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各级师范及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中专、大专、本科三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普遍存在严重雷同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各级师范和职业院校设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层次不清晰、去向不明确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各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采取基本目标与梯度目标相结合的思路,根据自身生源质量与培养时间等条件限制,明确培养规格、素质要求及具体去向,满足各地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不同层次与规格幼儿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现行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要是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幼教管理干部及幼教科研人员。多年来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运行。不可否认,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的具有扎实的学前专业理论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展开和深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确立的这一培养目标,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其表现为:1.现行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不相协调、不相适应。当代社…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艺术技能技巧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职业适应难、适应期长等问题。为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混淆了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规格等问题。基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应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与基本研究能力的幼儿教师为...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考试与培养目标之间效度不高;二是学前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被严重低估;三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不充分。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多种渠道招生,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实行全程实践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等多项改革措施,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层次)、经费投入、课程设置等进行比较发现,省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的"降质提速"风险。本科院校办学"专科化"倾向严重、学科建设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地方高校专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被严重挤压、经费保障校际差异显著、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标准不一。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浙江省高校培养幼儿师资的能力,也制约了弱势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建议教管部门厘清省域内"高校—幼儿园"的师资供给关系,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各项"省标",统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和规范,扶持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和地区幼儿园师资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培养规格等层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价值彰显。为此重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范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为民办高职院校提升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推动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二是"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方案.本文结合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以赤峰学院2007级和200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围绕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本功、实践教学课程等几方面,进行了专业课程满意程度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实践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哲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80-83
文章通过对我国102所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发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脱离学生实际、"万金油"式的职业定位、专业不专的学生能力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应坚持"面向数字媒体行业"、"技术或艺术取向"等两个原则,在培养规格中应强调"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素质的培养,并设计与确定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家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成了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具有国际视野地结合了国外高校培养模式的经验,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践,对我国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建立和出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为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师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奠定基础;研制中小学教师培养机构的资质标准和培养课程标准;建立教师培养的认证评估制度;对小学教师实行综合化培养;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国家教师培训的指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家质量培训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纪之初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质量培训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与培训质量控制标准,明确了各州(领地)注册/课程认证机构的标准.质量培训框架作为澳大利亚新的职教体系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统一了澳大利亚各州培训机构办学标准和资格认证体系,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确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引领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我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21世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必须进行调整。本文以物理学本科专业为例,阐述了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错位的基础上,从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实施实践教学、引进企业文化、加强就业指导、强化素质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有效对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收集国内师范大学的15个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学位论文等4个主题作分析研究;发现培养方案描述中的一些不足:培养目标不确切,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不明显,培养方式模糊,学位论文要求差异大。由此提出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多维度指标框架和规范、有效、可靠的条件,最后提出数学教师职业标准的3类指标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时期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新时期人才需求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应具备的两种素质、一套知识、四类能力、六本证书,并探讨了实现这种人才培养规格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Follow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Kenya's education system from 2003, raising education standards has emerged as the country's next major nation-building challenge. There is acknowledgement within Kenya that high education standard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quality of its teachers, which is in turn dependent upon the quality of their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subsequent in-service training. However, amidst accusations that educational standards are declining,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mes in particular have been singled out as being overly bureaucratic, under resourced, poorly delivered and ineffective in helping to raise teaching standards. Further,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current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mes are failing to address more fundamental issues surrounding Kenyan teaching professionalism as a whol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teacher in-service training in Kenya, as identified by Kenyan researchers, with the aim of synthesising and clarifying the major issues surrounding quality and delivery, and then present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reframing and building effective in-service provision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胡淼 《比较教育研究》2011,(8):40-44,59
为了应对21世纪教师专业化的挑战,顺应欧洲教育一体化的潮流,并推动本国教师职前培训制度改革,法国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了新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界定了教师必备的10项专业能力。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体系更加清晰、系统,新增了改革创新能力,突出强调了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协作能力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并统一了对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制定专业培养标准,编制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CDIO大纲》不仅回答了21世纪工科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其开发与修订的思路与过程可为制定工程教育目标和培养标准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文章通过介绍((CDIO大纲》开发、修订过程以及汕头大学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以期为工程教育者思考如何科学地确定专业培养标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