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明威的作品以极为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和简洁明快的散文语言而著称,其笔下的"硬汉"形象独树一帜。海明威自身就是一名英雄,他的创作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由于他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随着他个人经历的丰富而发展,他作品中"硬汉"的形象也逐步发展变化、趋于完善。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奠定了海明威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迷茫的一代”尤其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在文坛上获得声望、在30年代获得广泛影响的一批美国作家.他们创作出与以往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不同的新的写作方式,如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意向主义.本文将从海明威的一些作品中追寻他的显著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回眸流派迭起、异彩纷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美国作家海明威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他开一代文风,以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纯洁了英语文学语育,并使之充满生气和活力,正如英国作家福特的名言:“每一个字都打击体.仿佛它们是新从小河里捞出来的石子。”他的叙事风格简洁清晰,精确严谨,而又凝炼含蓄,充满诗一样的激情。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散文风格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1954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因为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有力而独创一格”,“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朴实,文风简洁干净,叙事艺术出色,他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同时注重气氛的渲染,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也被被称为"冰山原则"。本文希望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冰山原则"的探讨,使读者对其作品的创作风格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与福克纳、海明威齐名的伟大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画卷。在创作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个经历了特殊战争时期的普通人,也是一个接触了文学,善于进行创作的额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很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来表达写作的意图,他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却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他的一生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他的代表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语言风格进行解读,以了解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然只是那么短短的两百年左右,但不可否认,在此之间的确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作家,优秀作品。海明威就是其中之一。 海明威(1899——1961)的生活比较富有传奇色彩,所以他的小说大多以他的生活经历为题材。 海明威的早期作品——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节日》、《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一一博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巳被公认为美国小说的元老。当然,也有人说海明威的作品总是装腔作势,描写色情,文体粗俗等等。这些批  相似文献   

8.
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是文学作品中常运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其目的是要通过低调朴实的语言描写来记录往往骇人听闻的事件,主题与写作手法的矛盾冲突下给读者带来情感和感官上的双重刺激。本文则选取了《印地安人营地》为例,探讨了美国“迷惘的一代”中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在其小说中对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淋漓尽致的运用。读者亦可以此为切入点来阔读文学作品。会对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他身上坚强的性格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许多个面对生活,面对磨难,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硬汉"形象的塑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亮剑》中的李云龙性格中也有"硬汉"的一面。本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和李云龙的"硬汉"英雄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硬汉"形象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一贯自称为“乡下人”,其“乡下人”心态对于创作的影响和制约在于:“乡下人”心态不仅促成了他富有个性的题材领域和艺术思维的形成,而且使他触及了生命原型,从而使其一些作品具有超越性品格。乡下人心态中的矛盾性蕴育了沈从文“美丽总是使人忧愁”的美学风格。另一方面,沈从文的乡下人心态在其都市题材小说的创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并不想把郭沫若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置于他的诗歌和历史剧之上,因为这不是事实,自然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在对郭沫若小说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理论观念与作品实际以至作家的审美追求“错位”的现象,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再现论”的小说创作论来评价以“表现说”为其理论基础的小说创作;以传统的叙事型的小说模式来要求现代散文化的抒情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尺度来衡量浪漫主义的作品。其结果,不但压根儿抹煞了郭沫若抒情小说的基本功能和艺术特征,而且更甚者还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郭沫若的笔太直,不曲,所以他是没有做小说家的资格的。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通过一位普通劳动者--古巴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硬汉形象--桑提亚哥.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人的自信,也使得桑提亚哥成为海明威硬汉形象中唯一的、被赋与灵魂的硬汉.《老人与海》在海明威创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朱克曼”系列作品中的第六部,同时也是“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描述了朱克曼学生时代的偶像———塞莫尔·利沃夫,以及他的家庭破碎、生意衰落过程。本文将从形成伦理混乱的两个重要因素:伦理身份和伦理秩序的改变对主人公利沃夫悲剧性的形成进行解读,从而得出多重伦理身份的转变和伦理秩序的混乱导致利沃夫个人悲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52年。它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也由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人物,不同于海明威以往作品中的典型硬汉的形象,圣地亚哥较之性格也更加丰满,本文将从分析其性格为出发点,探析圣地亚哥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建国初期的文坛上,“朱定”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共和国的第一次文艺大批判,就是从对包括他的《关连长》在内的几部作品的批判开始的。从此,朱定走上了一条坎坷而又曲折的创作道路,文革中还险些被砍了脑袋。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创作热情才真正勃发起来,闯进了涉外题材的新领域,为我们摄取了一组表现改革开放生活的连续性镜头。他在这些作品中,既不回避我们在体制上的弊端,又注重表现我们在制度上的优越,对中国,对外国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表现出艺术上的胆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分析了他的几部代表作的创作手法,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主要分析并探讨这部小说及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郭路生开始创作朦胧诗。大量详实的资料无不证明,郭路生就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把诗人郭路生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以尊严、力量、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即使在经历了现代诗歌各种风潮冲击和涤荡的今天,这些诗的语言与架构也并不滞后.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巨大载力,使诗的生命植根于时代与人们心中,使诗歌魅力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苏轼咏叹人生作品的美学风格王兰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文创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参悟人生的篇章。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生命意识的复杂体验,深刻地反映了走向消沉的士大夫阶层对生命意义的失望和无可奈何,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祈望从这种失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