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门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之一。它是学校领导在不通知情况下,直接推门走进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行为。"推门听课"是学校多年来一直采取的重要的教学管理方式,也是上级督导教学教研检查常用的方式之一,目的是检查教师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情况,评价学校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情况。本案例就"推门听课"的现状回放,提出了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3.
教案,是学校对教学进行管理的唯一法宝。在不少学校管理者眼中,没有教案的检查,就没有了管理。有的学校还规定了处罚办法来逼迫教师"自觉"。检查和评选教案是很多  相似文献   

4.
张兰香 《甘肃教育》2014,(19):90-90
正多少年来,小学教师上课前必须先备好课,写出教案,而且教案内容要具体,形式要完整无缺,书写要工整、认真,否则就有"不认真"、"不敬业"之嫌。学校管理者也以检查教案来判断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久而久之,演化出一系列备课要求的条条框框,学校领导检查时逐条对照,死搬硬抠,愣是把教师查了个"不亦乐乎"。教师就是在这种状态下,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具体措施》近日印发,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减负"十条"。制定中小学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精简,坚决取消可有可无事项,制定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记忆的英语词汇量较大,约有2500个单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教师有必要及时对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情况进行检查。在教学中,笔者坚持实施"五个阶段检查法",收效显著。"五个阶段检查法"包括降低难度阶段、自我准备阶段、教师随堂检查阶段、教师单元检查阶段和教师考前检查阶段,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调侃教师的顺口溜,其中两句是:"抄写教案几乎崩溃,迎接检查比牛还累。"顺口溜虽然难免夸张,但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学校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考核,每次必然少不了查备课查教案,只要教师教案写得工工整整,结构完整,就OK了。至于这个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思考设计的,还是照抄参考教案的,没人深究。其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  相似文献   

8.
马忠根 《考试周刊》2008,(53):167-168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师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展评,但是看了众多的教案后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似乎每一篇教案都是有血有肉,然而总觉得有点虎头蛇尾,因为在教学反思这一栏中,众多教师填写的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好"、"教学效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调侃教师的顺口溜,其中两句是:"抄写教案几乎崩溃,迎接检查比牛还累"。顺口溜虽然难免夸张,但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学校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考核,每次必然少不了查备课查教案,只要教师教案写得工工整整、结构完整,就可以了。至于这个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思考设计的,还是找参考教案照抄的,那就没人深究,无所谓了。其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层出不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充分借鉴他人技巧技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自主创新研究,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将课堂教学环节细分为"成效检查"、"互动探究"、"总结提炼"三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成效检查":让语文教学融课内外于一体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课前自主学习成效检查这一环节,简单导入新课之后直接开  相似文献   

11.
马永丽 《成才之路》2014,(24):96-96
正在一次"教改之星"评选活动中,本人有幸连听5堂《田忌赛马》的课。因为《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是历史故事,又涉及到历史人物孙膑,因此教师都适当引入了课外知识,特别是有关孙膑的资料。这5位教师的引入情况如下:案例1:教师在上《田忌赛马》一文时,在检查词语巩固时讲到了孙膑,并亲自解释"膑"是指骨头后,许多学生心存疑问。临近下课半分钟时,教师对学生说:这个"膑"字很值得研究,请同学们课后研究一下"膑"字。之后,教师宣布  相似文献   

12.
正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是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相当于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检查学生活动记录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学过的东西不是完全"吸收",而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现象。那么为什么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对此做了调查。一、学生学习的"瓶颈"现象笔者在对六年级(1)班47名学生活动记录的正确率调查中,发现三个典型事例:①"馒头发霉的对  相似文献   

13.
钱晓敏  范勇 《中学教育》2022,19(1):54-62
家庭作业是连接家校的重要桥梁,也是引发家校冲突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家庭作业检查为切入口,分析冲突中教师的行为与动机,查探教师实施家校合作活动的能力和态度,并以此提升家校共育实效。通过对我国东部某S市820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1)教师应对家校冲突问题的行为表现总体较好,主张对话化解冲突。(2)教师对待家长个人意见态度矛盾,徘徊于"服务提供商"和"专业人员"身份定位之间。(3)教师认可作业检查的本质在育人,但部分教师动机水平较低。(4)教师关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赞同家长灵活参与作业检查。对此,学校需要建立机制,提供有效支持与指导;教师需要与家长有效对话,积极承担教育职责;家长需要信任教师,有效发挥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4.
谢玲 《教书育人》2008,(8):42-42
教案,是学校对教学进行管理的唯一法宝.在不少学校管理者眼中,没有教案的检查,就没有了管理. 有的学校还规定了处罚办法来逼迫教师"自觉".检查和评选教案是很多学校的通行做法.通常的查教案,主要看教师是否有教案,是否及时写了教案,是否有足数的教案,而那些格式规范、内容详细、字迹清楚的教案,自然就会被评为"优秀教案"了,大会小会表扬,甚至还是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一些教师为了教案能被评上"优秀",不吝辛苦,一笔一画地抄写教案,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样造就的仅仅是"教书匠"或者是"熟练的誊抄工".  相似文献   

15.
林海斌 《教书育人》2012,(29):52-53
前一阶段,各校迎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阳光体育"检查验收,对此我有许多疑问。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对"体育"一词历来不是陌生的,体育本来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何须专项检查?其次,"阳光体育"检查验收的方法是否"阳光"?"阳光体育"检查验收合格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心底里、骨子里是否充满"阳光"的体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是否真正感受"阳光"?面容上是否有灿烂"阳光"?最后,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类似"阳光体育"的检查验收能否给校园带来更多的"阳光"呢?  相似文献   

16.
"翻转课堂"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界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及教学视频,并设计学生课前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任务驱动等方式,有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预习的核心要义是"预先自学"。但学生在"预先自学"时,也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好"三有",即注重预习,让学生有实践;明确方略,让预习有明灯;检查成果,让教学有起点。  相似文献   

18.
某语文教学期刊前段时间就教案的有用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用和无用都言之成理,有据可依。据我多年的观察,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无用的。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袭的,甚至在一些比赛上,雷同的教案、课件比比皆是。另外,有些教师上课根本不用教案,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与实际教学完全脱钩,写一套讲一套。讨论教案有用没用,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精神面貌。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再没用的教案也会发现出点价值来的。其实"用"是有主体和客体的。用的主体似乎必然是教师,用的客体就值得研究了。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19.
想起检查教案,我就耿耿于怀,因为我也是教案检查的"牺牲品". 作为衡量教师备课工作的态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教案检查是应该的.问题是,检查不该一刀切、形式化.在一些学校,一律要求教案越详细越好,否则,教师不但挨批评,还要扣分,有的直接扣钱.  相似文献   

20.
自从认识到"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来,教学反思似乎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都作了很多规定,教师们的抱怨也开始多了起来,教师不是随意胡乱写几行,就是匆匆从网上下载东抄西摘应付检查.这项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却遭到了教师们的普遍抵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下面就"思什么"和"怎么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