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听了一些语文公开课,发现教师在评课时,大多数认为课堂热闹、涉及面广、知识拓展得开的课是好课,新课程标准贯彻得好。而我认为这样的课味道不正,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有关该问题的讨论越发热烈,其论述见仁见智,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甚至说:从感觉上看,语文老师觉得好、区县领导觉得好、学生认为好的课,就是好课:从效果上看,实用的、禁得住分析和考问的课,就是好课.当前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学科教学评价标准也有待于在讨论探究中构建,评课的标准很难统一,很多评课标准不好操作借鉴.一线教师上课常遇到"踩不着点儿"的尴尬,比如快乐于"活教活学"的同时,又痛苦着"顾此失彼"、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如何客观地评课,对正确引导教师实施新课程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从"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几个共性要求的具体体现入手,结合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情况,谈谈怎样评判一节语文课改课.  相似文献   

3.
好课新主张     
有人把好课比作美女,认为评价标准不同,只是见仁见智罢了。我却想把好课比作橄榄,越嚼赵有味。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是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改革伊始是有点苦涩的,但其后的收获又是回味无穷的。近年来“课标”也极力提倡综合性学习,报刊、杂志上也常提到学科的融合,甚至提到要上四不像的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成了众多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初中语文好课的理解。一、语文课程的特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瞄准什么呢?这是语文教师脑海里常有的重要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瞄准教学目标、思路、方法、细节。一、瞄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上好课是一个基础。但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关于这一点见仁见智的观点都有。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语文课算是好课?这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关键所在。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反思,那些打着课改旗号的所谓“好课”真的符合课改理念吗?“好课”一定是“反传统”的吗?那些刻意运作的语文课到底离新课标还有多远?近几年,笔者研究了上百节语文教改课,发现“好课”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误区。本文仅就评课中的—些标准问题进行追问。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26、27日.我校请了两位专家对我校老师进行有关教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培训。两天的学习,让我想到了一些问题:什么是好课?好课由谁说了算?是不是在各种课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课就是好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好课就是由评委说了算。评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堂课是好课呢?根据新课程理念确定的评课标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走向真正意义的好课,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报刊共同关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上海教育》等刊物组织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名校长进行了“好课标准”专题讨论,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徐彬 《教师》2010,(1):55-56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出台后,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语文训练中的“量”的问题,对此,语文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多研究、多学习,结合实际,把《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条款落实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4.
“探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标最重要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自主质疑不失为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在运用自主质疑这一手段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时可以从学生、文本、教师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新课程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为指导,重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个紧迫任务。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总结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出来的新经验,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新课程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这么说: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语文专家的好课标准往往是宏观而抽象的,他们提出语文好课的四个特征是:能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能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芬。这样的好课标准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功能,然而缺乏对具体操作的方法指导,我尝试从实践操作上谈谈我的语文好课观。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走向真正意义的好课,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报刊共同关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上海教育》等刊物组织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名校长进行了“好课标准”专题讨论,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好课”话题虽老,为什么永远扯不完——因为好课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语文的好课标准是语文课程性质观和目标观的反映。一堂课是否是好…  相似文献   

18.
戴正兴 《辽宁教育》2005,(7):67-69,74
怎样来看一堂课,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这一敏感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走向真正意义的好课,成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报刊共同关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上海教育》等教育刊物,专门组织了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名校长参加的专题讨论,畅谈了他们心中的好课标准,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时期、新课程标准下的必然产物,它的崛起主要源于对传统语文课程结构和课堂操作模式的反思。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过度定量化、技术化、精确化的现象: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为制造“标准件”设置统一的模型;课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专家可以从教学理论方面去评判一堂语文课是优是劣。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评价一节语文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评判自己所上的每一节是优是劣呢?笔者认为没有哪位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是无效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成了众多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语文好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