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高兴拙文《语文“姓”什么》见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后有一些不同看法,为更好地认识语文教学,特绘制了一张图奉上,并扼要地作点说明。研究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用语混乱,概念不一。“语文”一词的多义性,造成了认识的混乱,当今流行的所谓“一语四文”——语言、文字、文学、文章和文化,就是典型代表。而确立概念是科研基础性的根本问题。“语文”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1949年叶老他们编课本时,此前没有这一概念,研究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这个前提,尊重已有的共识。叶老多次重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对语文的外延作了界定,只…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传递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最新研讨成果,本刊特开辟专栏,欢迎大家就相关话题与本刊取得联系。最近,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就语文教学疑难问题解决进行了主题研讨,本期特刊发一组相关文章,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大家进一步对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3.
锁匠     
在评改作文时,千篇一律的文章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毫无意义。而一篇独抒己见的文章却让我们感觉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文章,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现就笔者多年的写作教学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2011年第11期,发表了吴定刚老师的《对语文教学冷思考》一文,文章对王意如教授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文就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应该说,他的这些观点,正好反映了当前我们语文教学界和语文教育理论界的现状,也是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真实思想状况的反应。在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直主导着我们教学的,并成为我们新课改的顽疾的就是他在文章提出的一些观点。笔者想,澄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语文教学改革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国中语会六次年会后,《中学语文教学》和《课程·教材·教法》,连续发表了对年会的评述。评述围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个中心,讲了几个重要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要切实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教学,确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加强语言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加强语言教学要重视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很早以前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语感的定义应当如何表述,怎样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在语文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_…  相似文献   

6.
教学无定法,但是有基本规律。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往往因教材而异,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那种力图把语文教学束缚在一个固定模式中的作法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它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实际;那种认为语文教学变化莫测而不可捉摸的看法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导致忽视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语文教学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想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三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吕叔湘同志的文章,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强烈反响。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如何解决语文教学多年来严重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如何多快好省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张大民等三同志的文章,分别对语文讲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欢迎广大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并为本刊撰写稿件。  相似文献   

8.
众说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关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和价值观的形成,甚至终身的成长。近两年来,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如火如荼,大有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公共领域之势,处在教学最前沿的教师该如何应对是最现实的问题。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欢迎大家就相关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三期刊出了孙光萱教授的《语文学习“六问”》一文后,反响强烈,来函来电不断。本期,我们发表本刊特约记者吴玫的《无奈的语文课》。来自大学校园的采访手记,对中学师生一定会有所震撼。第五期,本刊将以讨论的形式,发表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看法与改革思路的文章,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主席令,宣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刊特邀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山东师范大学高更生教授撰文,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谈如何贯彻落实这部法律。本刊欢迎老师们就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来信来稿,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促进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六年第六期上载了李洛川同志的《“教有法,无定法”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原则》的文章,读了之后,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教有法,无定法”,这的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也正如李洛川同志说的那样,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原则。”但李洛川同志认为,所谓“教有法”的“法”,指的是教学的原则、规律,是人们进行语文教学所必须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江苏省无锡市梅梁中学马智强编者按: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如何解决?本文作者通过世纪性的思考,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项目提出了看法,值得一读。本刊从本期起,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问题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踊...  相似文献   

13.
对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阚兴礼近几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文章观点相当偏激,对目前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事物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我们有必要对此作实事求是的辩证分析,以便...  相似文献   

14.
一位全国优秀教师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一个人只要学好了语文,即:一个人只要能够有好口才,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番好文章(有好文采),就一定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并且能闯荡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大好前程。那么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许多同仁看法一致,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达到这种境界应该从四个方面努力:一、作一手好文章写作难,写一手好文章更难,这是职教学生共同的感受。怎样才能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呢?有位作家把写作概括为“九字诀”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仔细体会,确实是经验之谈,它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本位,而向生活拓展;但是另一方面,语文是一门课程,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本体”和“专责”,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无限泛化。我们应该既反对没有生活的语文课,也反对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于是问题又集中到了“语文教学的语文性”这个问题上。应该说,目前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学术积累让我们完全回答好这个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帮助我们看到目前语文教学的许多困境和弊端。本期“热点”刊发的这两篇文章,通过对“语文课程内容”、“语用”等的讨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我们从他们的文章中,能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网络究竟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严修同志在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谈目前流行的一种病句》一文,引起了语文工作者的关注。同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发表了一组短文,对严文提出了不同意见。徐世英同志在本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病句”不病》的文章,也表示不同意严文的看法。接着,严修同志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的本刊上发表了《“‘病句’不病”吗?》的文章,对徐文逐点进行了答辩。本刊发表了徐、严二位同志的文章之后,陆续收到了各地许多同志的来稿,或者对徐文的观点,或者对严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意见分歧很大。我们十分感谢各地同志对本刊的热情支持,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发表了。为了处理好大家的意见,我们同部分作者进行了研究,后来请来稿者之一的李裕德同志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的意见起草一个综述,几经讨论,现在发表出来。暂时我们就不准备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今年,本刊从第7期开始,发表了李维教授“世纪之交话‘语文’”系列文章,深究语文教学失误的原因,引起较大的反响。接着,本刊又开辟“探讨与争鸣”栏目,以便持各种观点的同志展开讨论。现在,讨论暂告结束。下面发表本刊记者的《探究语文教学失误的深层次原因》一文,既对建国以来有关语文学科性质讨论作了综述,也对本刊这次“探讨与争鸣”作了简单的回顾,供大家参考。本刊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如此强烈的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我不想在重大的问题上进行过多的探讨,在这里我想就语文教学的“边角”问题谈一些看法。这些“边角”问题可能是许多教师和研究者看不上眼的内容。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办法进行归类,所以分条陈述。  相似文献   

19.
今年本刊已刊发了王琨武老师2篇文章,我们一般是不在同年刊发同一作者的几篇文章的,这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作者有刊发文章的机会。但我们感到,王琨武老师的这篇文章,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抓住了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问题,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很有帮助。我们特向大家推荐。  相似文献   

20.
中考不再选教材上的文章了 (现代文 ) ,一直被认为是教学重点的语法早已不是中考内容 ,教材充其量只是例子 ,教材建设也变得多元化 ,以前为应试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于是许多语文教师惊叹 :“这语文没法教了 !”是啊 ,我们早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了。今后怎样教语文 ?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而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 ,在这里 ,我只想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历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教语文要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科书只是语文教学资源中重要的一小部分 ,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把它当成了教学资源的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