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时效性、层次性、发散性、开放性、趣味性,富于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与发展,让学生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中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此创设数学情境,是教学设计时要重点思考的内容之一.数学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形象和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和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情境串"指以突显学习矛盾为目的,直观再现知识表征的事物(背景)系列及矛盾群.数学课堂"情境串"是一种具有统一目标指向,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跟进的学习组块.基于对数学课堂"情境串"的理解,本人近年来着力进行了依托"情境串"的数学课堂设计实践,尝试建立了如下几种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1.提出的背景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境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而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出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这种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的,具有逻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知识场景呈现,其内容是源于学生生活情境,结合课本知识,导入基本思维的,同时更是注重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建构儿童实践智慧的过程。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分析—解图—展过程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探索思路,培养学生对知识发散思考、有序推理、定量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5.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数学情境化设计在数学课程构建及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前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情境认知"理论,突出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协调,更加注重与学习活动相适应的真实的设计,"学习情境的创设"成为与"知识的建构"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课程隐喻.……  相似文献   

6.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数学情境化设计在数学课程构建及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前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情境认知"理论,突出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协调,更加注重与学习活动相适应的真实的设计,"学习情境的创设"成为与"知识的建构"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课程隐喻.……  相似文献   

7.
空间意识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是培养创新思维所需的基本元素,是教材中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几何知识具有隐性、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需要创设现实情境,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思维可视化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思维过程显性化、具象化,让学生经历直观操作...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即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要学生会独立、主动地去获取已有知识,会创造性地探索新的知识.要学生"会学"数学,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在研究数学过程中对其内容、方法、结构思维方式及其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数学的观念系统的认识,具有本质性、概括  相似文献   

9.
情境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恰当创设各种情境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学会"为"会学".作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情境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 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得当《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情境创设通常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思维情境的创设.在这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68):63-64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其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李玉玺、陈锐在《学会创造性思维》中指出,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途径,以不同角度去探索,重组眼前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而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避免思维僵化刻板的问题,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义1.注重思维培养是新课标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由以前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将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到与数学基  相似文献   

13.
数学情境是指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学习行为的条件,基于情境的数学启发式教学是由认识的困惑到解疑、由模糊到确定的动态平衡过程,是尽可能创设"愤悱"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基于数学情境的启发式教学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把握设置数学情境,基于情境的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上的作用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更加深刻,能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花架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常被单纯地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而情境设置的思维功能却常被忽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笔者认为情境设置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固然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目的,但若能充分发掘它的思维功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和旧知的差异和矛盾,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发现一些新的联系和规律,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做数学","经历"数学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真正提高情境创设的作用.本文试从椭圆教学中的几个情境创设探究如何挖掘与发挥其思维功能.1 引入椭圆概念时鼓励猜想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去创设情境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1.创设操作情境.小学数学知识虽属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很抽象的.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些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梯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以优化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诱导学生创新的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等,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枯燥,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更多地感受到数学教学的抽象性与单调性,而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抽象性与枯燥性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特点,那么如何化解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单调性与枯燥性,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呢?情境理论认为:将知识寓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