电刺激技术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然而,国内一直没有竞技体育所需的电刺激训练仪器。研制我国自己的运动电刺激训练仪,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和肌肉恢复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该仪器经国家举重队、国家田径队等全国8省20多个单位的使用证明,它适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医学、软组织损伤、体育健美等领域。该仪器刺激波形、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随意可调,可单、双路操作,有灯光、数字显示和安全保险装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针对武术的专项特点,在评定武术少年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既能提高专项技能又能预防损伤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和多功能踏跳器,测力台测量不同反跣的F-t曲线.进行下肢爆发力、反应力量及下肢本体感觉能力的测量.研究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反应时为0.149±5.49E-02,男性为0.413±3.38E-02,从测试数据上看,女性快于男性,但未表现出统计学上差异性.受试者反跳到最大用力的时间与蹬伸总时间的比,作为本体感觉指数,女性少年运动员为0.407±0.162,男性少年运动员为0.505±0.171,性别指数相一致,表明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及其本体感觉反应能力方面不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测得足踝刚度指数女性青少年运动员为9.347±0.674、男性少年运动员为13.33±11.24,在性别方面的统计差异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意义.结论武术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武术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李国雄是上海市的优秀跳远运动员。他身高1.705米,体重71公斤,跳远成绩为7.89米,百米成绩10″7。在今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跳远亚军。为了帮助他进一步提高成绩,我们对他的技术动作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提出了改进技术的建议。一、研究方法 1.采用DH904数字一维测力台附SC16光线示波仪进行测试。测试时把测力台安置于踏跳板位置并埋地下。为了避免运动员在踏跳过程中足部损伤,改穿跑鞋进行踏跳,运动员试跳后测出力的峰值和时间等参数和曲线。  相似文献   

17.
用瑞士Kistler测力台以2Hz的采样频率测定了优秀竞走运动员及熟练竞走运动员的三维力。用微光测速法测定4米内的平均速度,第一步激光光束放在测力台中心的前1.5米处,第二道激光光束放在测力台中心的后面2.5米处。实验对象是6男1女,A-D四位运动员是全国比赛中的运动员。步行速度控制在每英里8、7和6分钟,相当于每秒3.35、3.8、4.5米。作者第二阶段的实验是在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的生物力学实验室进行的。采用了测力台和高速摄影同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三维测力平台与动态压力台等仪器,对大力踢出的足球力量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取得了国内不同训练水平足球运动员踢出的球的力量的算术平均值和最大力量值以及不同等级足球运动员踢出的球的力量的差异,从而为足球的教学、训练、科研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跳水队1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悬吊法针对核心力量进行3个月的训练.用SPORTKAT平衡仪测试系统、HUR测力台及电子秒表等对训练前后平衡能力、核心力量以及CMJ纵跳高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悬吊训练不仅仅使运动员变得更强壮,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其运动能力,更好改善肌肉内部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平衡与稳定能力,尤其是对运动员核心力量、核心耐力、核心爆发力和运动专项技术的提高等均有显著作用.悬吊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尝试悬吊训练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