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解之缘     
我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今后要当老师.1968年12月,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从城市到了农村.干了一年多农活,因学校缺老师,大队干部要我去当老师.我不愿意,因为我不懂当老师.怎么去教学生?另外,我也担心一旦我当了老师,真的要一辈子呆在农村.可是,那个年代是不允许按个人意愿行事的,所以我也只有服从的份儿,何况,让我当老师是照顾我,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轻松活!  相似文献   

2.
不解之缘     
我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今后要当老师。1968年12月,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从城市到了农村。干了一年多农活,因学校缺老师,大队干部要我去当老师。我不愿意,因为我不懂当老师,怎么去教学生?另外,我也担心一旦我当了老师,真的要一辈子呆在农村。可是,那个年代是不允许按个人意愿行事的,所以我也只有服从的份儿,何况,让我当老师是照顾我,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轻松活。1970年9月1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进学校、踏上讲台。几十个农村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使我脸红、心跳、手脚…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也当过教师。1958年年底,我们上海几百名知识青年到安徽,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第一年的确当农民,后来大部分人奉调到芜湖钢厂当工人去了,但留了一些比较“坚定的”在农村当民办教师,我也在其中。当然我们也闹了点情绪———因为要一辈子留在农村当教师了。当时生活很苦,早晨喝一碗稀饭,然后就开始上课,把一天所有的课都上完,再喝一碗稀饭,怕消耗体力,躺下就不敢动了。那时我才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1960年我就回上海了。原因是跟我同宿舍的那位老师患肺结核,身体本来就挺虚弱的我…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七年,在枫叶红了的季节,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毕业了。一天,她雇了一辆人力车,拉上自己的行李和日用杂物,走向学校——绍兴的五中附小。在路上,拉车的问她:“你到绍兴去干什么?”她兴奋地回答说:“去当小学教师!”那位拉车的人有点吃惊似地仃住了脚步:“什么,你这样好好的小姑娘,怎么去当小学教师?!”斯霞看到他这付惊奇的样子,很不理解,禁不住象是反驳,又象是抒发自己积久的抱负一样说:“当小学老师多好呀,我做梦都想当老师!我要当我们老师那样的老师!”说完之后,她自己也感到好笑了,这个人怎么知辺我的老师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5.
让平凡无价     
许多人追求一种所谓“高档次”的享受,而我却赞美圣洁,崇尚在平凡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我牵着妈妈的手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时,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占据了我幼小的心灵,那就是老师.从老师口中,我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和趣闻.从那时起,我就被老师那不俗的谈吐和文质彬彬的形象所吸引,认为老师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海,老师的每句教诲都是金玉良言.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便暗暗萌生了“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上班快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适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需要别人教育的学生变成了要去教育别人的老师。这种身份与角色的改变是巨大的,这使我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特别是我的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因为我觉得自己都还是一个学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渐渐适应了当老师的角色,也深深体会到当一名好老师的不易了!  相似文献   

7.
班级虽小,五脏俱全,搞好班级建设,是每个当班主任的要付出很大精力去做的一件大事,回想前几年自己做班主任的经历,觉得有几只“歌”自己还是“唱”得别有风味的。送别我原先所在的那所学校是个农村薄弱校,教学质量比较差,每年都有不少好学生跑到城里去上学。这些学生一走,不光影响学校本就不好的升学质量,对其他学生心理上也是个打击。说起这事,我们这些当班主任的都很无奈。有的班主任因为生气就故意冷淡要转学的学生,结果要转学的学生常常不跟老师学生道声别就走了,弄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我就想,既然人家执意要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也…  相似文献   

8.
管理无小事     
几年前我在一所农村中学当校长,利用双休日走访老师家庭,慰问老师的父母。一位受访老师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教师的爹妈,除非去世,学校才可能派人去看看……到我家至少要坐两个小时的车,路也不好走,可校长说,就是再远,我们也要去看一看,因为我的双亲都不在了。他的坚持,分明是把我们的父母都当成他的双亲了,那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不就都是他的兄弟姐妹?我妈妈用自做的腌、酱菜招待了他们,他们还连声称赞说‘这就是妈妈的味道’。之后,又帮忙收碗,抹桌子。我妈妈特别高兴,说这哪里是领导走访老师,分明就是一大家子团聚!他们冒雨而来,还有妈妈背后的坚守,都为我今后的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10.
花金苓 《广东教育》2004,(12):53-54
我作为国侨办公派老师要到寮都任教了,心里怎么也觉得好像又去“插队”了。说起“插队”,人们会想起那是“文革”后期,老三届学生的“灾难”,全部都要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农村去。于是,我在农村一呆就是6年。点煤油灯(有时为节约用柴油,柴油便宜,但烟大),住茅屋,吃的是米饭,但要自己种菜。  相似文献   

11.
竞选班干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班会课,我们班要竞选班干。老师宣布说:“要当班长的同学请到前面演讲,然后大家投票。”谢岩第一个走到讲台上开始演讲,看得出,他很紧张。演讲完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紧接着是新来的同学于洋也上台去演讲了,这真出乎我意外然而于洋演讲完却再也没有同学去演讲了竞选一下子冷落了下来。老师走上讲台说“如果没有参选的同学,大家就把选票写好在他们俩人里选出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本来我是准备竞选学习委员的,可是这时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也要去竞选班长了。我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竞选。”老师…  相似文献   

12.
我开了一节《小白鹅》的语言观摩课,结束时我对小朋友说:“今天小白鹅真能干,都跟着鹅妈妈勇敢地跳下河去游泳。下面老师请大家都来当鹅妈妈,鹅哥哥和鹅姐姐,领托儿班的‘小白鹅’勇敢地跳下河去游泳,好吗?”我这一说,小朋友顿时兴奋起来,高兴地说:“我当鹅妈妈。”“我要当鹅大哥。”张真用那甜甜的声音,娇声娇气地说:“我当鹅姐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结束了这堂课。第二节课铃响,我像往常一样告诉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又要教小朋友新本领。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议论声。陈冬强小朋友边举手边站起来说:“姚老师你不是说要我们带托儿班的小弟弟学跳水吗?”“是啊,干嘛不去呢?”“姚老师你就让我  相似文献   

13.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4.
笨笨猪     
文娱演出前夕,胖胖猪老师要排练一个节目参加演出。“哪些小朋友愿意参加节目排练啊?”胖胖猪老师问。“我要去!”“我也要去!”……班里的小猪猪们都举起了小手。一向邋遢的笨笨猪,用袖子擦了擦鼻涕,也举起小手,说:“老师,我也要参加。”“老师,不能让笨笨猪参加,它老是不洗脸  相似文献   

15.
南昕 《教书育人》2004,(12):16-16
那是1982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按要求,设计了有关课程的教案。有一位热心的教授“审查”了我的讲义,在表示满意的同时,又很语重心长地指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我多次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但不少地方只有质疑,没有答案。特别是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答案……”这不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你不懂答案,你是老师,就要去研究嘛。不然,怎么叫解惑?!第二是讲义中有错别字,过去是学生可以有错别字,当了老师就不允许了:特别是要板书在黑板上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感谢疲惫     
最后一节课是活动课,由于课任老师有事,我这个班主任就只好临时接替。说实话,上完两节课后,我真是疲惫不堪,于是我顺势坐在凳子上。“老师,我们踢球去吧。”体育委员建议说,正好我也挺累的,不如去运动一下。于是我们来到运动场,一到这儿,他们可就不认我的账了。“现在我来当老师,您  相似文献   

17.
老爸当学生     
我的爸爸是个农村小学教师,今年37岁,他已经教了十几年书了,现在却又当起了学生。前年的一天傍晚,我们一家人正围在饭桌前吃饭,爸爸突然说:“我郑重地宣布,我已经报名参加省里小学教育专科自学考试,从今天起,我又要当学生了!”我们全家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唠叨着:“又冒出什么歪念头!”我吃惊地问:“爸,您不当老师啦?”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我就是为了更好地当老师才去当这个学生的。女儿呀,以后咱父女俩比一比谁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感到很奇怪:你的学生怎么会是你妈妈呢?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嘛。说来你不信,妈妈当我的学生已有不短的时间了。妈妈是个高中毕业生,据说以前数学成绩还不错。可自从那次她去学校参加了家长会后,晚上回来就要和我签“合同”,说是要当我的“学生”跟我学数学。我看她一脸诚恳的样子,想到自己当了“老师”也可以“威风威风”,就高兴地答应了。可躺到床上一想:坏啦,我的数学成绩那么臭,作业老是要订正,测验还有几次“挂红灯”,拿什么当老师呢?也罢,现学现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叫课外书,家里也没有课外书,语文学得一团糟.中学毕业稀里糊涂地报考师范,只知道可以"农转非",没想过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读师范,我的数学好,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然而,阴错阳差,我成了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20.
我不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同事们谈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问题来了,还常常问我悔不悔,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我不悔!”这个说法,不是这两年因为我有了什么“级”,又有了什么“头衔”,才唱高调,而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就这么说了。我悔什么呢?我无从悔起。我是山乡之子,从小随父亲出入于畎亩之间。一日,父亲站在田埂上,抬头望了掣火辣辣的太阳,对我说:“和生(我的小名),要想不背太阳,就发奋读书,去当个老师。”那时的我,自然不知道老师是太阳下面最光辉的职业,只知道当老师就可以不背太阳(即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后来,我真的就当上了老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我对它本来就没有过高的期望,又有什么后悔可说呢? 再说,我当教师还有很多乐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