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知识型组织的知识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型组织越来越多,但对知识型组织管理的研究却并不多。由于知识型组织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它应当采取与一般组织不同的管理即知识化管理,而这种管理的产生和应用,完全是由于知识经济的挑战,是由于科技进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基础所决定的。建立在如此基础上的知识化管理,具有与传统管理完全不同的管理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学组织特性与大学竞争特点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管理学角度看,不同组织的竞争具有不同的特点,而竞争的不同特点是由其不同的组织特性所决定的。大学竞争的特殊性是由大学组织的特性所决定的。大学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利益相关性、模糊性、二元权力结构、教师的“双重忠诚”、趋同性、连带性、非进步性与成本最大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性,这些组织特性决定了大学竞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型员工的压力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压力与组织的绩效密切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发展的主力军,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基于知识型员工的压力管理是关系到知识型员工能否健康发展,持续为企业做贡献的主要因素。组织应分析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的来源,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探讨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使得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很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内部管理需要。当今知识型企业面临着组织变迁的新任务。本文从知识型企业的一般特性、知识型企业面临的新的环境现实以及组织变迁新趋势和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具有传统管理对象不同的特点,对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必须做到刚性的设岗聘任制度管理和柔性的组织文化管理相结合,实施情感管理、人本管理,使之有归属感、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挽留和激励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认同是个体与组织保持一致并归属于组织的一种认知,通过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认同将显著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度,减少企业因知识型员工流失而造成的损失。根据目前知识型员工管理现状,文章以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为切入点,归纳知识型员工高专业认同而低组织认同的特殊性,分析造成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特殊性的知识型员工个性特征、工作特征和需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的有效途径,旨在指导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知识型组织是人才较为集中的特殊组织,隐性领导是相对于传统的外显领导而提出的一种新的领导方式,本文认为这是一种较为适合高等院校知识型组织的领导方式。文章从隐性领导的定义和特点、在高校知识型组织管理中的优势和具体实施三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学实施知识管理是与大学作为知识型组织的特点相契合的,然而,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对大学的传统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大学员工的知识观、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大学实施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管理思想已经发展到知识化阶段,知识已经成为各类组织的核心资源和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管理正在成为管理的主题。信息、知识都是知识管理的主要成份,研究和探讨知识与信息、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探索知识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必须握紧企业教育这只手 21世纪是“知识型企业的世纪”。知识型企业的特征是:企业运作信息技术化,企业管理知识化,企业经营智能化,知识型企业治理结构,知识型要素组合与要素流转,生产知识产品和市场的知识型扩张。知识型企业将会是新世纪最具竞争力,最有生命力的企业,知识型企业也将会是全球企业竞相追求的企业新模式。中国企业,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知识研发力太弱,特别是核心技术知识的缺乏。按知识力层次划分,中国企业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传统的工业经济,如资源型、加工型企业,其产品知识含量少,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二是近几年来通过引进  相似文献   

11.
住宅智能化不仅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而且成为购房者衡量所购物业是否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砝码。但目前,对开发商而言,智能住宅小区还是各唱各的调;对消费者而言,智能住宅小区犹如“雾里看花”。本文试图从智能住宅小区的定义、模型及规划设计着手,对智能住宅小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视觉图像正重塑着城市管理的理念与认知城市的方式,视觉设计已经介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实践活动,成为城市管理的有益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的出现得益于视知觉认知意义的再发现以及视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它将传统上以文本性语言的形式存在和传递的城市法律、法规、政策、指令等制度性约束,通过视觉设计转化成由图形、色彩、文字所组成的视觉符号,并以此来管理城市。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服务过程的视觉化、注重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提升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等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为城市公共服务活动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管理采用智能化方式,较之传统管理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受到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欢迎。但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受制于电子产品的局限,因而也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正确看待图书馆管理智能化的利与弊、以及寻求解决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弊端的方法是图书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在中美教育机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知识管理在教育机构中的应用较为滞后 ,但其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像大学、教育管理部门这样的组织机构。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达到提高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在高等教育中 ,知识管理工作体现在面向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通过对中美两国教育机构调研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在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因素分析上 ,如知识管理的实施与激励形式、作用力和学校规模等方面 ,中国学校与美国学校在认识上具有不同的相关程度。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知识管理发展水平的不同 ,同时 ,对中国的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具有启发意义 ,即知识管理本身本非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应将它同具体的工作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开放实验综合性资源型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综合性资源型网络平台是利用传统的互联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而建立的一个智能化、人性化的多功能平台。文章在考察高校开放实验管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综合支持平台的主要特点、功能及实现的技术,最后对其成果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组织在培养学生诸多社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组织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学生组织容易出现三方面问题,即独立创新意识差、工作与学习失衡、服务意识不强.对此,本文根据管理心理学原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四大原则(机制),即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管理是一种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大学管理创新要充分把握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制度、组织等各方面系统地改造大学管理流程和内容,调动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管理组织创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益;培育合作共赢的文化精神,为大学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One critical challenge for organizations today is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a strong talent pipeline through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uman assets. Talent management focuses on developing talent that is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for an organization's future. Research in talent management typically focuses on managerial or leadership talents, yet there are other important career track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lthough preparing employees for promotion into management remains critically important, technical expertise such as engineering is often the key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Research h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that technical workers look for different things. But most of the studies concerning technical talent management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and experts in isolatio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ddress unique problems in attracting, developing, retain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knowledge of engineers, whose abilities are critical in a knowledge or innovation econom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lected best practice companies on how they operate their technical tal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s, the study examined shared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organizations with programs geared to engineers.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 a systematic model that describes common elements of effective technical talent manage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