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开发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部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透视,认为体育旅游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对西部地区体育旅游的类型分为休闲、民俗、刺激、探险、竞技等形式的体育旅游,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苏州环太湖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苏州环太湖地区开展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不但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拥有发展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打造苏州环太湖地区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据此提出构建苏州环太湖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地区如何利用旅游产业自身优势,开发其体育旅游资源途径的研究目前还无人问津。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从民间传统游资源、产品商务游资源、惊奇探险游资源、赛事观摩游资源、活动参与游资源、健身度假游资源、项目培训游资源、休闲娱乐游资源八个方面进行了开发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文庙的历史沿革与山西文庙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现有文庙的旅游资源价值,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山西文庙旅游资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遗旅游是非遗实现新时代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RMP(昂普)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从承德非遗的资源分类、资源分布、资源特色等方面,对承德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R性分析,作出非遗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承德市非遗旅游资源的优势,对非遗旅游资源可转化的非遗旅游产品类型提出建议,为承德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六盘水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地区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有着较强的市场潜力。但是该地的体育旅游还处于萌芽前期,没有很好的挖掘,远景目标没有形成。因此开发六盘水体育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豫东地区宗教场所众多,传承久远,留存了大量的宫、殿、塔、台等物质文化资源及故事、传说、传习、音乐、庙会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由于豫东地区宗教文化旅游的文化内容较为单一、开发有失科学,多数景点的区域影响非常有限,制约了豫东地区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此,其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遵循以下策略:加大宗教场所遗留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重建的力度,优化宗教场所周边的文化旅游环境;创新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文化旅游内容;不断扩大豫东地区宗教旅游景点的影响,争取更为广泛的旅游客源。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一国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对济宁市旅游责源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优、劣势对比和定性分析。另外,紧紧围绕“世界级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主体形象,整合提升出合理的形象定位,并对整体资源进行了适当的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9.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根据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内涵的不同 ,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 ,应综合开发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古代都城建筑遗址”旅游区、以渭河两岸黄土原地和北部山系为主的“古代帝王陵墓”旅游区、以秦岭山脉北坡为主的“宗教建筑”旅游区三大主要人文景观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10.
湖南体育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已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湖南体育旅游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对湖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对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京杭运河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京杭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相关地区体育旅游带来机遇,同时对运河生态资源保护,以及生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在探讨运河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和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分析运河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而提出建立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生态体育旅游运动休闲城市创意双轮驱动保障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评估体系、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遗产开发保护体系及生态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为相关政府部门对京杭运河地区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保证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旅游资源与发展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高原属于旅游条件好,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欠发达的地区。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原始性、古老性和丰富性,但其生态脆弱性也是不容质疑的。喀斯特地区环境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生态平衡很难恢复。一些掠夺式的开发和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不仅损害了环境和生态资源,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二问题和当前因环境问题所引起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要求,贵州旅游应建立在“生态旅游”的目标上。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不仅着眼于旅游资源的本体价值,还关注着对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和开发效益等,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本文以宁夏贺兰山文化旅游观光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AHP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每个因子权重并用模糊记分法进行打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各因子的综合得分情况。根据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探讨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优势、重点开发项目、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注意事项,为该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论证和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将成为林业支柱产业之一.康定荷花海森林公园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木雅文化资源,拥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基于此,对康定荷花海旅游资源做了详细的旅游资源评价,认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主要走生态旅游之路,引导所辖地区的原住木雅人共同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使得本区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成为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国际旅游合作和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培养精通英语的国际旅游人才。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如何把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和高职英语教学整合起来,并分析现状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使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民族地区的国际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6.
体育旅游资源特征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旅游资源是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前提与基础。阐述了研究体育旅游资源特征的意义,讨论了体育旅游资源的范畴。分析指出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体育特征、自然特征、社会性特征和经济特征。为认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普遍拥有的特色、优势旅游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优势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西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滨州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类型多种多样 ;自然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独特 ,开发潜力巨大 ;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品位高 ,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开发存在着缺乏总体规划 ,旅游设施不配套 ,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开发滨州旅游资源应着眼于全面规划 ,设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 ,突出重点 ,创建龙头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辅助设施建设 ,优化旅游软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土默川及其周围地区旅游资源的成因,介绍这些资源的初步开发情况,提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旅游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和淡水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位高,开发潜力大,但存在规模小,组合单一,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针对万绿湖库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湖、两心、两环、三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整合模式,即以万绿湖为主体,两个综合服务中心为集散地,沿两个景观廊道环布局景点与基础设施,形成东南部、西部和北部三大旅游主题片区,并成立县级单位万绿湖区和万绿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期对万绿湖库区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河源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